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VA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V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胫骨平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积极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随访时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5.37±6.9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1.67±2.48)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应用到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而对照组常规恢复期康复训练和常规护理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以及术后6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评价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膝关节肿胀,并且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合健康信念的模块式康复计划在胫骨平台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结合健康信念的模块式康复计划,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康复积极性评分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d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d、14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康复积极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14d时,观察组患者康复积极性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合健康信念的模块式康复计划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积极性,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入组,均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模块化早期康复护理,以膝关节评分法(HSS)对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感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接受模块化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117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膝关节优良率(98.31%)明显比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87.93)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明显效果,可使疼痛有所缓解,促进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何家义 《药物与人》2014,(10):100-10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按照康复训练量化表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l3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按照康复训练量化表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Lysholm和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两组患者的Lysholm和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后采用康复训练量化法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蒋敏 《医疗装备》2023,(21):149-151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护理联合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在膝关节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实施手术和护理干预的膝关节骨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进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PM锻炼,比较两组持续干预1个月后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术后3 d、7 d、10 d和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情况,术后14 d关节肿胀程度,干预1个月后的屈膝曲曲率收缩、最大屈曲度等相关活动角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SS、KSS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小于对照组,关节各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护理联合CPM锻炼可显著改善膝关节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和肿胀程度,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另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42例手术治疗下肢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患侧关节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38%,较对照组的16.0%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既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又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髌旁入路和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7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髌旁入路和髌上入路分别35例,术中评估两组失血量、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评估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使用SF-36和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髌上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更少,透视时间更短。术后3个月膝关节前侧VAS评分髌旁入路组和髌上入路组分别是(1.95±0.34)和(1.76±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分别是(39.35±7.3)和(42.98±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膝关节ROM分别是(132.7±7.9)和(133.6±5.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Lysholm评分分别是(89.42±6.4)和(90.35±5.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髌上入路半屈曲位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中出血量更少,透视时间短,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发生率低。髌上入路髓内钉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医护一体化护理)与对照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自护能力各项评分、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16)
目的 :探究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5.0%,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管护师主导的阶梯式居家康复教育在老年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55例老年患者,依据出院后居家康复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居家康复教育,观察组给予主管护师主导的阶梯式居家康复教育。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量表)。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9.59±3.4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5.12±4.06)d(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管护师主导的阶梯式居家康复教育可显著缩短老年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比各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观察组石膏固定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开展康复护理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骨折后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和术后1周的骨代谢指标,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OPG、BG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引导下复位内固定与3D打印技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A组(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B组(关节镜引导下复位内固定+3D打印技术+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各2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4 h、48 h、72 h、1个月疼痛程度,术后3、6个月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24 h、48 h、72 h、1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与术后3个月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均显著升高,且术后6个月B组ROM高于A组(均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以及术后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在促进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围术期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能促使其术后康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3例。实验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康复护理,对照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的护理方法。4w之后,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效果的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实验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