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玉平 《光明中医》2011,26(7):1460-1461
静脉穿刺见回血是穿刺针成功刺入血管最重要的判断标志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现象,而护理人员往往采取重新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操作中一项最常见的操作技术,成功穿刺不仅体现了一个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水平,重要的是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在临床操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现象,尤其在危重病人静脉穿刺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更为多见.出现这种情况后,护理人员往往采取重新选择静脉进行穿刺.本文就我院600例输液病人166次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急救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在给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长期输液治疗,许多人手背静脉血管已硬化、萎缩,由于衰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容易造成穿刺失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方法:操作前准备好用物,与家长有效沟通取得理解和配合,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固定好针头。结果: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结论:静脉穿刺成功的经验,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静脉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当穿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松开调节夹后滴入通畅且穿刺部位无隆起、疼痛(刺激性强的药物可有轻微疼痛或局部皮肤微红)。但有不少时候尽管穿刺针头刺入静脉血管仍不见回血或回血极慢。如长期卧床病人,休克病人,周围循环不良病人,脱水病人,老年病人,输液器调节夹离针头太近等。同道们在工作中有时凭经验判定在血管内,试滴大部分成功,但有少数开始滴入时液体即外渗,局部隆起,为避免药物渗入皮下引起组织坏死,此方法不可取。穿刺时如不见回血,拔出再穿,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折磨。为此,如何才能做到一针见血,提高穿刺回血率,减轻病人的痛苦至关重要。本人在大量的临床工作中和同道们共同摸索出多种穿刺易回血方法,现归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于小儿血管壁薄,血压低,穿刺时的刺破阻力感和空虚感又不太明显,经常出现穿刺时不见回血的现象,加之遇上脱水、休克患儿或天气变冷,体表血管收缩,穿刺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就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因此,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许多护士临床工作中感到棘手的难题,也是最能体现护士基本功的技术性操作,诸将自己在儿科工作几年来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出一套好的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一年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200例患儿,总结出了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小儿输液的护理心得.结果:1092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占91%,两次成功84例,占7%,两次以上成功24例,占2%.结论: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和信赖,并且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关键时刻,静脉穿刺的成功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为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我对几种特殊类型病人的静脉穿刺进行了总结。 1 总结及效果 1.1 在小儿头皮注射过程中,因头皮血管细、浅,血管较固定。在注射时,使针头与皮肤成15~20°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儿科30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实践总结。体会如下:①穿刺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操作者、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里准备.穿刺前的环境、物品准备.穿刺血管的准备。②掌握准确的进针角度。③穿刺成功的有效判断。④穿刺后的妥善固定,指导家长正确的托抱姿势,加强巡视。结果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达96%。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指导实践,能有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是抢救病人成功的重要前提,笔者结合几年来的临床经验,谈谈对几种较难穿刺情况处理的体会: 1 水肿患者输液:一般采用指压法,因水肿患者手背虽肿但静脉并未消失,指压法是定位依据。先用食指触感静脉,如有静脉波动感,即可用拇指在该部位按压。即使感觉不明显或仅仅见到血管显影也可按压,推开组织间液,从而显露血管。值得一提的是暴露出来的血管都比较充盈且固定,穿刺回血也很  相似文献   

11.
综述小儿头皮静脉成功穿刺技巧,穿刺前的准备,头皮静脉的选择,执针手法和穿刺要领,针头固定,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留置针应用,有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改进方法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儿科500例患不同疾病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采用常规方法:见回血后将针芯退出0.5cm,再将导管并针芯送人静脉内;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进针前反折头皮针软管,距静脉最清晰点后0.30cm处,以10。角进针,直刺静脉血管,见回血后放开反折头皮针软管并轻轻挤压,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来行进针直至导管进入1/2,退出针芯。结果: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后留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3%),而两组在导管留置时间相差2天,封管时间上相差0.2天。结论:改进方法可减轻患儿痛苦,保护患儿血管,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正>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婴幼儿最普遍、最常用的给药、给液方法之一。在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技术操作。做为儿科护士有效的静脉穿刺成功,是配合医生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1.怎样挑选静脉:小儿头皮静脉,应选择走行直,粗大,富有弹性的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 2.怎样操作:护士必须耐心,细心挑选血管,手应轻、准、稳,掌握好角度进行穿刺。 3.操作方法:将患儿头部固定好,摆好姿势,剃去  相似文献   

14.
运用解剖学特点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根据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学特点,以骨标志为准,抚摩并辅以药物局部涂擦后进行穿刺.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抚摩和药物涂擦后,穿刺血管清晰可见,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浅谈小儿静脉穿刺顺利成功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科以及儿科以外的小儿诊疗科室或基层单位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静脉输液给药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技术操作。在这些静脉输液中,头皮静脉输液占很大比例,而小儿静脉穿刺是否成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决定穿刺一次成功的因素很多,如血管的选择,静脉穿刺技巧及操作者心理状态等均可影响穿刺的成败。下面浅谈小儿静脉穿刺顺利成功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静脉穿刺术为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近年来,采用静脉输液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静脉穿刺是保证医护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临床上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成为讨论焦点。特别是远端静脉穿刺回血不畅导致穿刺失败的情况比较多见。如何避免回血不畅造成穿刺失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采用负压静脉穿刺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51-152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社会需求日益增强,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3岁以下小儿静脉输液首选头皮静脉。3岁以上大龄儿童如四肢静脉不易看清或烦躁四肢需约束者。头皮静脉也是首选。穿刺成功后能否顺利完成治疗与穿刺技术、血管选择以及家属的护理等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相似文献   

18.
年轻护士行小儿静脉穿刺时存在的压力源如下。1患儿及家属因素(1)患儿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看到不熟悉的人穿着特殊的衣服,深感恐惧,加之头皮静脉穿刺强行固定头部,便出现哭闹、乱动、不合作,增加了穿刺难度。(2)患儿年龄小,头皮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穿刺困难时的血管选择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除常规选择外,可选择颈静脉、腋静脉、胸腹壁静脉、成人头皮浅静脉等进行穿刺。尽量使用留置针以最大程度减少血管的破坏。结果:成功穿刺140例次,成人78例次,小儿62例次。其中:颈静脉19例次、腋静脉26例次、胸腹壁静脉41例次、成人头皮静脉22例次、其他32例次。一次成功率为95%以上。使用静脉留置针126例次,只有14例次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法。留置时间最短0.5h,最长118h,平均65.5h。结论:打破常规、合理选择可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地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护理操作的一项基本功.在临床常常看到静脉穿刺时,因小儿不予配合,使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下降.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我将我院儿科三病房2008年12月~2009年6月480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