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救治的研究。方法对本院1998年12月至2007年12月救治的100例PADB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100例患者治愈18例,遗留头痛、头昏或劳动下降者52例,生活基本自理17例,长期昏迷3例,死亡10例。结论PADBS是由于外伤后钯性脑血管扩张,广泛脑肿胀及脑缺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致。抢救治疗中以脱水剂疗法、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过度换气疗法、巴比妥疗法及亚低温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向东  惠国桢 《江苏医药》1999,25(5):342-343
目的;分析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类、CT征象、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55例外伤性脑肿胀.16例CT扫描示两侧大脑半球肿胀,39例示一侧大脑半球肿胀,病死率分别为25%、64%。21例手术治疗,16例死亡(76%);34例保守治疗,13例死亡(38%)。结论:双侧大脑半球脑肿胀预后较好,单侧半球脑肿胀愈后较差。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甘露醇和速尿对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4~14h)脑组织广泛肿胀。是重型颅脑外伤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我院自1994年7月至2003年11月共诊治42例。其中17例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共死亡29例,死亡率为69%,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君 《首都医药》2014,(12):42-44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为预防PADBS的发生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对2006年3月~2013年11月天津市静海县医院脑外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颅脑外伤患者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伤后发生PADBS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另外90例未发生PADBS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相关因素有无差别,分析PADBS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发生PADBS19例,整体发生率为17.4%。单因素卡方检验显示病例组中受伤至治疗时间大于4小时(χ^2=5.89,P=0.02)、受伤后发生休克(χ^2=4.47,P=0.03)和原发性脑干损伤(χ^2=3.89,P=0.04)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伤至治疗时间延长、伤后发生休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可能是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向孝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54-15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诊治经验。方法:对41例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PABS)患者行头颅CT检查,16例行急诊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25例行保守治疗。结果:死亡24例,其中手术组死亡9例,非手术治疗组死亡15例,两组经χ2检验,P〉0.05。结论:PABS死亡率、致残率很高,应根据CT征象和临床表现以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措施,才能提高诊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唐勇  臧志忠  李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52-3453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41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其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19例。结果:保守治疗组死亡14例,死亡率61%;手术治疗组死亡13例.死亡率68%。结论:双侧弥漫性脑肿胀,不伴有或伴有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小血肿,中线无偏移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半球性脑肿胀合并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血肿,中线偏移的患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一种严重的继发性颅脑损伤,由于其病情恶化迅速,处理较为困难,是颅脑损伤病人引起恶性颅内高压、导致脑疝、脑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2005-06-2009-07我们共收治此类病人53例,在颅内压监测下行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手术疗效,探讨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对66例外伤后急性脑肿胀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16例(24%);植物生存11例(16.6%);重残10例(15.1%);良好29例(43.9%)。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术后减压充分,从而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清  惠国桢 《江苏医药》1994,20(11):607-608
报告110例头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结合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和CT征象,讨论外伤性脑肿胀的分类和发病机理,并对其治疗作一探讨。我们认为头部外伤后,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失调,特别是蓝斑复合核功能障碍,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引起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我们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甘露醇和速尿对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有一定效果,而手术治疗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0例PADBS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n=30)和手术组(n=30),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和颅内压监护探头置人及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组在治疗7d和15 d后,GCS评分分别为(11.21±2.24)分、(12.88 ±2.31)分,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7.47±1.51)分、(8.19±1.28)分(t=2.215、2.321,均P<0.05);术后随访显示,根据GOS评分,手术组治疗效果在术后恢复良好者(63.3%)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26.7%),在术后昏迷(6.7%)和死亡(10.0%)患者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x2=15.721、4.172、3.84,均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的颅内压监护探头置入及行去骨瓣减压治疗PADBS有助于客观评价创伤,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2段阻断及内减压治疗单侧弥漫性脑肿胀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开颅证实为单侧漫性脑肿胀后,在M2段电凝切断大脑中动脉,将骨窗区的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区的脑组织大部分切除,做充分减压。结果根据GOS评估,中残19例,重残7例,植物样生存3例,死亡11例,明显优于常规开颅者。结论我们认为此手术虽然造成医源性的部分神经功能缺失,但对于病死率极高的弥漫性脑肿胀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存活53例,死亡23例。根据Karnofsky评分评估生活和生存质量:手术患者46例,其中恢复良好35例,不能自理或长期昏迷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10例,其中恢复良好6例,不能自理或长期昏迷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入院时或入院后短时间即已双侧脑疝,死于中枢性脑干功能衰竭。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极易并发脑中心疝,病情易骤然恶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至关重要,手术应在“间脑期”前进行,手术后患者大部分预后较好。有弥漫性脑肿胀者预后差,应尽早行手术减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额颞部脑挫裂伤的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额颞部脑挫裂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990年至1996年共收治额颞部脑挫裂伤76例,23例手术治疗,53例非手术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CT对观察额颞部脑挫裂伤的变化非常重要,脑挫裂伤合并广泛脑水肿者需手术清除减压,及时手术清除减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萎缩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脑萎缩的CT表现.方法 搜集郑州市某医院46例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脑萎缩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中,弥漫性脑萎缩15例,局限性脑萎缩31例,周围性脑萎缩19例,中心性脑萎缩27例;患儿所患疾病,新生儿HIE 19例,先天性宫内感染(TORCH)10例,病毒性脑炎5例,迟发Vk缺乏脑实质出血3例,脑血管畸形4例,脑外伤脑实质出血3例,营养不良及不正确使用脱水剂和大量使用类固醇药物的患儿2例.结论 脑萎缩是小儿脑组织损伤后常见的脑部表现,只要通过对CT征像仔细对比分析并严密结合临床病史资料,就不会发生误诊漏诊现象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5.
Patients with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infections treated in Christchurch over a 14 year period to 1984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Of the 46 documented cases, 21 died. Twenty-nin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HBO) therapy. Of these, nine died, whilst 12 of 17 other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HBO died, including five in whom the diagnosis was only made at postmortem.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 for clostridial infections are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vigorous treatm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surgical debridement, antibiotics and HBO to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this lethal infection is emphasised.  相似文献   

16.
祁琦 《淮海医药》2009,27(4):305-306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策略。方法以病史、症状、体征、B超和CT扫描等方法进行明确诊断。以剖腹探查手术清除腹内炎性液体和胰腺坏死组织,并以非手术辅助治疗(禁食水、胃肠减压、解痉剂应用、电解质维持、抗生素应用)等方法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结果3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治愈33例(91.7%),死亡3例(8.3%),效果良好。结论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B超和CT扫描是极其重要的手段。手术治疗是抢救此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萎缩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脑萎缩的CT表现。方法搜集46例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脑萎缩患儿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弥漫性脑萎缩15例,局限性脑萎缩31例,周围性脑萎缩19例,中心性脑萎缩27例;新生儿HIE19例,先天性宫内感染(TORCH)10例,病毒性脑炎5例,迟发VK缺乏脑实质出血3例,脑血管畸形4例,脑外伤脑实质出血3例,营养不良及不正确使用脱水剂和大量使用类固醇药物患儿2例。结论脑萎缩是小儿脑组织损伤后常见的脑部表现,只要通过对CT征象仔细对比分析并严密结合临床病史资料,就不会发生误诊漏诊现象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临床证实为DA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72例DAI早期CT均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64例,呈斑点状,直径多小于20 mm,主要位于胼胝体、皮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蛛网膜和/或脑室出血56例;合并硬膜外血肿29例,颅底骨折33例.结论 DAI的CT征象有其特点,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扩大额颞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均采取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分次切开硬脑膜.对28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出现难以控制的脑膨出.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19例,血肿仍大片存在4例,其他部位继发血肿5例;环池、基底池、第三脑室复现12例.出院时行COS预后评定: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高,术中减压过快容易出现急性脑膨出,采用顺序硬脑膜切开法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20.
鞍旁区脑池开放减压治疗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鞍旁区脑池开放在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6例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减压术中应用鞍旁区脑池开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动态复查CT外侧裂区未见脑水肿现象,3例死于脑功能衰竭,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其余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16例,中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结论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术中施行鞍旁区脑池开放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