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法行支气管肺灌洗术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下危重症病人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术(BAL)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保持人工机械通气的同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导管外侧旁路插入气管内行BAL治疗。术中比较治疗前,中和后6h的血气结果以及疗效。结果:8例病人共9次行BAL,均获成功,BAL前与中比较PaO2,SaO2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而BAL后6h与BAL前比较PaO2,SaO2均显著升高(P<0.01和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结论:改良法行BA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5例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以及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段冲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CO2、PaO2、SaO2以及肺静态顺应性(Cst)、峰值气道压(Ppeak)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联合应用救治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并可减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改善围术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双通道面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使用双通道面罩(试验组22例)或使用单通道面罩(对照组21例)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4h,通过分析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动脉血气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其呼吸频率、心率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动脉血pH、氧分压(PaO2)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双通道面罩组pH增高和PaCO2降低均显著优于单通道面罩组(P〈0.05或P〈0.01)。结论经双通道面罩和经单通道面罩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面罩机械通气(FMMV)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经双通道面罩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FMMV可以减少CO2重复呼吸,更有利于降低PaCO2水平。  相似文献   

5.
方秋雁 《临床医学》2006,26(5):33-34
目的探讨无创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性通气治疗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降低,pH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和PaCO2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24、48、72h后的Pa02和PaC02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均可显著提高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降低PaCO2(P〈0.05)。且与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比较.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降低PaC02作用更显著。BiPAP通气能显著降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失败率(P〈0.05)。结论:及时应用BiPAP辅助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其气管插管率和治疗失败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与护理。方法将38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容量控制的辅助/控制通气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1、2、4小时观察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记录两组通气治疗4小时内每小时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间,试验组pH、PaO2、PaCO2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4小时内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初始采用PRVC模式的临床疗效不及容量控制(VC)模式,故初始采用PRVC模式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分为试验组5例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5例以容量控制(VC)的辅助/控制通气(A/C)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1、2、4小时观察两组pH、PaO2、PaCO2的变化。结果试验组pH、PaO2、PaCO2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初始采用PRVC模式.疗效不及VC(A/C)模式。  相似文献   

9.
耿芳  付莹  裴永菊  张俊梅 《临床医学》2009,29(9):119-1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至2009年住院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弱.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8h及脱机后2h,患者动脉血pH、PaO2、PaCO2及SaO2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需加强护理,指导患者有效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部感染控制(PIC)窗联合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切换时机不同分为PIC+SBT组(30例)和PIC组(30例)。PIC组在出现PIC窗时进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PIC+SBT组在出现PIC窗且SBT成功后进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再插管率。结果:撤机2 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2 h后,两组PaO2、PaCO2、pH、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SBT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PIC组,PIC+SBT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低于P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中将PIC窗联合SBT作为切换时机,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传统机械通气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40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传统机械通气,B组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A组潮气量(VT)10~12ml/kg,气道峰压(PIP)〈25cmH2O,呼气末正气(PEEP)(5.0±1.5)cmH2O,呼吸频率(RR)60次/min;B组VT为5~8ml/kg,PEEP为(7.6±1.5)cmH2O,RR为40~60次/分。结果转归比较:两组所有病人均治愈。呼吸机参数比较:两组在维持SaO2在90%以上且PaCO2〈8.0kPa的呼吸机各项参数,A组的VT(10.11±1.20)ml/kg、PIP(24.01±2.10)cmH2O、PEEP(7.50±1.50)cmH2O,两组VT、PIP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PEE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气比较:pH值A组7.35±0.10,B组7.25±0.15;PaCO2为A组(6.90±0.72)kPa,B组(93.0±2.8)kPa;两组pH、PaCO2、SaCO2(%)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并发症比较:A组肺损伤4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例,B组无。结论传统策略和肺保护性策略通气均能治愈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但后者并发症较少。在维持PH、PaCO2、PaO2、SaO2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肺保护性通气的呼吸机参数VT和PIP较传统通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应用静脉输氧仪辅助静输氧治疗组,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HR)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应用静脉输氧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氧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绕过肺的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提高pH,PaO2,降低PaCO2,改善机体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方法 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全部患者均行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依从性良好率分别为100%、68.3%,机械通气后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分别为(14.5±3.4)min、(30.3±2.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2、24h干预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SaO2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无创通气过程能显著提高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顺利完成治疗,提高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蔡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20-4320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失代偿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通过24 h、72 h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较好,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经鼻面罩通气,并给予精心护理。于通气前,通气后1h、24h、1周进行血气分析。结果:通气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aO2及SaO2均明显上升(P〈0.05,P〈0.01),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配合精心护理,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COPD急性发作所致呼吸衰竭惠者施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方法 将51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结果 治疗组用NIPPV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3h后呼吸频率、心率降低,血气分析示PaO2明显增加,PaCO2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COPD能有效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邹珊 《当代护士》2007,(2):26-2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经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NIPPV治疗,并观察疗效.做好NIPPv治疗的护理。结果4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经NIPPv治疗2h后HR、RR、PaO2、PaCO2、SaO2、pH均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或〈0.05)。患者容易接受并配合治疗。结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NIPPV安全、无创、效果好。正确评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保证气道通畅、使患者配合治疗是保障通气治疗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游晓燕 《全科护理》2008,6(34):3145-3147
[目的]观察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包括治疗前、治疗2h、治疗24h)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对照组为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4,P〈0.01);治疗组pH、PaO2、PaCO2、呼吸、心率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果]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COPD并呼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及呼吸、心率变化。结果:无创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H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呼衰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