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定清  陶小明  谭萍 《护理研究》2007,21(22):2012-2013
[目的]探讨产妇产前快速有效的产前会阴消毒方法。[方法]将阴道分娩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0.1%碘伏、0.5%碘伏两步消毒法,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水、0.5%碘伏3步消毒法,观察两组产妇会阴消毒时间、会阴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消毒后无细菌生长,且观察组消毒时间少于对照组(t=37.88,P<0.01)。[结论]两步会阴消毒法操作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刘小平 《全科护理》2016,(20):2082-2084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会阴侧切伤口非Ⅰ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会阴侧切伤口非Ⅰ期愈合的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对会阴侧切伤口的大小、深浅、渗液量、组织坏死程度选择相应的湿性敷料填塞或覆盖伤口,对照组采取0.5%碘伏溶液消毒会阴、红外线灯照射、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比较两组产妇的伤口愈合程度、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伤口愈合程度、疼痛程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会阴侧切伤口非Ⅰ期愈合中可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徐敏  周秀云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60-1761
目的:分析会阴清洁与0.5%碘伏会阴消毒对尿路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留置导尿成年男性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发生的尿路感染率进行χ^2检验,分析两组的感染率有无差别。结果:研究组6例(20%)发生尿路感染,对照组11例(37%)发生尿路感染,两组的尿路感染率无差别(χ^2=2.052,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男性留置导尿病人可采用会阴清洁,无需使用碘伏进行会阴消毒,同时也能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与碘伏的接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开水清洁与常规消毒产后会阴伤口对产妇产褥感染率、会阴伤口感染率和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7—12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483例为研究对象,按人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对照组(n=235)和观察组(n=248)。对照组产妇采用0.5%聚维酮碘消毒会阴伤口,观察组产妇采用温开水清洁会阴伤口,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及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和会阴舒适度。结果两组产妇在产褥感染及会阴伤I=I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会阴舒适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未出现会阴皮疹,而对照组产妇有6例会阴皮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5)。结论用温开水清洁产后会阴伤口,对皮肤无不良刺激,产妇感觉舒适,且不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促进自然分娩。[方法]将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的产妇640例在缝合前采用抛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2例(采用多结缝合法),观察组398例(采用一个半结缝合法);比较两组缝合技术(缝线使用长度、完成缝合时)和两组产妇产后健康状况(产后3d内会阴切口肿胀、独立母乳喂养、采取坐位状况)。[结果]观察组在缝合技术水平上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会阴切口采用一个半结缝合方法可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留置导尿后出现尿路感染的措施。方法 将120例脑外伤后昏迷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成四组,观察利用三腔Foley氏尿管代替普通的橡胶尿管、0.5%碘伏代替石蜡润滑剂、会阴消毒应用0.5%碘伏代替0.1%新洁尔灭是否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及留置导尿时间对菌尿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利用三腔Foley氏尿管、0.5%碘伏作润滑剂、0.5%碘伏会阴消毒后菌尿发生率明显下降,而且随留置尿管时间增长,菌尿发生率上升。结论 利用三腔Foley氏尿管、0.5%碘伏作润滑剂、0.5%碘伏会阴消毒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为防止尿路感染发生,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吴旭红  蒋红 《护理研究》2012,26(20):1867-1868
[目的]观察肤阴洁洗液配合阿米卡星洗剂预防产后会阴侧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按时间顺序将40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且行会阴侧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肤阴洁洗液配合阿米卡星洗剂行会阴消毒,对照组采用0.5%聚维酮碘行会阴消毒,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口肿胀、疼痛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口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肤阴洁洗液配合阿米卡星洗剂行会阴消毒可有效减轻会阴切口肿胀、疼痛,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后应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的临床效果及湿敷最佳时间。方法 选取2003年9—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204例为实验组1,2004年9—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204例为实验组2,再取2002年9—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98例为对照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实验组分别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2h及1h,对照组用0.5%碘伏擦拭伤口,比较3组产后24h会阴伤口水肿及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1会阴伤口红肿率18.14%,愈合良好率98.53%;实验组2会阴伤口红肿率23.53%,愈合良好率97.55%;对照组会阴伤口红肿率66.16%,愈合良好率92.93%。3组会阴伤口水肿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1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2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1、2会阴伤口水肿及愈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产后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的最佳时间为1h,能有效减轻会阴伤口水肿,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碘伏湿敷会阴伤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观察产后应用 0 .5 %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 2h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 0 0 3年 9月— 2 0 0 3年 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 2 0 4例作为实验组 ,再取 2 0 0 2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 198例作为对照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 ,分别用 0 .5 %碘伏持续湿敷伤口 2h及 0 .5 %碘伏擦拭伤口 ,比较两组产后 2 4h伤口水肿情况。 [结果 ]实验组局部肿胀但无脓性分泌物 3 4例 ,红肿伴针眼少许脓性分泌物 3例 ,会阴伤口红肿率 18.14 % ;对照组局部肿胀但无脓性分泌物 117例 ,红肿伴针眼少许脓性分泌物12例 ,伤口部分裂开伴有脓液流出 2例 ,会阴伤口红肿率 66.16%。两组会阴伤口水肿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产后侧切伤口缝合完毕用 0 .5 %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 2h能有效减轻会阴伤口水肿 ,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 ,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周燕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76-4076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产前会阴消毒方法。方法选取200例正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1∶20碘伏温水清洁,碘伏原液消毒的方法进行产时外阴消毒,消毒顺序同标准组;对照组采用《妇产科护理学》所示的外阴消毒技术进行消毒。两组均进行消毒后局部采样送检细菌培养,常规方法计数菌落数。结果两种方法消毒后均无细菌生长,实验组耗时最短,增加了产妇的舒适度,符合高效、实用的临床操作要求。结论实验组的会阴消毒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碘伏湿敷会阴伤口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产后应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取2003年9~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204例为实验组1,选取2004年9~12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204例为实验组2。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分别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2h及1h,比较2组产后24h会阴伤口水肿及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1会阴伤口局部肿胀无脓性分泌物34例,局部红肿伴针眼少许脓性分泌物为3例,会阴伤口红肿率18.14%,愈合良好率98.53%;实验组2会阴伤口局部肿胀无脓性分泌物43例,局部红肿伴针眼少许脓性分泌物为5例,会阴伤口红肿率23.53%,愈合良好率97.55%;2组会阴伤口均无出现部分裂开伴有脓液流出。2实验组会阴伤口水肿及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后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的最佳时间为1h,能有效减轻会阴伤口水肿,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两种阴道消毒方法的研究,选择一种科学、经济、实用的方法用于经阴妇科手术。[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经阴道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和卵巢肿瘤摘除术420例,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碘伏阴道消毒法与传统阴道消毒法进行术前阴道消毒,对消毒前后细菌阳性率、不同时间细菌杀灭率、两组术后发热情况、感染率、阴道残端伤口愈合情况、两种方法所用时间及经济花费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消毒前后细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消毒后3min开始手术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两组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阴道残端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用时间及病人花费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结论]碘伏阴道消毒法与传统阴道消毒法相比较,碘伏阴道消毒法更科学、实用、经济,更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 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 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门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碘伏对妊娠期智牙冠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智牙冠周炎的妊娠期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龈袋,擦干局部,用探针蘸碘甘油入龈袋内;实验组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龈袋,再用0.1%碘伏对龈袋冲洗,之后涂碘甘油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智牙冠周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冲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0.1%碘伏治疗妊娠期智牙冠周炎效果良好,而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降低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单胎头位)按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期心理护理、使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鼓励采取自由体位等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结果会阴侧切率观察组24.0%、对照组56.0%,会阴完整率观察组18.0%、对照组4.0%,两组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低危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会阴保护时机的选择对会阴水肿程度、会阴裂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保护会阴,观察组在胎头着冠时保护会阴。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会阴水肿情况、会阴裂伤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会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着冠时保护会阴,可提高会阴完整率,降低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程度,提高母亲舒适度,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鹰  黎慧华 《护理研究》2004,18(22):2023-2024
[目的 ]探讨产后心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的积极作用。 [方法 ]随机将产妇分为 2组 ,非心理干预组12 0例给予产后一般护理 ,心理干预组12 0例给予产后一般护理和心理干预 ;产后 4周对产妇进行询问和调查 ,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情况。 [结果 ]心理干预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产后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初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骆玉华  彭政 《家庭护士》2009,7(8):663-664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疗效.[方法]将162例住院分娩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82例采用会阴切口皮内缝合;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缝合会阴,观察两组产妇产后起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切口疼痛程度及有否使用止痛药、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切口甲级愈合率等指标评价两种缝合法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起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切口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缝合法明显加快了产妇产后起床时间,减轻了切口疼痛,避免使用止痛药及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