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社会心理因素与耳鼻喉科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与诊治效果密切相关,它可以作为诱因、加强因素存在,也可作为致病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完善社会心理因素病史记录,帮助患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师宜敏 《现代保健》2010,(26):118-119
按照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物、生理因素,如创伤、手术等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更应重视社会、认识、心理因素,如认知缺乏、恐惧、焦虑等对患者以及疾病的影响,患者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觉反应,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院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和注意生物因素对患者所致的身体疾病,同时应重视和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忽视与病人及家属的思想交流,或无暇顾及他们的恐惧、焦虑心情,造成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间的不协调,影响手术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代护理中,心理护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大医护人员所重视和应用。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愈加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自然界各种致病因素有关,而且与病人的精神心理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精神一心理调适"就是针对致病因素通过医护人员及其相关社会成员(包括病人家属、子女、亲戚、朋友等)的配合、指导、疏通对病人的失衡心态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病人摆脱困境,更好地适应环境,早日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有研究评估了社会、心理因素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联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理因素(抑郁、心理社会压力、心理应激、焦虑、孤独感)及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隔离、社会网络)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发现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多数研究显示这些因素与脑卒中发病之间存在关联,但也有研究显示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王海明 《中国校医》2012,26(6):431-432
目的研究教师哮喘发作中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方法用《哮喘病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近3年来体检和门诊中发现患有哮喘病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哮喘患者都存在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其中负性刺激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最大,在3个年龄段都超过50%;在男性哮喘发作中,负性刺激(66.9%)和不良个性(57.7%)的影响最大;女性哮喘发作中,负性刺激(84.1%)和不良情绪(90.6%)的影响最大;教师职业的压力在几乎所有患者身上有表现。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在哮喘中的影响一般是诱发作用;社会心理因素和哮喘之间是相互作用过程,教师的哮喘疾病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对哮喘的治疗还应该包括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人体疾患的作用 ,同时还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本文分析 10 1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在治疗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以说明社会心理因素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作用及整体护理的重要性。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随机抽取 2 0 0 0年 1月至 10月住院的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0 1例。其中良性肿瘤 5 8例 ,男性 30例 ,女性 2 8例 ;恶性肿瘤 4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1~ 80岁 ,平均 4 8岁。2 方法 采用Zung 1971年编制的焦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发病诱因,了解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6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等社会心理因素占59%。结论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中,社会心理因素占重要地位,因此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提倡讲究精神卫生,科学合理的生活,才能促进健康,预防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及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薛晓红 《现代保健》2010,(25):115-1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做好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 用心理健康症状量表(SCL-90)对4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评定,并从临床护理观察中找出影响肝硬化治疗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结果 肝硬化患者在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因子上分数明显高于正常群体(全国常模组),临床观察发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及性别因素,都是影响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躯体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分析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是提高疗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但其在发生、演变及预防过程中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干预存在一定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除了脏器器质性改变、功能减退外,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社会因素,特别是不良刺激的作用,均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因此,治疗上除了药物外,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反复住院高龄冠心病患者存在的心理特点、临床效果长期观察分析,提出加强心理护理的措施.旨在调整患者的心态,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小知识: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516-1516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功能持久性紊乱所导致的躯体性器质性疾病。日本学者石川中将心身疾病分为3种情况:(1)器官神经症: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等,这类疾病常有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自觉症状,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其作用大于躯体因素的作用;(2)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所致的可逆性疾病,如结肠过敏、神经性厌食症等,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各半;(3)器质性的疾病:已达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阶段,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作为病因的躯体因素的作用大于心理因素的作用。全科医生(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社会心理状态,从而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MHD患者进行了社会心理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影响MHD患者心理因素:①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家庭的支持至关重要。②与经济因素有关。③与患者的个性特征有关。④与患者了解透析方面医疗保健知识有关。结论MHD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医护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做好MHD患者的健康指导,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学者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其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胃液分泌、黏膜血管充盈和胃壁蠕动.当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就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本文就以上两种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小知识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disease) 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功能持久性紊乱所导致的躯体性器质性疾病。日本学者石川中将心身疾病分为 3种情况 :(1)器官神经症 :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等 ,这类疾病常有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自觉症状 ,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 ,其作用大于躯体因素的作用 ;(2 )功能性疾病 :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所致的可逆性疾病 ,如结肠过敏、神经性厌食症等 ,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各半 ;(3 )器质性的疾病 :已达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阶段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作为病因的躯体因素的作用大于心理因素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与评价当前我国医护人员的执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为基础,编制适合我国实际的医护人员执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我国医护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我国医护人员的执业满意度总体水平较低,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收入水平、职业安全感、医患关系、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医生与护理人员间、不同科室医护人员间的执业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医护人员、患者、医疗制度三者缺一不可,在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对医疗制度的完善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心身疾病的原因途径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最初的或狭义的心身疾病概念,是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或由心理因素作为明显致病因子而引起的,以器官组织的器质性病理变化为基础的躯体疾病。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入,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有学者认为人类所有疾病的病因、发病、症状、治疗及康复中都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广义的心身疾病几乎涉及了临床各科各系统的疾病。二、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由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应激是指在理想、愿望、需要受到挫折或主客观不相适应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是产生心身疾病的原因,心理紧张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证明,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条件中,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医护人员利用语言、行为或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可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病人的顾虑,增强其治病的信心和能力[1].因此从入院的窗口开始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点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做好新入院病人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对住院的恐惧、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住院后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存在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与治疗措施.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孤独无助心理、对立敌视心理、失败受挫心理、社会适应障碍等.结论: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较多,根据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利于患者疾病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与评价当前我国医护人员的执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为基础,编制适合我国实际的医护人员执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我国医护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医护人员的执业满意度总体水平较低,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收入水平、职业安全感、医患关系、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医生与护理人员间、不同科室医护人员间的执业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别.结论: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医护人员、患者、医疗制度三者缺一不可,在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对医疗制度的完善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20.
1 .构想依据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做了不少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这些疾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疾病的病因已有多种认可的解释模型 :三角模式、轮状模式、树状模式和网状模式等[1 ] 。对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而言 ,其中涉及社会、行为和心理因素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种因素不但与疾病发生联系而且因素之间也相互关联和相互衔接 ,实际上疾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所以用网状模型描述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存在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病因因素与疾病的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