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  对比合肥市公立与民营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为完善合肥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调查表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对合肥市所有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的公立与民营机构的服务资质、人员、设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比较。
  结果  合肥市共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3家,其中公立机构7家,民营机构6家。公立机构中具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有2家,民营机构全都具备服务资质。民营机构技术服务量占比连续3年超过90%,远高于公立机构。合肥市共有职业卫生技术人员284人,各类职业卫生仪器设备548台(件),其中公立机构专业人员总数、每家机构人员平均数,以及设备总数、每家机构设备数均少于民营机构。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专业结构、职称优于民营机构,公立机构人员年龄更大、工龄更长,而民营机构具备个人资质的人员占比更多,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公立机构职业卫生检测能力为69.16%,低于民营机构的163.52%。公立机构服务质量总体符合率高于民营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合肥市公立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模小,技术人员匮乏;民营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应强化政府意识,加强公立机构建设,提升民营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全面提高该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温州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情况, 为有关部门开展职业卫生监管提供政策参考。
方法 制作调查问卷, 采用普查法, 对所有在温州开展业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结构、业务范围、检测能力及其2014-2016年在温州的工作业绩进行调查。
结果 在温州开展业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有17家, 包括本地机构3家(占17.7%), 外地机构14家(占82.3%); 民营机构15家(占88.2%), 公立机构2家(占11.8%); 甲级机构4家(占23.5%), 乙级机构13家(占76.5%), 无丙级机构; 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呈梭形, 年龄、职称结构呈金字塔型; 外地机构的业务范围、重点检测项目整体实现了全覆盖;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业绩逐年增长, 3年累计完成检测、评价8 898家次, 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求远低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
结论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 在保障企业获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同时保证其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全面掌握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调整后江苏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评价机构的技术服务质量、能力,规范机构从业行为。
  方法  制作调查表,采取现场核查、人员考核及盲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江苏省取得资质等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结构、检测及评价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情况。
  结果  江苏省现有取得资质等级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4家,其中甲级2家、乙级59家、丙级23家,实现机构13个市全覆盖;专业技术人员2 62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6.34%,预防医学及检验专业人员占45.37%,苏南地区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预防医学及检验专业人员均多于苏中、苏北地区机构(P < 0.01),非CDC系统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预防医学及检验专业人员均多于CDC系统机构(P < 0.01);工作场所符合率为96.40%,实验室符合率为69.05%;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平均每家机构(92.75 ±56.45)项;2016—2019年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业务量约为评价业务量的9.3倍;盲样考核“4项合格”的仅53家,占63.10%。部分机构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结论  江苏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基本能满足职业卫生市场需求,但地区和系统差异较大,质量管理不够规范,应强化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9年全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估全国各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质量。
  方法  采用四分位数稳健统计技术的Z比分数对参加比对的156家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
  结果  156家参比实验室共提交466项检测数据,总体合格率90.34%(421/466),活性炭管中苯、滤膜中锰、吸收液中二氧化硫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1.61%、87.18%、92.26%,东、中部地区机构检测项目合格率高于西部地区,甲级机构检测项目合格率高于乙、丙级机构,具备职业卫生资质的机构检测项目合格率高于不具备职业卫生资质的机构(P < 0.05)。
  结论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及检测能力能够满足职业卫生的检测要求,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可靠,但要进一步提高西部、乙、丙级机构的检测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实行备案制后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提出新形势下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建议。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江苏省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料信息,同时结合现场质量考核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江苏省203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公立机构98家(占48.28%),民营机构105家(占51.72%)。有186家(占91.63%)机构同时具备接触粉尘类、化学因素类和物理因素类检查资格,具有放射因素类检查资格的有77家(占37.93%),生物因素类检查资格的仅有17家(占8.37%)。公立和民营机构人员在专兼职、专业、职称、学历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行备案制后,公立机构数明显减少,民营机构数增多。现场质量考核发现,部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基本条件欠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内部管理、服务行为欠规范,机构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欠缺。
  结论  实行备案制后,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总体状况尚可,但仍存在地区、检查类别分布不平衡现象,其人员构成、服务能力和质量管理方面有待强化。各有关部门在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同时,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分析技术服务质量,为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上海市20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进行调查,使用标准的检查表对各机构的技术服务报告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对所有机构按资质等级、行业和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间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分析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现状和服务质量。 结果  上海市现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0家,其中甲级机构3家,乙级17家,无丙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720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50.70%,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72.09%;仪器设备平均215台/家,检定合格率97.60%;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平均131项/家。2015年度每家机构平均完成466份技术报告,其中评价类报告36份,检测报告431份。甲级机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比例、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比例、评价类技术报告比例以及四类技术报告的得分均高于乙级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民营机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比例以及评价类技术报告比例高于民营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类技术报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时间≥ 5年的机构其四类技术报告得分均较<5年的机构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人力、物力、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但各机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还有差距。各机构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仍然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评价广东省职业卫生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溶液中氨浓度的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
  方法  采用稳健(Robust)统计技术对2014年和2019年分别在82家和78家职业卫生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溶液中氨浓度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其中位数的相对偏差作为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辅助评价指标。
  结果  广东省2014年和2019年溶液中氨浓度比对合格率分别为92.68%和96.15%,参比机构在溶液中氨浓度的检测方面能力较强;2014年和2019年各年度民营机构和非民营机构比对结果合格率分别为94.00%、94.12%和92.31%、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合格率分别为96.49%、98.36%和84.00%、88.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定期开展溶液中氨浓度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有助于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职业卫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街道企业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需求和辖区内职业卫生服务能力的情况, 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街道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该街道辖区内有1家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职业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比例为4.6/10万, 平均每年每人服务接触有毒有害人员0.12万人。截至2015年, 该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可覆盖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工人达77.5%, 职业病危害检测可覆盖45.2%的企业, 但现已停止开展此项服务。该技术服务机构仪器设备共42台(套), 基本满足服务需要, 但缺乏应急快速检测设备。
结论 街道企业职业卫生服务需求较大, 目前街道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 需要补充加强, 并鼓励民间力量共同为企业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为各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广东省新批准的36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机构分布、业务范围、人员结构和检测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36家新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区域分布不平衡,34家机构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机构业务范围类型主要集中于化工、石化及医药,机械、设备、电器制造业及轻工、纺织、烟草加工制造业,其他如工程建筑业等业务范围的数量偏少。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人员仅占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22%。具有50项以上化学因素重点检测项目的机构仅有4家,具有全部9项物理因素重点检测项目的机构不足50%。结论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非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投入,以满足该地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需求。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积极推进自身能力建设,逐步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机构人员、工作场所、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技术服务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提高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对 2021年3—4月申请甲级资质延续、变更或增加业务范围的84家甲级机构的技术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国甲级机构东部地区数量较多;申请第一类、第二类和同时申请2类业务范围的机构分别占68%、4%和27.85%;第一类业务范围检测项目物理因素和通风工程批准率较低;现场技术考核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技术服务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合格率低于90%,东、中、西部差异不明显;共617人次通过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评估。结论 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