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广杰  潘发明 《安徽医药》2012,(9):1365-1366
目的了解该院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抽取2011年1月—6月该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病历276份,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276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病历186份,抗生素使用率为67.39%,一联用药46.23%,二联用药47.31%,三联用药4.84%,抗菌药物以青霉素、喹诺酮类为主。结论该院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期待进一步加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扣分析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病历1194份,根据患者的病史、诊断、病情等情况综合判断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合理病历1008份,用药不合理病历186份(15.58%),全年抗茵药物使用率为54.85%。结论该院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偏高,需要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住院部儿科病历636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36例住院患儿中,477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2%,其中二联用药率为51.1%(242/474)。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病历32份,占被抽查病历的5%,如药物选择、联合用药不当。结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张金辉  易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55-156
目的分析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12月精神科出院病历6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600例住院患者中12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单用药、二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83.3%、16.7%。临床使用头孢菌素、青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给药方法为静脉给药为主(79%),给药频次以2次/d为主。大部分为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76.2%),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5DDD。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历36份,占被抽查病历的6%。结论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待改进。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本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抽查2010年1月至12月儿科出院病历2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份病例中,使用抗菌药物166例,使用率83.0%.单独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57.5%、21.5%、4.0%.临床使用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全部静脉给药,给药方法以2次/d为主,占89.2%.结论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急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医院2012年9月1624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624份病历中1248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占调查对象的76.85%,合理用药病历1085份(86.94%),不合理用药病历163份(13.06%).临床使用频率较高抗菌药物有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青霉素、头孢唑啉钠,根据DUI数据,以上4种抗菌药物存在使用不合理现象.在临床中,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唑啉钠、加替沙星、头孢哌酮的患者经济负担较重.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并且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院1049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对2005年7月份所有出院病历1049份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98%,其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使用人数的58.47%,二联用药占40.15%,三联用药占1.38%;预防性应用占35.38%;仅有79例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实验。结论:抗菌药使用广泛,比例偏高,多凭经验用药,缺少药敏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黎华平 《抗感染药学》2019,16(3):429-432
目的:分析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2017年间医院儿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 500份,每年500份,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及DDDs以及不合理用药类型和原因。结果:1 500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48份占3.20%;其中2015年24份占4.80%,2016年15份占3.00%和2017年9份1.80%;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有用法与用量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疗程不合理,以及无指征用药和重复用药等。结论:该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用现象,虽经药师干预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普通处方200份和出院患者病历120份。对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全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金额进行排序。结果抗菌药物DDDs前3位为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美唑钠;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占抗菌药物种类的53.85%,金额排序前3位为拉氧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选择不合理(40.00%)、给药次数不合理(46.67%),尤其是手术给药时机不当的问题较突出。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还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呼吸内科2009年1-12月的90份住院患者病历,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种类、联合用药及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共涉及6类18种,人均使用抗菌药2.5种,患者最多使用过4种抗菌药,主要有6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黎颖然  王桂凤  刘锐锋 《中国药房》2012,(22):2034-2036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后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将1-6月的327份病历设为对照组(干预前),7-12月的276份病历设为干预组(干预后),对2组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从干预前的90.80%下降至干预后的22.10%,联合用药率从干预前的31.80%下降至干预后的0。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8.56%上升至干预后的49.18%,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5%上升至干预后的91.80%,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25.99%上升至干预后的98.19%。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1443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合理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7月30日0~24时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62.86%,联合用药率31.09%。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率,"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为100%,"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为8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该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2~4月的4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42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7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88.10%),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合理33例(89.19%),不合理4例(10.81%)。其中选用药物合理23例(62.16%),不合理14例(37.84%)。结论该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还是存在用药时间过长、选药不当的问题,需要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周卫英 《中国药业》2011,20(4):67-68
目的:掌握和评价医院住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抽取每科室百余份病史,对抗茵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宏观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8.9%,79.4%,76.8%,平均用药时间7.3,8.2,7.9 d,主要不舍理现象是用药时间过长和品种选择不当.结论:医院住院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该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使用的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32.42%,其中主要以β-内酰胺类药物占优势,占整个抗菌药物总金额的82.04%,其次为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占总金额的10.61%,其余依次为氨基糖苷类(4.45%)、喹诺酮类药物(1.98%)、大环内酯类(0.09%).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用药频度最高的是头孢硫脒.结论 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宣传,采取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措施,有效调整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比例,最终达到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336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给药医嘱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率63.33%,单一用药占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57.44%,二联以上用药占42.56%.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较高,联合用药普遍,给药间隔基本适当.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应用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万古霉素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使用万古霉素的286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86例患者中,66例治疗用药,220例手术预防用药。66例治疗用药中,治疗有效率为72.73%;220例手术预防用药中,手术预防有效率为95.00%。286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286例患者中,用药合理和基本合理共194例(67.83%),不合理用药92例(32.17%)。结论 该院老年住院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情况基本合理,但用药的病原学检查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阎敏  朱敏文 《中国药业》2009,18(23):36-37
目的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监测应用氯苯那敏、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并着重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与ADR发生率的关系。结果2008年4月1日至10月1日共收集曾用过上述药品的病例1137例,确认ADR222例,其中男125例,女97例;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143例(占64.41%);头孢菌素类用量最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对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可有效查出ADR信息,考察和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和ADR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1日~31日出院的193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9.5%,其中合理56例(29.0%)、基本合理43例(22.3%)、不合理94例(48.7%)。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机不当。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仍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因此,应加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找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症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我院2001年3月出院患者病历1 175份,并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共应用抗菌药物2 013例次,抗菌药物应用率为73.45%.其中,预防用药49.18%,治疗用药49.18%,盲目用药1.64%;合理用药67.76%,基本合理用药23.40%,不合理用药8.84%;共用药13类、58种,居前5位者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咪唑及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仍高于卫生部要求,应用合理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