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年,在我国医药卫生工作中,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并存,都要大力发展”的方针,这是党对中医政策,中西医结合政策的具体体现,这对促进我国医学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会”。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中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卫生部副  相似文献   

2.
去年,卫生部召开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卫生工作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李恩 《疑难病杂志》2009,8(11):641-643
<正>我国有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个医学,在卫生工作方针中明确地提出:"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对中医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早在1958年中央就要求各地组织力量,认真地学习、研究,加以整理.中央强调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提出:“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在中央这一方针指引下,全国的西医学习中医形势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市的中西医结合工作也随之起步并不断的发展,对中西医结合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既有中医药又有西医药的特殊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产生的 ,是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在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以来 ,党和政府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握科学发展趋势 ,对中西医结合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正确引导 ,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如 1 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 ,中医、西医互相配合 ,取长补短 ,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三月,中央卫生部召开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同时还提出了中医现代化的问题。这,对于实现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贵州省西学中班在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实习的全体同志,亲眼看到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为继承、发扬中医药的伟大宝库、为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为使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的战略与策略有鲜明的个体化和技艺化特征.西医临床的战略与策略则表现出规范化、逻辑化的特征.中医的战略与策略选择治疗方案方面明显多于西医、且可自我组合.利于发挥医者的创造性,这是中医在复杂病症治疗中常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的原因之一.中西医临床战略与策略各有优劣,决定了两者间具有互补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是开拓性工作,无前车之鉴可借,所以难度较大。40年来在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研究的思路、途径、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和临床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痰热壅肺证与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西医学两个不同医学体系的概念,他们之间只是部分交叉重合的关系.引申到中西医的病证关系上,西医一病可见于数证,中医一证分属于西医数病,故病与证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等同或相当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却又有交叉重合,因而如何恰到好处的掌握好辨证与辨病关系,将其融合互补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团结中西医”,既是基于当时医疗卫生资源的考量做出的政策选择,也是前此20余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遗产之一。从最初“中西医并用”的无奈,到逐步形成“中西医合作”、“团结中西医”方针,都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环境密切关联。延安时期不同阶段的革命卫生工作方针,带有浓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色彩,是毛泽东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医务人员提出的职业诉求;1950年确立的“团结中西医”方针,也是在《共同纲领》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框架的指导下做出的调整,因而更加适合当时的国情。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综合性机能实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能学是医药院校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之一,是医学基础知识向临床过度的桥梁.而机能学试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药院校学习医学机能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继承和发扬、提高和发展祖国中医药学,使其为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药学工作长期坚持的医疗方针,中西医结合教育则是该方针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作为中西医结合教育的主体,中医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中西医并重,各自独立地展开教学活动,相互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西医院校设置中医课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个特点,它正在为继承祖国丰富的医学遗产,贯彻党的中西医结合方针,建立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新医药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医院校在以西医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如何组织好中医教学,以便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是教学中面临的新课题之一.本文就西医院校设置中医课的必要性与如何教好中医课谈一些体会与看法.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闫建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271-2273
传统中医的医学模式是“思维-哲学”模式,为探讨中医现代化途径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本文从中西医学临床思维过程对比,中西医证候体系的重新建构和规范化,中医辩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客观化标准化,中西医科学研究形式差异互补四方面切入,深入剖析了中西医学的异同和各自优势,分析了中医学两千年以来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在于封闭性,概括中医现代化的可取途径,指出中医现代化是科学问题的目标规定,是科学问题的方法论规定,必将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和西医药两种学科相互渗透、理论互补及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之一。近50年来的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在保障与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丰富现代医药理论知识、加强国际医药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I0004-I0004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四 中西医结合的正式提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在1952年中央提出卫生工作方针有“团结中西医”,随即制定党的中医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创建了中医研究机构,成立中医学院,开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或研究班),为了满足临床教学和科研的要求,还先后开办中医医院等机构。明确提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为了创建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以来,对于中医事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通过两年来的讨论,现在已经明确,即:中医必须按照自己的特点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至于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