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竹青 《安徽医学》1994,15(3):18-18
<正> 重度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总结经验,现把我科1992年5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舒 《中外医疗》2012,31(26):27-2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2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分析其出现并发症及分娩新生儿情况。结果发生并发症第1组比率占25.00%,第2组占35.00%,第3组占55.00%;子痫前期产妇第1组轻度窒息占20.00%,重度窒息占27.50%,新生儿死亡占42.50%;第2组轻度窒息占25.00%,重度窒息占12.50%,新生儿死亡占10.00%;第3组轻度窒息占15.00%,重度窒息占10.00%,新生儿死亡占2.50%。结论孕周数小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相对要低,新生儿发生窒息死亡的几率相对要高,孕周数大的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严重,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死亡的临床情况相对较轻,因而,需选择适宜的分娩孕周和分娩方式,保证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9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分析:其中轻度窒息65例,重度窒息23例,新生儿窒息死亡4例,病死率435%。92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因,排在前4位的高危因素是:脐带因素、胎位异常、胎盘功能不全、胎膜早破。结果表明: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并存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因此,做好高危妊娠的围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高危因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受损害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时救治新生儿重度窒息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救治重度窒息儿 10 4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6390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396例 ,发生率6.2 0 % ,其中重度窒息 10 4例。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均采用Apgar氏评分 ,以生后 1分钟评分 <8分为窒息标准 ,其中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1] 。本组重度窒息儿 10 4例中男 60例 ,女 4 4例 ;早产 12…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将导致死亡或中枢神经后遗症。笔者通过对190例新生儿窒息原因的临床分析.探讨其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和监护要点。临床资料1995年1月1日~1995年11月30日分娩1445例。新生儿窒息190例,中轻度窒息91例、死亡7例;重度窒息99例,死亡36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以出生后1~5分钟,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3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原因及死亡率见表。表1新生儿窒息原因及死亡率结果新生儿窒息190例,占分娩总数的13.15%;轻度窒息占新生儿窒息总数的47.89%;重度窒息占新生儿窒息总数的52.11%;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抢救和加强对重度窒息儿复苏后的护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是优生优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近年来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丹霞 《华夏医学》2000,13(4):520-521
新生儿窒息当今仍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正确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对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新生儿死亡有着重要意义。现将1993~1997年新生儿重度窒息6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原因。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采用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以1min评分0~3分,5min评分<5分为重度窒息。1.2 一般资料1.2.1 窒息与孕周及出生体重的关系 孕周<37周的早产儿8例(13.3%),出生体重<2500g13例(21.7%),过期产儿7例(11.7%)。1.2.2 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剖宫产20例(33.3%),胎吸产11例(18.3%),臀牵引9例(15%),自然分娩20例(33…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亦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预后的优劣固然与窒息程度及发病原因有关,但抢救措施及时、正确与否对预后的影响很大。我们于1978年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11例,复苏失败死亡一例,成功10例,其中一例因窒息复发加重,于首次复苏成功存活6小时后死亡;一例复苏成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的一种紧急状态,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分娩前的监护和分娩后的抢救和护理及为重要。本文总结了114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我院1993年12月至1994年1月共有727例新生儿出生,发生新生儿窒息114例,占分娩总数的15.68%,其中轻度窒息56例,重度窒息58例。经抢救,轻度窒息全部存活,重度窒息死亡16例,其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重度窒息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 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器官功能受损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心、肺、肾及消化道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共 6 2例 (6 4 .6 % )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损害 ,其中 39例 (40 .6 % )合并 2个以上器官损害 ;其中肾功能损失发生最高 ,其次为脑损伤 ,肺功能受损 ,心脏受损及消化道受损 ;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重度HIE、颅内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重度窒息新生儿易发生器官功能损害 ,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以及窒息后器官功能损害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探讨降低住院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98例新生儿,并对其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选取2006年至2015年在我科住院死亡的98例病例,其中足月儿死亡占死亡新生儿的48.9%。住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前4位包括先天畸形(26.5%)、重度窒息(22.5%)、败血症(21.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3%)。先天畸形是足月儿死亡的首位原因,重度窒息是早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加强产儿科合作,减少重度窒息、先天畸形、早产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娟  成小玲 《吉林医学》2014,(17):3813-3814
目的:探讨在产房实施新生儿规范化复苏管理的效果,寻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产房护理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将2001年~2012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死亡率和早期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新法复苏组较旧法复苏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和早期死亡率下降;观察组较新法复苏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和早期死亡率进一步下降,重度窒息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在产房实施新生儿规范化复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和重度窒息死亡率,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早期死亡,提高医疗质量,规避产房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引起胎儿围生期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通过对 9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分析 ,探讨引起窒息的原因及其有效的防治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4月~ 2 0 0 0年 4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重度窒息 92例。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  相似文献   

14.
景红英  李淑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45-1345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若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重度窒息新生儿,我科医师和助产师密切合作,积极采取新法复苏,并早期应用纳洛酮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法复苏技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216例新生儿窒息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71例,死亡22例.对照组245例新生儿窒息应用传统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89例,死亡38例.结果 新法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12.64%降至8.26%.结论 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是适合各级医院应用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应用气管插管抢救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重度窒息患儿经气管插管抢救后,5min Apager评分全部达5分以上,有效率100%;10min 评分达8~10分46例,显效率90.2%;新生儿重度窒息插管抢救复苏成功并顺利拔管42例,成功率为82.4%;需呼吸机辅助通气9例,痊愈6例,死亡3例.结论 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理想方法,具有抢救迅速、复苏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于利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87-2287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抢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特别是重度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资料表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与产前保健、产程及新生儿处理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我院22例农村和城镇产妇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CT检查,对新生儿窒息的预后进行更好的评价。方法:选择114例窒息新生儿,其中26例早产儿、88例足月儿进行研究,选择48例无窒息新生儿,其中20例早产儿、28例足月儿进行对照分析。将其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根据CT表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分为轻、中、重度。按照Apgar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114例窒息新生儿中,轻度窒息78例,重度窒息36例,颅内出血48例,治愈109例,死亡5例。结论: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HIE后,轻、中度较多,而重度窒息后发生HIE的新生儿重度者较多。轻度HIE新生儿,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重度HIE特别是合并颅内出血者预后较差。早产儿的额叶、枕叶低密度改变不能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依据,应根据有无窒息史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相似文献   

19.
<正> 新生儿窒息在产科较常发生,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分秒必争的正确抢救,争取尽快复苏,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我院产科自1995年1月至98年10月以来,对30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常规A、B、C、D、E复苏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和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主要原因。充分认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抢救措施,对窒息儿进行及时抢救和有效复苏并做好复苏后护理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当中,共有23例发生窒息。其中轻度窒息19例,重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中有1例发生并发症:轻度缺血缺氧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