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底骨折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颅底骨折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统计本院近5年来颅底骨折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1995年7月-2000年6月共收治颅底骨折135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01例(74.8%),颅内积气76例(56%),脑血管损伤6例(4.5%),神经损伤17例(12.6%),伴有原发或继发性脑损伤26例(19.2%),死亡7例(5.2%)。结论:颅底骨折时应注意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颅底骨折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本院近 5年来颅底骨折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1995年 7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颅底骨折 13 5例 ,其中发生脑脊液漏 10 1例 (74 8% ) ,颅内积气 76例 (5 6% ) ,脑血管损伤 6例 (4 5 % ) ,神经损伤 17例 (12 6% ) ,伴有原发或继发性脑损伤 2 6例 (19 2 % ) ,死亡 7例 (5 2 % )。结论 :颅底骨折时应注意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颅底骨折引起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月11月收治颅底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2例为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漏,3例为单纯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均采用介入治疗。结果 5例均治愈,未发生死亡及脑梗死。结论 颅底骨折时应注意有无脑血管并发症的存在,尤其是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是其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的急救处理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32例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与头部损伤的关系及出血来源,选择合理的救治方法。25例患者经鼻腔填塞,5例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2例发现假性动脉瘤者用可脱球囊完全闭塞。结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再出血及颅内、鼻腔感染。结论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采用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及早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获得满意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颅底骨性重建和膜性重建治疗前颅底骨折伴脑脊液鼻漏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前颅底骨折伴脑脊液鼻漏患者40例,均行前颅底修复与重建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初次手术后36例患者脑脊液鼻漏停止,4例患者术后仍然有脑脊液鼻漏,后再次接受开颅手术修复重建治疗,术后脑脊液鼻漏全部停止。3例患者发生脑膜炎,静脉使用抗生素后2例治愈,1例死亡。术后随访3~36个月,预后良好者33例(82.5%),预后不良者6例(15.0%),死亡1例(2.5%)。 结论开颅颅底骨性重建和膜性重建修复是前颅底骨折伴随的脑脊液鼻漏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颅底骨折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本组61例中颅底骨折患者中伴有脑脊液漏的患者41例,除1例采用开颅修补硬脑膜,其余采用保守治疗;相关脑神经损伤31例,对于伤后即刻出现的面瘫,早期采用面神经管减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CCF)3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结果脑脊液漏患者均得到治愈,脑神经损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CCF患者均治愈;死亡2例。结论绝大多数中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通过保守治疗能得到治愈,不需要开颅修补硬脑膜;对于伤后立即出现的面瘫,根据薄层CT扫描确定损伤部位,早期面神经管减压有助于面神经恢复;早期发现CCF并及时处理对患者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和疗效。方法总结1998-01~2004-04本科收治的247例颅底骨折患者,对其中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有典型临床表现。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恢复良好,1例恢复一般;65例采用保守治疗,35例恢复良好,21例恢复一般,9例症状无改善。结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多数脑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视神经管骨折压迫视神经致视力进行性下降应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鼻腔大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由于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鼻腔大出血7例,男6例,女1例。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鼻腔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绵窦、蝶窦内假(?)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本组5例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无一例再发严重鼻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临床诊断颅底骨折但常规CT检查阴性的患者行HRCT三维重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RCT扫描直接显示颅底骨折33例,其中前颅底骨折16例,中颅底骨折15例,后颅底骨折2例;诊断率为86.8%;同时HR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颅底骨折的部位和范围。结论 HRCT三维重建诊断颅底骨折准确率高,能直观地了解骨折部位以及其在颅底三维空间的形态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对颅底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和疗效。方法总结1998—01.200404本科收治的247例颅底骨折患者,对其中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67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有典型临床表现。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恢复良好,1例恢复一般;65例采用保守治疗,35例恢复良好,21例恢复一般,9例症状无改善。结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多数脑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视神经管骨折压迫视神经致视力进行性下降应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5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脑脊液漏患者护理的观察要点,正确的体位,防止感染的措施及恰当的基础护理。结果漏口愈合时问最短3d,最长1月,2周内愈合68例,痊愈率80.O%,并发颅内感染3例,均治愈。结论正确有效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间的关系。方法 60例颅底骨折患者,采用东芝AquilionONE320排螺旋CT机进行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结合影像结果,作为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的一种手段。结果颅底CT三维重建能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并指导临床治疗,6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疗效满意,节约费用。结论颅底骨折患者(无需急诊开颅者),在规范的保守治疗下是相对安全的,能获得满意疗效。通过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可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积极的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判断预后,对外科治疗方案有良好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中窝底硬膜外围膝状神经节面神经管减压术治疗颅底骨折诱发面瘫的效果。方法27例颅底骨折诱发的面瘫患者均接受颅中窝底硬膜外围膝状神经节面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按House和Brackmann分级法,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至Ⅶ级14例,Ⅳ级3例,Ⅴ级2例,8例无改变;术后6个月,Ⅰ-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2例,6例无改变。结论颅中窝底硬膜外围膝状神经节面神经管减压术可使大部分颅底骨折诱发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颅底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2例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急诊行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前颅底骨折修补术。结果 术后未发生脑脊液鼻漏。术后随访6个月,12例均未见颅内容物疝出、脑脊液鼻漏复发等表现;5例视力得到改善,7例视力未得到改善。结论 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可以同时行经颅入路颅底骨折修复术联合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底CT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 26例颅底骨折患者应用Philips 16排或东芝AquilionONE320排螺旋CT机行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结果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结果 颅底CT三维重建明显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结论 通过颅底CT三维重建,可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阳性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疗效,取得良好效果,并能有效判断预后,对外科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患者早期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患者38例,早期(人院后立即给予)激素治疗20例,发现面瘫后给予激素治疗18例。治疗时间均1~2周,其他治疗相同。结果3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恢复,早期激素治疗的患者有效率95.0%(19/20),恢复时间快;发现面瘫后给予激素治疗的有效率77.8%(14/18),恢复时间慢。结论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患者早期激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迟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院近3年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患者5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36例,女21例,年龄4~79岁,平均39岁;多为交通事故所致,共31例(54.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底骨折的情况将病例分为4型:Ⅰ型,单纯的额窦开放性颅脑损伤;Ⅱ型,前颅底骨折无移位;Ⅲ型,前颅底骨折有移位;Ⅳ型,合并面颅的损伤。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月 ̄1.5年,死亡2例;存活34例,按GOS评分,重残1例,中残11例,良好22例。结论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情复杂,早期彻底清创、严密缝合硬脑膜、重建前颅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8层纳四维螺旋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28层纳米四维螺旋CT扫描确诊76例颅底骨折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层纳米四维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多种方式三维重建,可直观的提供深部的细微骨折、不典型及特殊骨折的详细信息。结论128层纳米四维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多种方式三维重建是目前诊断颅底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诊断治疗、预后及与颅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组182例患者均先予以保守治疗并连续监测其自愈过程,对经久不愈者手术治疗。结果 2周内约95.3%脑脊液漏能自愈,其颅内感染率为1.2%;漏液超过2周者仅4.7%,其颅内感染率为62.5%。手术3例均治愈。结论 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绝大多数能在2周内自愈,仅极少数超过2周,建议对此类患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