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7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询问眼病史,查视力和矫正视力,用角膜照明放大镜查眼睑,泪器、结膜、巩膜、角膜,並检查其知觉,查眼球活动,用裂隙灯检查角膜Fe、Kp、虹膜、瞳孔、晶体,玻璃体,散瞳后查眼底;冲洗泪道和查眼压。对17例现症病人还作了结膜刮片查菌,4例找到麻风菌(23.52%),均为L型者。受检者包括男性42人,女性5人。发现有麻风性眼病的45人,其中男40人,女5  相似文献   

2.
麻风性葡萄膜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麻风性葡萄膜病的特点和患病情况。方法:选择江苏泰兴市存活的麻风治愈者及现症患者1045例,由培训的眼科医生检查,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麻风杆菌的直接损害、Ⅱ型麻风反应和继发性角膜病引起的葡萄膜病占7.85%,现症(25%)、多菌型(24.47%)和病期长(38.93%)的病人患病率明显增高。损害以肉芽肿虹膜睫状体炎为特征,睫状充血占14.73%,瞳孔形状不规则(48.06%)、光反应消失(45.74%)、虹膜后粘连(35.66%)和小瞳孔(28.68%)比较常见,其次为瞳孔闭锁(19.38%)、虹膜前粘连(17.83%)、虹膜萎缩(17.05%)、色素脱落(15.5%)和膜闭(14.73%)o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白内障占81.54%,视力减退占60%,眼盲为40.24%,可治盲为52.73%。结论:麻风性葡萄膜病可因麻风杆菌直接侵犯,也可由Ⅱ型麻风反应引起。好发于现症、多菌型及病期长的病人。损害以肉芽肿虹膜睫状体炎为特征,多数并发白内障并导致视力损害。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麻风对患者婚姻的影响,对无锡市区现有的115例发病时未婚的麻风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男86人,女29人:治愈者101人,现症14人;原属多菌型者33人,少茵型者82人;畸残者60人,无畸残者55人;住院治疗者62人,门诊治疗者53人;发病年龄平均17.83岁。现平均年龄48岁;平均病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对全市麻风包括治愈者进行了畸残调查。1956~1990年6月,全市累计发现麻风3918人,死亡1361人。失访388人,外迁373人,存活1796人;检查1761人(98.05%),其中治愈者1680人,观症81人;男性1291人,女性470人;少菌型1215人,多菌型546人;住院371人,院外1390人;15岁以下1人,16~60岁1121人,50岁以上639人。查发现残疾738人(41.91%);I级43人(5.83%)Ⅱ级323人(43。77%)Ⅲ级372人(50.4l%);无畸残1023人。多菌型的畸残率为62.09%,少菌型为32.84%(P<0.01);院由与院外的畸残患者,分别占91.11%和28,78%(P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对直径在2CM以下、属单纯性、周围组织比较松软的足底溃疡进行清洗扩创后,用蝶形胶布牵拉治疗41例,效果良好。 41例全为治愈者(多菌型34人,少菌型7人),男31,女10,年龄20~39岁8例,40~59岁21例,60岁以上12例;溃疡直径(CM)0.5  相似文献   

6.
张家港市至1994年底累计发现麻风175例,其中29例(16.6%)为家庭内传染。29例中男23例,女6例;多菌型12例,少菌型17例;发病年龄9个月~83岁,平均21.78岁;年龄3~83岁;平均24.81岁。传染源为父母者19例,兄弟姐妹者6例,夫妻者2例,子女者1例,外祖母1例。传染源共23  相似文献   

7.
大理州2532例麻风患者中,男1818人,女714人;多菌型1474例,少菌型1057例,不明型别1例;年龄3~76岁;病期0.8~28年。有畸残者1540例(60.82%),其中男1114例,女426例。男女之比为2.62:1。畸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病期越长畸残越  相似文献   

8.
马边县位于四川南部小凉山区,累计发现麻风228人,除去死亡及外迁,现存152人全部接受检查。其中男113人(74.32%)、女39人(25.66%);汉族84例(55.26%),彝族68例(44.74%);多菌型118例(77.63%),少菌型34例(22.37%);年龄22~79岁;有畸残者  相似文献   

9.
泰县自1957年以来累计有麻风多发户86户,其中多菌型者37户,少菌型者49户。家属6440人中有102人发生麻风(15.8‰),包括男75例,女27例;一户中有2人发病者73户,3例者10户,4例者3户。多菌型患者家属1020人,发病48例(47.06‰)  相似文献   

10.
人口15万余,维吾尔族占93.61%,累计发现麻风440例,其中男329例、女111例;L199、B2、T202、I35,未分型2;年龄4~81岁,0~14岁患者76例;家内传染者128例、邻居传染者62例、有其他麻风接触史的88例,传染方式不明的162例。治愈407例,复发34人,其中多菌型复发9.79%,少菌型7.04%;目前尚有现症患者41例。发病率由1952年的41.10/10万下降到1987年的1.90/10万;患病率由1966年的  相似文献   

11.
1954~1992年底,我院累计收治麻风1143例,治愈963例,现有现症住院10例,残老留院25例,住院的35人中有畸残者29例(82.85%),其中男18例,女11例;多菌型21例,少菌型8例;年龄19~70岁,平均53.4岁,畸残发生已2~36年,1级4例(13.79%),2级17  相似文献   

12.
121例中男95人,女26人,年龄27~86岁,平均53.29岁;多菌型72例,少菌型49例;平均病期4.88年,发病时8~49岁,平均25.25岁;患麻风至有眼病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1989~1992年全省发现麻风患者668人,其中新发病人571人,复发97人;男503人,女165人;多菌型492,少菌型176;发现时年龄为7~82岁,平均36.2岁;门诊发现239人(41啊%),普查发现32人(5.6 9/5);病期在2年以内的302人(52.9%)。以家属检查发现者占68.2%;21例儿童中由家属检查发现的7人  相似文献   

14.
对770例麻风病人用微安电流测试其牙髓神经,反应迟钝及无反应的有507例,其中多菌型383例,少菌型124例;男性418名,女性89名,年龄17~82岁,平均53岁;有面部感觉障碍的217名(42.8%),以眶上神经区最多(24.5%),颧神经区次之(24.3%),颊神经区20.3%,眶下神经区17.2%,滑车上神经区13.2%,颏神经区3.9%。病程愈长损害率愈高。对微安电流牙髓神经感觉测试,反应迟钝的211人(41.6%),无反应的296人(58.4%);多菌型中无反应者237人(61.9%),少菌型中59人(47.6%)(P<0.01)。眶上神经粗大者124人中,单纯粗大者69人,兼有感觉障碍者55人 (44.4%)。麻风患者中舌沟裂的发生率较高(54.4%),是否与麻风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解除管理的1701例少菌型麻风进行随访,观察其复发及转型情况。按解除管理的时间计算,1701例会计为5254人年,复发51例,复发率为4.7/1000人年。这些病例中,麻素阳性者的复发率为6.4/1000人年;阴性者为15.5/1000人年(P<0.01)。在资料完整的47例少菌型复发者中有29例麻素试验阴性者,复发时转为多菌型者有11例;麻素阳性的18例,没有一例复发时转为多菌型,可见麻素试验阴性的少菌型治愈者复发时转为多菌型的危险性比麻素试验阳性者高得多(P<0.01)。作者认为,在治疗上应把麻素阴性的少菌型与麻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全区共发现新麻风病人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多菌型10例,少菌型2例;家内接触发病7例,家外接触发病5例;有畸残者10例(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3例);年龄11~58岁,平均37.1岁,有1例不到15岁;自报、他报及麻风防治单位发现者各2例,接触者检查和线索调查奋发现3例。  相似文献   

17.
1958~1994年累计发现麻风858例,其中男552例,女306例;多菌型171例,少菌型687例;年龄为3~76岁,15~49岁者563例(65.61%)。14岁以下的241例(28.08%);1960~1984年间病期在两年以内的260例(59.36%),1985~1994年64例(91.43%);1955~1959年少菌型患者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对本地区1032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溃疡调查。查出患溃疡者407例(39.44%),其中男348例,女59例,年龄23~79岁,病期11个月~32年;原属多菌型235例,少菌型172例;溃疡期5天~27年。长期受压摩擦、鞋  相似文献   

19.
对院外357名麻风患者进行了畸残调查,其中男262例,女95例;年龄20~83岁;少菌型107例,多菌型205例;治愈者336例,现症病人21例。发现畸残274例(76.75%);多菌型中212例(84.80%),少菌型中62例(57.49%);病期越长,畸残越多越严重。康复工作应加强。  相似文献   

20.
虹膜炎是麻风病常见的眼病。在43名经过DDS治疗、全身及虹膜无活动病变、皮肤涂片阴性的麻风病人,在做白内障摘除时,取得49份虹膜标本(有6名系双眼手术);对这些标本,做了组织学研究。84%虹膜有轻度萎缩。7例瞳孔开大肌有萎缩。85%的虹膜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许大噬细胞的浸润。这与麻风病人行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略多有关。有5例患者(LL 2例,BL 2例,BT 1例,病期各为26,40,28,40及16年)的虹膜中,找到麻风杆菌。在经DDS长期治疗后,皮肤涂片早已阴性,而虹膜亦无肉眼活动炎症征象的虹膜中,仍然查到麻风菌,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