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月翠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493-493,500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甚少,偶然一次离心尿内可不见或偶见红细胞,24h尿中排出的红细胞数不超过100万。离心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平均可见到1~2个红细胞为异常表现。病理性血尿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均有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目前,检测尿红细胞的方法有尿红细胞定性检测、尿红细胞定量检测及尿红细胞的形态鉴别。如何选用、合理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1979年Birch和Fairley首先应用相差显微镜鉴别尿中红细胞形态,以区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已被作为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个常用的诊断指标.尿中异形红细胞的存在代表肾性血尿,而正常形态红细胞则说明标本是非肾性血尿.但是,该法的可靠性受尿标本的渗透压、pH、离子比等因素均可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也受到检验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沛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26-4827
目的:对比分析对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37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37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162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101例,无红细胞61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208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204例,有红细胞4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大俊 《吉林医学》2011,(21):4460-4460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5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同时使用显微镜对标本进行检查.分析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580例经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标本,经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25例,假阴性率约为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形态的差异。方法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相差显微镜检测模拟血尿标本,临床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结果尿红细胞数量、形态与其在尿中停留时间有关;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内红细胞大小有差异。结论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检测能较准确反映泌尿系统疾病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500例病人中段晨尿,分别用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两种方法进行侧定,对结果统计分析作出结论.结果:两方法检测结果为68.2%.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门诊480例新鲜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测定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尿沉渣镜检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尿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阳性率为41.04%,红细胞阳性率为39.79%;尿沉渣镜检测定白细胞阳性率为45.83%,红细胞阳性率为34.1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尿液,其结果存有差异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尿干化学法不能完全代替尿沉渣镜检进行检测,应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菌尿、结晶尿对尿沉渣分析仪(UF-50)和尿干化学分析仪(MA4120)测定红细胞的影响.方法 尿沉渣分析仪和镜检法分别测定菌尿、肪尿以及结晶尿、非结晶尿中的红细胞含量;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单克隆潜血板法分别对菌尿、肪尿以及结晶尿、非结晶尿尿中的潜血进行测定.结果 菌尿组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中红细胞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肪尿组,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中潜血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晶尿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中红细胞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晶尿组,但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中游血的假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菌尿及结晶尿均影响尿沉渣分析仪的红细胞检测结果,菌尿对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潜血测定也有影响,但是结晶尿对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潜血测定没有影响,这对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方法 收集1000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检测,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阳性率二者相差不显著(P>0.05);白细胞、上皮细胞计数值,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结晶、管型、类酵母菌计数值,2种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中红细胞的符合率.方法 对480例新鲜尿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红细胞对比符合率.结果 两种方法的阴性符合率为96.5%,微量符合率为84.6%,阳性符合率为35.1%.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检测才能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尿红细胞检测对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诊治有重要意义。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测仪器,对尿红细胞指标的检测更为灵敏、准确。但尿中一些有形成分(如草酸钙结晶、脂肪球、类酵母细胞等),经常干扰尿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我们通过本试验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甚少,偶然一次离心尿内可不见或偶见红细胞,24h尿中排出的红细胞数不超过100万。离心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平均可见到1~2个红细胞为异常表现。病理性血尿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均有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目前检测尿红细胞的方法有尿红细胞定性检测,尿红细胞定量检测,尿红细胞的形态鉴别。如何选用,合理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380例尿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方法对患者留取尿液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分析仪尿隐血检测,380例尿液标本中,尿隐血阳性208例,尿隐血阴性172例,阳性检出率为54.74%;显微镜红细胞检测,380例尿液标本中,无红细胞163例,有红细胞217例,阳性检出率为42.89%,尿分析仪尿隐血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显微镜红细胞检测的阳性检出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常规临床检查中,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异性,为了提高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尿液中的有效成分用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探讨.讨论:选取2016年10-2016年12月我服务中心检验科采集的500例尿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0例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27例,白细胞检测阳性164例.尿流式细胞仪法检验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46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02例.镜检法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71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41例,管型检出率为1.20%.讨论:通过对比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有效成分检测结果,尿液沉渣镜检法对有效成分检测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韦常丽  吴延佳 《微创医学》2006,25(4):614-616
目的 探讨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UF-50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标本,对UF-50检出红细胞提示信息(RBCinfo)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UF-50红细胞提示信息中的小细胞性、正常红细胞性和分类不明分别与超高倍显微镜中的非均一性、均一性和混合性红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F-50检测中的红细胞信息,能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镜检3种方法在检测尿红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至12月在我院检测的1 000份尿样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留取的新鲜晨尿分别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镜检3种方法检测,将其中红细胞一项进行分析。结果在尿液红细胞检测结果分析与对比中发现,干化学分析法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结论在尿液分析中,同时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析法和显微镜镜检,可有效提升红细胞检测的准确度,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尿液红细胞检测不但对各肾、泌尿系统疾病,如外伤、炎症、结石等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而且对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定诊断价值.尿沉渣红细胞的显微镜检查是目常用的尿液常规检查.随着自动化尿沉渣分析仪的问世,给尿常规检测带来了一些方便,但该仪器是否受尿液中细菌和结晶等成分的影响,造成尿红细胞实验结果差异.应用MA4210型尿分析仪,对298例患者的尿液进行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和尿分析中潜血试验出现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通过病测所得结果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沉渣镜检时白细胞与红细胞的筛选标准.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尿分析仪自动分析+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检测尿液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UF-50检测结果正常且干化学结果异常或UF-50检测结果中白细胞<20/ul、红细胞< 30/ul时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白细胞数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UF-50检测结果中,白细胞>20/ul、红细胞>30/ul时,需做尿沉渣镜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探讨尿液分析仪错误识别红细胞的原因和遇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分别采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对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0例门诊体检人员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IQ200尿沉渣分析仪错误识别红细胞的相关因素。结果: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的误判率为15.21%,其原因是尿中含有一定量的细菌、结晶、酵母样真菌,这种样本很容易被分析仪错误识别为红细胞。结论:尿中有一些因素可影响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对尿中红细胞出现错误判断,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间采集尿样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剀 《河北医学》2011,17(1):4-7
目的:探讨同一病人不同时段采集尿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优利特-100型半自动尿分析仪对107名志愿者同一天内的晨尿、2次晨尿进行常规尿沉渣定量和干化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次晨尿除亚硝酸盐、红细胞计数、变形红细胞阳性率低于晨尿外,其余指标均高于晨尿,其中尿糖、尿蛋白、白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