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良性子宫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胰十二指肠联合血管部分切除的患者展开手术专科配合的效果评价,了解有效的专科配合与护理方法,旨在完善术中专科配合方式与护理方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治疗效力。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联合血管部分切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通科配合手术模式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专科配合手术模式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效果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术中专科配合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提升手术治疗有效性,缩短手术时间,适合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VATS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胸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叶切除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椎管内肿瘤切除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4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均采用俯卧位后正中直切口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然后植入螺钉间钛棒系统手术方法。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毕安返病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准备手术器械;术中密切观察,熟悉手术的步骤,熟悉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做好预防。严格无菌操作,能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了解及预防肺癌手术并上腔静脉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收治护理 17例肺癌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SVCS)患者 ,密切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7例患者手术顺利 ,无严重并发症 ,均痊愈出院。结论 :右肺切除及上腔静脉置换术是新的手术治疗方法 ,挽救了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针对术后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保证患者平安渡过围术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手术加强手术配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了手术的配合。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差错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加强手术配合,能够降低手术差错发生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应用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手术的92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治疗组则给予辨证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VAS量表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应用辨证护理干预措施在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皮层脑电图检测切除手术治疗脑肿瘤(BT)合并癫痫症状(Epilepsy)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脑肿瘤伴癫痫症状行皮层脑电图检测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分别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脑电图癫痫波再次出现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癫痫波出现率为3.13%,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分别为15.63%、18.75%、71.8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肿瘤伴有癫痫表现患者行皮层脑电图下切除手术围术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或降低癫痫症状的再次发生,提升治疗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因此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12-4213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腺瘤治疗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微创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与患者整体满意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4,P<0.05)。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从手术治疗效果来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切除方式从手术治疗效果来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7/40);由此可知,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式所取得的综合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仅有3(7.50%)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不满意,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92.50(37/40);对照组有15(37.50%)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不满意,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62.50%(25/40)。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高于传统手术切除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结肠肿瘤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82例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结肠肿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8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悉手术程序、做好围术期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切除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06—2015-06期间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切除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入院的44例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干预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18.56±2.54)h,肛门排气时间为(19.78±1.06)h,平均住院时间为(8.98±3.26)d,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护理满意度为100%,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的护理效果,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利用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预防腔镜肾切除术后感染。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接受腔镜肾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管理,并与实施传统手术配合的患者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手术医生对护士、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能有效降低腔镜肾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感染控制较好,患者康复快,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其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天津护理》2021,29(2):212-214
总结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患者主诉,预防急性血栓形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与Swan-Ganz导管的护理,加强伤口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并做好出院指导。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脾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腔镜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报告 11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病人的合理选择 ,术前的充分准备、心理护理 ,术后饮食、体位、引流管等的护理 ,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重点介绍了术后并发症 (出血、血栓形成、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 )的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89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取石成功率以及结石清除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能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熟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31例TIPS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意识状态、穿刺局部渗血、便血等及采取相应措施,能够预防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结论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胆囊癌围术期的护理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1例胆囊癌患者肝叶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中15例术前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rainage,PTBD)褪黄;34例(82.9%)接受剖腹探查,14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23例接受姑息性治疗;4例未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按期出院。结论肝叶切除在胆囊癌的根治性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围术期的诊断和护理、加强并发症先兆观察、做到预防在先是保证胆囊癌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