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VEGF、下肢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30 d疼痛缓解、冷感改善、麻木改善、行走距离延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弹性程度(D1-D0)/D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运动潜伏期(LA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增加老年糖尿病足患者VEGF含量,改善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布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口服及常规治疗。行双下肢DSA,明确狭窄或闭塞血管,行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创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肢供血改善,伤口愈合。术后3—6个月,均未出现血管狭窄。结论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是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经血管腔内移植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移植组于血管腔内成形术的同时在缺血部位注入PBMNCs;对照组仅行腔内成形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足部溃疡愈合时间缩短,跛行距离延长,踝肱指数(ABI)升高,P均〈0.01。结论PBMNCs经血管腔内移植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优于单纯腔内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联合腔内介入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的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21例糖尿病足患者中,16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5例患者行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足部皮肤术后血液供应得到改善,皮温升高,足背动脉的搏动增强,治疗前后的血管改变。均未出现局部血肿、内支架移位、血管壁破裂及栓塞等并发症。并且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踝肱指数ABI值(0.78±0.03)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在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糖尿病足术后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19例血管节段性狭窄者行介入治疗(13例经皮血管内球囊成形术,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6月血管造影复查.结果1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者下肢动脉血供均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糖尿病足部溃疡愈合较快,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血管阻塞部位及程度,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例血管节段性狭窄者行介入治疗(13例经皮血管内球囊成形术,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6月血管造影复查。结果:1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者下肢动脉血供均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糖尿病足部溃疡愈合较快,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血管阻塞部位及程度,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7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手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监测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患肢病变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静息状态下血管管径、充盈状态下血管管径,并计算弹性程度;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检测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含量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后第2、4周手术组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内膜中层厚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手术组疗效更明显(P0.05);手术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提高患肢血运功能,而其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源于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SRC轴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部分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3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4例和对照组193例,观察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腔内激光闭合术。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内外兼治,能够加速溃疡创面的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总结腔内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严重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技术经验.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采用INVATEC-DEEP长球囊,进行下肢动脉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改变,并进行随访.结果 55例患者共55条肢体接受了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为74.5%(41/55),无并发症发生.共随访6m,失访率为0;其中,技术成功组所有患肢血供明显增加,相应节段肢体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增强,麻木感和痛感显著减轻,生存率为95.1%,肢体存活率97.6%;技术失败组患者生存率为78.6%,肢体存活率71.4%,随访期间ABI为(0.78±0.13).结论 腔内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疾病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球囊(40 mm~120 mm)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再狭窄率.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长球囊组(实验组)20例和短球囊组(对照组)20例,分别行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短球囊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通过下肢血管B超测定下肢血管最大流速.结果 术后1个月,对照组与实验组最大流速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股动脉、动脉、足背动脉最大血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是糖尿病足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改善病人症状,减少再狭窄发生,提高开通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方法 38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的患者,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做自身对比。观察3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足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部溃疡愈合情况及经皮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组临床症状、下肢动脉血管内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均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与防护结合,可以降低患者病残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溃疡愈合率、皮肤温度、TcPO2指数、各项疗效指标与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与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温度与TcPO2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疗效指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血管再通率、溃疡愈合率以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脉饮治疗糖尿病足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符合糖尿病足早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以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通脉饮,对照组口服脉管复康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变化、踝肱指数(ABI)和肌电图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凝血系列、血脂系列变化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糖尿病足早期的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踝肱指数(ABI)、肌电图、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凝血系列、血脂系列等指标,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足早期治疗干预极为重要,通脉饮治疗糖尿病足早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足末梢严重缺血患者37例(39条下肢),其中FontaineⅢ期24例(25条下肢),FontaineⅣ期13例(14条下肢),均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患者手术前后1周行踝肱指数( ABI),经皮氧分压(tcPO2)检测,随访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7例(39条下肢)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末梢溃疡愈合、效果优良27例(29条下肢),另有2例(2条)静息痛无缓解.FontaineⅣ期有10例肢体或足趾坏死,分别行膝下截肢3例(3条下肢),截趾7例(7条下肢).与手术前比较,FontaineⅢ期和FontaineⅣ期患者手术后ABI和tcP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血管补片32条下肢,长期通畅率为82.1%.结论 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挽救老年糖尿病足患肢的良好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方法 根据是否接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将3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支架组(21例)和非支架组(18例)两组.全部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经患侧腘静脉行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17例接受血栓消融(支架组10例).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支架组患者5日内患肢与健肢膝上、膝下15 cm处平均周径差改善更明显,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好于非支架组(P《0.05).结论 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支架辅助的血管腔内成形术能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色沐足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科住院的年龄大于60岁的高血压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行特色沐足方、温水沐足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生活质量,并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采用特色沐足方沐足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药浴足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内该院接收的7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中药浴足治疗、单纯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来说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采用中药浴足治疗效果确切,促进了临床症状消退,改善了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共治疗20条患肢48条血管,手术成功率为95.2%,临床症状改善,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上升,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范围广,膝以下小血管多见.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一部分难治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相应神经病变部位不同均行神经阻滞治疗,其中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蠲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天后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7天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睡眠质量(S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疗效迅速、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续命降糖方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采用基础治疗+口服续命降糖方+静滴PGE1并与对照组(n=20)采用基础治疗+静滴PGE1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疗效判定、治疗前后下肢血管超声及血凝指标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管腔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扩大(P0.05),治疗组用药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有显著降低。结论续命降糖方联合PG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溃疡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