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依据“CT严重性指数”(CTSI)可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MRI同CT一样对胰腺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增强超声检查也是一种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纤维化诊断、炎症分级及监测类固醇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随着PET/CT扫描技术的进展,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些新进展将有助于改进胰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分级与临床分型、预后的关系以及CT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手术病理或临床检查证实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胰腺肿胀49例,胰腺渗液38例,胰腺坏死18例,假性囊肿形成11例,合并感染或脓肿形成8例。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确率为95.5%明显高于B超的55.2%,同时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临床定量、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应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螺旋CT薄层双期扫描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取决其类型,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确切分型,对并发症及病因的发现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1998年5月~2003年9月,经临床证实的23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胰腺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志愿60例,胰腺炎16例,胰腺癌28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清晰显示胰腺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双期扫描明显提高胰腺炎和胰腺癌CT诊断及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判断。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损害的MS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损害的特点及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级和Balthazar CT分级标准,将入院后48h内的6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组(MAP)42例(CT分级为A级16例,B级9例,C级17例)和重症组(SAP)27例(CT分级为D级11例,E级16例),以12例无胰腺疾病的胸部CT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MSCT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参数包括胰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以及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胰腺TDC上升斜率较小,峰值降低。正常胰腺、MAP和SAP三组中胰腺的BV值依次下降,且相互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AP组胰腺BF、BV值均低于MAP组,MTT、PS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AP组中CT分级为A级者较正常胰腺组BF值增高,B、C级较正常胰腺组BF、BV减低,PS增高(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血流灌注状态与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它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S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评价胰腺的微循环状况,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分级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病变及其扩散途径的CT表现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胰腺是位于膜腹后间隙中肾旁前间隙内的器官,急性胰腺炎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到腹膜后间隙胰腺邻近或远离胰腺的部位,也可扩散到腹膜腔内,并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因此,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是比较复杂和多式多样,为提高急性胰腺炎CT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应该结合解剖基础,熟悉急性胰腺炎病变局部及扩散途径的CT征象,它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4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胰腺疾病患者,包括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7例),胰腺转移瘤(2例),胰腺囊腺瘤(1例),胰腺结核(1例),以及胰头变异(1例),均经增强前与增强后CT扫描,并对全部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胰腺病变患者中,恶性病变(胰腺癌与转移瘤)14例(58%),良性病变10例(42%).各种胰腺疾病的影像表现随其为良性或恶性病变而不同,例如,胰腺癌患者表现为瘤内的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后病变无强化,而慢性胰腺炎患者则表现为病变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病变均匀强化.结论CT扫描,尤其是CT增强扫描有助于将胰腺癌与其他胰腺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轻症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23例临床上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为A~B级的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正常胰腺组织和MAP患者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MAP相对于正常胰腺表现为较高的灌注,以A级MAP高灌注更为明显,而B级MAP由于水肿的存在,局部产生了等灌注或低灌注效应。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于MA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是一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能谱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可在更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提高胰腺疾病的检出率,早期发现小病灶,可为胰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和定量评估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本文即对能谱CT在诊断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经CT诊断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及腹腔穿刺证实,全部病例均采用东软CT—C3000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表现为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其中急性坏死型3例,占10%,急性水肿型27例,占90%。较早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为:腹膜病变、肾周间隙模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胰腺实质内密度较低,增强扫描无强化,多为囊样低密度区域,胰腺外形增大,且为弥漫性;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现:①肾周筋膜增厚,增强后均匀强化。②胰腺轮廓清晰或模糊,渗出者明显。③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减低。④胰腺体积局部或弥漫性增大。结论CT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判断预防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明确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扫描发现的 77例胰腺囊性病变。结果 发现胰腺恶性肿瘤囊性病变、转移性囊性病变、良恶性囊腺瘤及急慢性胰腺炎并假囊肿形成的不同CT影像特征。结论 了解胰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可作出鉴别诊断 ,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2.
CT 目前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敏感和首选方法,不但可以诊断,而且还可估价病变进展、发现并发症和随访观察。轻型胰腺炎 CT 上胰腺大小可正常或轻微增大,多数患者整个胰腺弥漫性增大,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胰腺周围脂肪组织密度不均或模糊不清。据报告水肿性胰腺炎发病率为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与血尿淀粉酶改变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病程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及血、尿淀粉酶等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CT分级为A和B级时,血、尿淀粉酶轻度到显著升高,C级到E级时,胰腺坏死面积越大,血、尿淀粉酶越低。结论:胰腺组织有效面积的大小决定血、尿淀粉酶高或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强CT及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院在我院治疗的胰腺癌患者5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58例,同时选取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将增强CT和DWI扫描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增强CT诊断灵敏度88.46%,特异度84.48%,阳性预测值83.64%,阴性预测值89.09%;DWI扫描诊断灵敏度84.62%,特异度82.76%,阳性预测值81.48%,阴性预测值85.71%;胰腺癌胰腺期CT值为(55.37±10.17)HU,明显低于胰腺炎和正常胰腺胰腺期CT值(P0.05);胰腺炎与正常胰腺胰腺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胰腺炎和正常胰腺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为(1.420±0.102)×10-3mm2/s,明显高于胰腺炎和正常胰腺(P0.05);胰腺炎ADC为(1.076±0.101)×10-3mm2/s,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与MRI DWI序列在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上,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5例急性胰腺炎采取5mm~10mm间隔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胰周液体聚集者作扩大区域扫描.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胰腺肿胀(83/85),胰腺坏死(44/85),胰周积液(46/85),胰腺脓肿(14/85).结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确诊和监测病情的发展等方面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65例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确诊的胰腺炎的CT表现。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2例,重症胰腺炎9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中48例表现为胰腺饱满、水肿,36例胰腺周围脂肪层模糊。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可见胰腺实质内程度不一的坏死,1例并发脓肿。结论:胰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其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状态。由于不同分级的胰腺疾病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性和扩散程度有所不同,可以利用DWI的多种参数对胰腺疾病进行定性、定量地诊断、鉴别和分级。就DWI原理及其与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峰度成像(DKI)等成像技术在胰腺炎及胰腺肿瘤分级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9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螺旋CT资料。结果:急性胰隙炎主要表现为胰腺肿胀、胰腺密度减低、胰腺包膜增厚、胰外急性积液、蜂窝组织炎、假囊肿、脓肿以及其它合并症。结论:螺旋CT可以早期确诊急性胰腺炎,发现病因和诊断并发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17例A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48~68岁,1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2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9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且7例同时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结果 CT、MRI既可以显示胰腺形态改变;也可以发现胰腺周围结构改变,而MRCP和ERCP可显示胰胆管结构改变.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明确诊断的56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例;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渗液、肾筋膜增厚。胰腺内低密度灶20例,假性囊肿形成6例,胆道结石28例。53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1例坏死型胰腺炎保守治疗痊愈,2例坏死型胰腺炎手术治疗痊愈。25例合并胆道结石者行腹腔镜手术。结论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