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行肠造瘘术患儿8例,巨结肠根治术患儿41例.肠造瘘术患者术前采取心理护理,肛管排气,术后造瘘口护理等护理方法;巨结肠根治术患者术前给予回流灌肠,术后肛门护理,扩肛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48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其中3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肠穿孔.结论 对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应根据病情及术式采取恰当的护理方法,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与经验。方法对2006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改良Soave's术式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术前肠道准备7~14 d,术后6~10 d出院,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其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早期密切的监护,以及积极对症的并发症防治措施是该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及患儿获得治愈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QCC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择期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围手术期实施QCC护理模式,围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实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就医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实施QCC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率,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颖  唐梦琳 《华西医学》2011,(12):1895-1897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手术成功,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达到预期的效果。结论先天性巨结肠在新生儿时期即行根治手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术前予以肠道的准备充分、术后采取精心对症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肛周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科通过对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护理教学查房,使年轻护士和护生基本掌握了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提高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护士长:今天对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门一期结肠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术前评估,术前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和洗肠、扩肛等肠道准备,采取及时补充电解质、营养支持等措施。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会阴部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4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排便良好,仅1例发生肠炎。结论健康教育、围术期细心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并发症的预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结肠造口术,是对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及各种感染和外伤所致结肠穿孔、坏死、先天性巨结肠不能Ⅰ期手术者而进行的暂时的粪便改流术,是挽救患儿生命、治愈疾病的重要手段。新生儿各系统发育均未完善,免疫力低,易感染,若护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影响Ⅱ期手术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和生长发育。现将我科2006年11月~2008年5月行造瘘口术后的20例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约2/3的病例在出生后1~6天内发生急性肠梗阻,大部分患儿通过排便灌肠可使梗阻得到有效缓解。但部分长段型巨结肠需在新生儿期行结肠造瘘才能解除肠梗阻。我院自1990年~2003年共行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造瘘术5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是引起新生儿消化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大部分患儿可以通过一期巨结肠根治术获得痊愈,同时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确保患儿手术顺利和术后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术前检查、肠道准备、术后肛周护理、营养指导、延续性护理干预等做一综述,为提高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总结了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应用腹腔镜对10例患儿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10例均未行结肠造瘘,术前每日行肠道灌洗.详细介绍了灌肠和术后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营养支持、伤口护理和健康宣教的方法与要点.10例手术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8例全结肠型巨结肠肠造瘘新生儿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住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1例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7年11月在本院住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0例患儿为干预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术后采用常规护理,采用37℃~39℃温生理盐水清洗大小便后用绵柔纸巾轻轻擦干,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并外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干预组从手术前强化家长的健康教育,引起家属对患儿术后预防肛周失禁性皮炎重视,主动参与患儿术后护理和掌握正确的臀部护理技术。术后改用泌尿造口袋及玩具气球收集大小便的方法,采用冲洗加电吹风吹干局部皮肤的方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同时外涂赛肤润液体敷料保护肛周皮肤,预防肛周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结果干预组肛周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患儿痛苦,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8例全结肠型巨结肠肠造瘘新生儿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对本组148例肠造瘘术患儿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后肠功能评估、观察和对家属进行肠造瘘护理指导等.结果 141例患儿均于2~6个月后返回医院行肠造瘘闭合术,恢复正常排便方式.结论 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的正确管理,保证了肠造瘘口的顺利闭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Soave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Soave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1周内发生肛周炎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Soave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2009 年11月,我们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Swenson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体温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个月~5岁.其中1个月患儿3例,2~6 个月19例,7个月~1岁8例,2~5岁7例.普通型巨结肠14例,短段型16例,全结肠型7例.根据术前钡灌肠X 线片中移行的位置,采用Swenson 术式行巨结肠根治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灌肠前后腹围、术前灌肠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灌肠后腹围、术前灌肠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结肠造瘘是挽救小儿因先天性肠道病变而采取的一种急救措施,此手术虽简单,但也可因处理不当招致并发症引起死亡。我院从1986~2000年行新生儿结肠造瘘7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4例,男66例,女8例,年龄最小1天,最大28天。其中先天性高位肛管直肠畸形61例,先天性巨结肠12例,先天性结肠狭窄1例。乙状结肠造瘘67例,横结肠造瘘6例,升结肠造瘘1例。双腔袢式造瘘66例,单腔造瘘8例。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根治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根治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