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的糖尿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22.5%,误诊时间3 h~2 d。3例因腹痛、呕吐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示肠管内有气液平误诊为急性肠梗阻;3例因腹泻、便常规有白细胞误诊为急性肠炎;2例因下腹疼、血白细胞升高及发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因血尿淀粉酶均升高,腹部彩超检查示胰头显示不清,误诊为急性胰腺炎。9例按误诊疾病治疗均无效,后经仔细病史询问及血糖、尿糖、尿酮体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均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相应治疗皆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且病史不明确的糖尿病患者易误诊。加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仔细病史询问,及时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减少糖尿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增强临床医师对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我科收治并误诊的10例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例在我院和外院均误诊,分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颈部淋巴结炎、急性感染、败血症及药疹,误诊时间3~7d.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结合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均明确诊断为不完全KD.结论 临床接诊发热、皮疹、颈淋巴结增大等症状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注意运用一元论的诊断思维,抓住出疹性疾病、局部淋巴结炎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与本病的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不典型胎盘早剥误诊为先兆早产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的3例不典型胎盘早剥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下腹痛、腰痛、腰胀,均误诊为先兆早产.l例经B超检查术前确诊,2例剖宫产术中确诊.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有胎盘早剥高危因素者尤应提高警惕,动态B超检查有助于产前诊断,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是保证母儿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首发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4月平山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曾误诊的以不典型症状首发的AMI 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例分别因间断性左下牙疼痛8 d,持续牙痛30 min;咽部疼痛3 d,加重2 h;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2 h来我院就诊。曾误诊为龋齿、急性扁桃体炎及急性胃炎。3例均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确诊为AMI,行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皆病情稳定出院。结论首发症状不典型的AMI易误诊。提高对该病认识、认真病史询问及查体、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发散诊断思维可减少或避免首发症状不典型AMI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32例DKA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无糖尿病病史。误诊为肠梗阻12例,胃肠炎10例,阑尾炎8例,胰腺炎2例;误诊时间4 h~2 d;误诊科室为急诊科30例,内、外科各1例。均按误诊疾病予禁食、补液及抗感染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后行血糖、尿糖等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DKA,予补液、补钾、胰岛素静脉泵入等治疗,31例好转出院,1例死于急性肾衰竭。结论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DKA临床易误诊,提高认识、注意鉴别诊断并及时行血糖、尿糖、尿酮等检查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任大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16-3316
目的 探讨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平顶山市平煤集团一矿职工医院外科1998-03-2011-03收治的12例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阑尾炎,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2例均为化脓性,手术治愈,术后1~3 a未出现肠梗阻.结论 (1)不典型阑尾炎可致非机械性肠梗阻,早期虽有腹痛,但不一定有体温升高;(2)胃肠减压术能有效缓解症状;(3)早期手术治疗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闭孔疝引起肠梗阻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例老年女性闭孔疝致肠梗阻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5例有下肢、髋关节症状.6例均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肠源性恶性肿瘤伴不全性肠梗阻,2例误诊粘连性不全性梗阻,5例均按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后经手术确诊.1例误诊为髋关节病变行髋部CT确诊并经手术治疗.6例均治愈.结论对老年女性肠梗阻要警惕闭孔疝引起的可能,结合临床征象及CT影像学检查争取术前及早诊断,以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2006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出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SLE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60%~90%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腹水等,腹部影像学检查可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肠壁水肿、肠梗阻等表现,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结肠炎、肠梗阻。复查SLE相关指标后确诊。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消化道症状缓解。SLE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首发,易于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无痛性AD 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头晕、头痛及意识不清,首诊误诊为脑梗死6例,脑出血4例。入我院后,8例经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TA)确诊,1例经心脏超声确诊,1例为颅脑介入术中发现夹层动脉确诊。确诊后8例放弃治疗,1例转院行手术治疗后失访,1例行腔内血管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无痛性AD临床少见,易误诊脑血管疾病,仔细查体、及早完善主动脉CTA和心脏超声,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女性盆腔结核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首发症状主要为腹胀、腹痛,伴有食欲缺乏及发热,主要体征为盆腹腔积液。2例有明确结核感染史。首诊误诊为卵巢肿瘤及腹腔积液原因待查各7例,盆腔炎性肿物2例,不全肠梗阻及急性阑尾炎各1例。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5例通过临床表现结合CT、MRI和腹腔积液检查结果以及血红细胞沉降率、癌抗原125升高,并经多科室会诊后确诊;3例因同时合并肺结核或腰椎结核而确诊;2例经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确诊。18例均予抗结核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随访3个月~6年,4例失访,余未见结核复发。结论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临床医师要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综合运用各种医技检查手段,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23年9月曾误诊的3例SLE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1例误诊为急性胃炎、肠梗阻,1例误诊为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胃肠道痉挛,1例误诊为急性肠炎。误诊时间7~30 d。3例入院后经追问病史、详细查体,完善血液免疫学指标、肾穿刺病理学检查后明确诊断为SLE,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3个月后随访症状消失。结论 SLE临床表现多样,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早期SLE不易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晚期甲状腺癌误诊为喉、肺部疾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4例误诊为喉及肺部疾病的晚期甲状腺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分别以咯血、咳嗽、呼吸困难及声嘶为首要症状就诊,病初误诊为喉部或肺部疾病,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或CT检查发现颈部肿物,拟行甲状腺切除,后经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结论:医生考虑问题不全面,未行细致查体,加之对晚期甲状腺癌的认识不足,造成误诊及延误治疗.提示对原因不明的声嘶、咯血、呼吸困难者,应完善颈部相关检查,以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核病在耳鼻咽喉和颈部的表现,提高肺结核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已经菌培养抗酸染色,病理学检查或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肺结核但有误诊或合并耳鼻喉及颈淋结其他病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寻找无典型肺结核症状体征病人的耳鼻咽喉症状体征.结果 73.77%的病例首次就诊时误诊为耳鼻咽喉或淋巴结慢性炎症,16例误诊为良性肿瘤,全部病例经正规全程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了解不典型肺结核在耳鼻咽喉的临床表现可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35例主动脉夹层中首诊误诊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6例均以突发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首诊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绞痛7例,急性胸膜炎、胆石症各3例,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肾结石、晕厥待查各1例,首诊误诊率74.29%.后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胸、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均予镇静、镇痛、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24例,2例死亡.随访3~6个月均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对临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的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4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3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完全型KD 32例均持续发热,以口腔变化、颈部淋巴结增大、眼部变化最突出;12例血白细胞计数升高,27例发热7 d后血小板>450×109/L,24例C反应蛋白升高;心脏超声检查示冠状动脉扩张8例;初期误诊24例,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18例,腹泻5例,颈部淋巴结炎1例,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不完全型KD 3例均持续发热>5 d,其中口腔变化、颈部淋巴结改变和眼部变化各2例;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皆升高,2例发热7 d后血小板>450×109/L;心脏超声检查示冠状动脉扩张2例;初期均误诊,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和颈部淋巴结炎各1例,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误诊27例误诊时间6~19(7.6±2.8)d。35例皆依据KD诊断标准确诊,34例给予人免疫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均临床治愈;1例拒绝应用人免疫丙种球蛋白,热退后出院。结论 临床遇及发热时间较长患儿应警惕...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 ,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其病因虽未明确 ,但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之一 ,且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 ,容易误诊。我院 1999~ 2 0 0 2年共收治8例 ,误诊 3例。现就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首发症状的 2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男 ,4岁。 5天前开始发热 ,体温 39℃ ,在个体诊所给予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治疗 2天无效 ,2天前出现头痛、呕吐 ,来我院。查体 :精神萎靡 ,语音低弱 ,颈部抵抗 ,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巴宾斯基征均阳性。血常规 :白细胞 9.5×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1,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不典型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我院17例因首发症状不典型而误诊误治的老年SAH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误诊为偏头痛、病毒性脑炎及脑积水各4例;误诊为药物中毒2例;误诊为癫痫大发作、精神病及颈椎病各1例.16例经腰椎穿刺检查证实为SAH,1例经CT检查确诊SAH.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为动脉瘤,再出血死亡2例,另2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或介入治疗后转回我院;余13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6例,因卧床并发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死亡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结论 老年SAH首发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首发症状和体征因病人而异,常不典型,故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为首发症状的SLE,开始误诊为AIHA,并行切脾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非霍奇金淋巴瘤127例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表现多样 ,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困难。我院 1980~ 1999年收治淋巴瘤 186例 ,其中 NHL 15 8例 ,临床误诊 12 7例 ,误诊率为 80 % ,其中病理检查误诊 34例 ,占临床误诊的2 6 .7%。现将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6例 ,女 5 1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4岁 ,平均 31岁 ;误诊时间 14~ 12 8天。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与体征见表 1表 1  12 7例误诊病例首发症状与体征症状体征例数百分率 (% )症状体征例数百分率 (% )发热 5 845 .7鼻部肿痛 12 9.5淋巴结肿大 3 3 2 6.0面…  相似文献   

20.
李惠勉 《临床荟萃》2005,20(9):533-535
脑转移瘤的神经症状多在原发肿瘤确诊之后出现.若以神经症状为首发,以卒中形式起病,尤其是老年人其脑瘤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改变,极易造成误诊,失去有利治疗时机.我院于1990~2004年15年间共收治26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