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可靠性增长评估方法及其在航天产品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利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各种试验信息,动态地评估和预测产品可靠性。方法把AMSAA模型和试验折算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AMSAA模型的可靠性增长评估方法。结果 将该方法试用于某航天产品研制过程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结果与预期相符。.结论表明该方法有进一步研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用反向减压阀可靠性预估困难的问题,分析常用阀门可靠性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面向航天小批量产品的可靠性预估方法。方法建立减压阀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使用AMEsim软件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数据校核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仿真数据预估减压阀静、动态特性的可靠性。结果减压阀静、动态特性仿真曲线与实测数据误差在3%以内,通过可靠性预估,获得以出口压力为表征量的减压阀静态特性可靠性参数和以系统阻尼比为表征量的减压阀动态特性可靠性参数。结论基于AMEsim仿真结果分析的可靠性预估可为小批量航天减压阀可靠性计算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中人的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载人航天中任何人为错误都会对航天任务和航天员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对航天安全中有关人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飞行中人的作用和人的可靠性在航天安全上的重要性,分析了航天中人为失误使人的可靠性降低的影响以及失误的原因。并从降低航天员选拔风险,采取严格培训措施,提供医学监督和保证措施,以及防止飞行中管理因素对人为失误影响等方面进行失误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人的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目标飞行器温湿度控制循环泵可靠性分析、试验与评估问题.方法 对循环泵的寿命与可靠性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依据产品寿命与可靠性试验的现实进展,给出了循环泵电路部分基于无失效数据的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及机械部分基于性能退化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结果 根据寿命试验数据,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循环泵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满足温湿度控制循环泵可靠性指标要求.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评估循环泵产品可靠性指标,可推广至其它航天机电产品的可靠性分析、试验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某航天产品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该产品局部刚度的修改设计方案.方法 用MSC.Patran对产品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用MSC.Nastran计算产品结构的固有振动模态,结合实际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结果 分析产品结构耐航天振动环境的能力,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航天产品的研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结构振动特性设计方法和必须的设计、试验条件,增强产品对振动、冲击等动力学环境的适应性。方法在设计阶段采用计算模态分析方法来预估产品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等动态特性;在试验阶段采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来辨识产品的动态参数。结果计算模态分析系统具有对机械结构进行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等功能,在设计阶段可作为机械产品动态特性的辅助设计工具;试验模态分析系统具有实时采集力和加速度信号的功能,并能通过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基本模态参数,可作为机械产品动态特性修改及进行减振设计的辅助工具。结论两个试验件的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供的计算模态分析系统和试验模态分析系统是有效的.该方法可用于装船产品的结构振动特性设计。  相似文献   

7.
某航天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某航天装置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特性,为其结构振动预测、动力学结构的修改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rr/Nastran建立该航天装置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并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相符.根据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结果对该航天装置的薄弱环节进行修改.结果 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相比频率误差在3.1%以内,加速度响应误差在11.9%以内,说明有限元模型的模拟形式是准确的.修改后结构的响应降低了50%左右.结论 该方法为复杂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缩短了研制周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某航天代谢模拟装置组成单元的研制期间试验数据,给出该装置系统可靠性置信下限值。方法 依据AMSAA模型给出了一种确定时间环境折合系数的新方法,进而得到各单元MTBF点估计和置信下限,最后利用L-M法给出该装置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值。结果 该装置在置信度为0.8下的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值为0.9281,与依据经典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接近。结论 应用该方法进行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可以较好地满足工程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模拟载人飞船上升段应急返回在海上溅落,航天员处于水上漂浮状态时的海面环境。方法:根据热负荷计算对试验室内环境温度和模拟容器内水溶液温度分别进行控制,从结构上为满足较高的水温均匀度要求对水循环管路进行增加线汇流和层流效应的设计。结果:经测试试验证明系统较高的控温精度及均匀度等性能保证了医学研究和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设备投入使用后,在“抗浸防寒服使用效果医学评价”试验中其优良性能得到进一步验证。结论:设备的成功研制为“神舟”飞船的装船服装的医学评价定型提供了必备的试验条件,为低温水上漂浮状态人体生理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医学评估提供了良好的模拟试验环境,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载人飞船乘员支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综合应用分析、检查、演示、试验和可靠性评估等几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程验证方法.结果大纲规定项目已落实;关键项目保证措施有效;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系统危险分析(SHA)和故障树分析(FTA)全面;设备级和系统级安全可靠性试验验证充分.结论乘员支持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器乘员舱结构布局工效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乘员舱的结构布局是影响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的重要因素,它既要考虑舱内部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又要满足人机工程设计方面的要求。本文结合载人航天器技术的发展过程,着重论述其结构布局方式的演变、一般原则和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乘员舱结构布局工效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航天活动各阶段心电图和心动时相的变化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心电图(ECG)仍是国外载人航天活动各阶段中连续医学监测的唯一技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ECG也作为重要的医监项目。采用ECG,可动态观察人体4大生命体征之一的脉搏(或心率)和心功能,与ECG有关的心动进相是反映心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系统了解国外载人航天活动中ECG和心动时相的变化及其机理对我国载人航天紧急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此作了较系统的回顾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甲苯扩散采样的定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对载人航天舱内空气污染进行监测的采样方式,本文通过对甲苯-空气混合气的扩散采样的定量研究,提出了扩散采样定量方法、步骤及其方法的有效性,讨论了环境因素对采样定量的影响。本方法对多组分有害气体-空气混合气的扩散采样定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最优化原理用于载人航天器座舱大气控制系统设计,以系统的重量、体积、可靠性、成本和技术复杂程度为目标,建立了系统及其部组件的目标函数和有关性能计算公式,并用BASIC 语言编制了计算机设计程序,在微型计算机上进行了实例计算,证明本优化设计方法能够用于载人航天座舱大气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人类走向空间之路充满着无数的坎坷和危险。安全保证是载人航天发展的生命线。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涉及到可能发生的事故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也就直接关系到载人航天计划的生存和发展。美苏载人航天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型阵列质谱仪及其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阵列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体积、质量、功耗、一机多用以及与小型气相色谱和热导检测器联用时所具有的冗余设计等特点,介绍了小型阵列质谱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3种结构类型及性能.阐述了小型阵列质谱仪在载人航天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载人航天环境中的微重力、振动、辐射、限制和隔离等各种应激源会使航天员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到航天员的操作效率和飞行计划执行,甚至航天飞行的安全;情绪应激长期作用还会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情绪研究是航天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学者对航天飞行以及类似环境中航天员的情绪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情绪的基本理论,情绪测评的方法以及载人航天领域情绪研究的现状,并对载人航天情绪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综述空间时间生物学航天飞行近日节律控制设计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飞行器设计中授时因子的设计问题.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报告、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等.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38篇.资料综合 空间时间生物学是揭示生物体在空间时间条件下生物节律、时间结构、节律导引及工程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航天飞行时,空间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航天乘员的生物节律尤其是近日节律,影响程度会随着航天飞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本文综述了航天中近日节律的时间生物学问题和航天飞行中座舱内环境特有的时间环境暗示和授时因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载人航天器近日节律控制的工程设计原则.结论 根据空间飞行光-暗与非光时间暗示条件的变化规律与特点,总结航天器近日节律控制中时间暗示环境和授时因子的工程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