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偏瘫型脑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占所有脑瘫患者总数的14.4%~38.0%[1-4],该类型脑瘫患者主要致残性症状是单侧手、臂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8例脑瘫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脑瘫分级,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儿社会生活能力。观察社会生活能力优和社会能力差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对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脑瘫患儿中痉挛型占59.55%,手足徐动型占28.65%,其他类型占11.80%。社会生活能力优105例(58.99%),社会生活能力差73例(41.01%)。社会生活能力优和社会生活能力差的患儿在年龄、脑瘫严重程度、脑瘫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及家庭收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脑瘫严重程度、脑瘫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户口类型以及家庭收入均是脑瘫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偏小、脑瘫严重程度高、手足徐动型脑瘫、母亲文化程度偏低、农村户口及家庭收入较低的脑瘫患儿生活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脑瘫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瘫的临床特征 ,确定脑损伤的病因与时间 ,为早期病因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9年10月— 2 0 0 2年 10月在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住院治疗、出生胎龄不满 3 7周的 2 81例脑瘫患儿的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神经发育学评定、脑瘫类型及脑CT或MRI检查所见。结果早产儿脑瘫占同期脑瘫患儿的 47.0 2 % ,有复合高危因素者占64 .67% ,其中以产时和新生儿因素为主 ,主要病因顺位依次为窒息、黄疸和双胎 ;主要的脑瘫类型为痉挛型双瘫 ,占 70 .81% ,其次为徐动型、痉挛与徐动混合型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PVL)。结论早产是脑瘫的重要病因 ,损伤时间以产时和产后为主 ,特征性表现为痉挛型双瘫 ,PVL是早产儿脑瘫的主要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1.5‰—4‰~([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及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和极低体重儿生存率大幅度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脑瘫患者约530万,其中0—6岁患儿约占50%,且以每年约5万的速率递增。在所有类型脑瘫患儿当中,偏瘫型脑瘫(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HCP)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13.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1.5‰—4‰~([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及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和极低体重儿生存率大幅度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脑瘫患者约530万,其中0—6岁患儿约占50%,且以每年约5万的速率递增。在所有类型脑瘫患儿当中,偏瘫型脑瘫(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HCP)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14.
痉挛型脑性瘫痪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MRI与脑瘫类型、患儿胎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MRI检查和临床资料。结果224例患儿痉挛型偏瘫27例、双瘫149例、四肢瘫48例;MRI异常201例(89.7%),其中偏瘫、双瘫、四肢瘫的异常率分别为100%、87.2%和91.7%。痉挛型双瘫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最常见,发生率79.2%,其他类型脑损伤少见。痉挛型四肢瘫脑损伤多种多样,以PVL、足月儿类型脑损伤、先天发育畸形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分别为45.8%、20.8%和18.8%。足月儿痉挛型偏瘫以半侧损伤为主,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障碍,上肢重,下肢轻;未成熟儿痉挛型偏瘫表现为单侧或双侧PVL,临床表现为下肢重、上肢轻的偏瘫。152例PVL患儿中,发生于未成熟儿108例(71.1%)、足月儿44例(28.9%)。足月儿类型脑损伤22例,发生于足月儿20例(90.9%)。未成熟儿脑损伤类型主要为PVL,主要见于未成熟儿脑瘫,也可发生于足月儿脑瘫。足月儿类型脑损伤主要见于足月儿脑瘫,未成熟儿少见。结论颅脑MRI表现与脑瘫的类型、出生胎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偏瘫型脑性瘫痪的临床与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脑瘫患儿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脑瘫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癫痫等合并症。偏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占所有脑瘫类型的14.4%~38.0%,而且随着早产儿及先天发育畸形的增多,该型脑瘫有增多的趋势,在某些报道中已成为最常见的脑瘫类型。因此,我们对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该类型脑瘫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癫痫合并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脑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84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发作间歇期脑电图结果,与124例脑瘫不伴癫痫患儿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脑瘫合并癫痫的84例患儿中46例(54.76%)为部分性发作,其次为婴儿痉挛26例(30.95%)、强直-阵挛发作6例(7.14%),痉挛型所占比例最高,为82.14%,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最多;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或多灶痫样放电多见,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不伴癫痫的患儿(P<0.001).结论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类型主要为部分性发作;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伴发癫痫最多的类型;脑电图异常以局灶痫样放电和多灶痫样放电多见.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康复过程中,癫痫是经常遭遇的棘手问题。人口普查性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医院或康复机构报道,脑瘫儿中癫痫患病率为8%~62%;癫痫可以发生在任何类型的脑瘫中,但以痉挛型四肢瘫和偏瘫最常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发作、癫痫家族史、认知障碍、皮层损伤等因素明显增加癫痫的危险;脑瘫患儿癫痫半数以上1岁内发病,痉挛型四肢瘫癫痫发病年龄早于其他类型脑瘫;癫痫类型以部分性最常见,其次是婴儿痉挛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脑瘫患儿的癫痫往往预后差,半数属于难治性癫痫,需要多药治疗,发作控制率37%~65·2%。  相似文献   

18.
152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分类及脑电图与脑瘫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为152例脑瘫患儿做脑电图检查并分析。结果152例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为40.13%;脑瘫分型中不随意运动型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为8.33%,痉挛型偏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为71.43%。结论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其脑损伤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痉挛状态的口服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痉挛状态是脑性瘫痪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其发生与上运动神经元对脊髓下行运动通路的抑制减弱或中断以及α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有关。脑瘫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总体水平约为 0 .1 5%~ 0 .80 %。痉挛型脑瘫是其最常见的类型 ,单纯痉挛型脑瘫及合并痉挛的混合型脑瘫患儿约占发病总数的75 %。其他原因 ,如大脑损伤、脊髓损伤、肿瘤、脑梗死、神经退行性功能障碍、代谢紊乱或脑积水等亦可导致出现痉挛状态。痉挛状态可导致患者运动受限、工作能力低下、生活质量差以及疼痛等不适 ;长期处于肌痉挛状态可出现关节挛缩、关节强硬 ,并…  相似文献   

20.
许晶莉  范艳萍  高晶 《中国康复》2014,29(2):115-116
目的:探讨学龄期脑瘫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方法:脑瘫患儿90例(脑瘫组),正常儿童30名(对照组),对全部受试者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脑瘫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20.00%,P<0.05);脑瘫患儿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2项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前庭失衡及触觉功能不良2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本体感觉失调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的测试评分显著低于其它类型脑瘫患儿(P<0.05)。结论:脑瘫患儿感觉统合能力低于正常儿童,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感觉统合能力低于其它类型脑瘫患儿,脑瘫患儿感觉统合能力与粗大运动功能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