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地奥司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对于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具有突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腓骨骨折早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对照组予云南白药胶囊。观察两组疼痛、压痛评分及肿胀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疼痛、压痛、肿胀等方面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在此3方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软组织挫伤疗效确切,并能减轻疼痛,消除肿胀,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消肿方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热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组加自拟清热消肿方内服,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患肢肿胀度、消肿度、疼痛指数及皮温差的变化。结果:服药1周后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起效时间为(2.56±1.01)d,短于对照组的(4.11±0.93)d(P0.05)。治疗组患肢周径、肿胀度明显缩小,治疗组消肿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温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消肿方能明显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肢的肿胀热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缪阳娟 《河南中医》2016,(4):672-674
目的:观察伤科黄药治疗早期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伤科黄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疗效及肿胀消退疗效。结果:疼痛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63%,对照组有效率为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有效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黄药治疗早期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施行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初期给予自拟方活血消肿止痛方,后期给予营筋壮骨丸治疗。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合活血消肿止痛方、营筋壮骨丸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较单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骨皮饮配合常规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骨皮饮,7 d后观察肿胀程度,手术后继续服用4周。结果:肿胀程度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骨皮饮对胫腓骨干骨折早期肿胀的消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交锁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职工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98.21%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术,能够快速消肿,促进骨折愈合,安全性高,外固定支架术的手术用时少,出血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运动疗法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开始予益气活血中药内服和运动疗法治疗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运动疗法干预,其余基础治疗措施相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小腿周径等指标。结果:HSS评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周径: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在改善患者术后功能、减轻早期疼痛及小腿肿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小腿肿胀程度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小腿肿胀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第7天观察组小腿肿胀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P-2、VEGF水平增高,TNF-水平下降;观察组患者BMP-2、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消除小腿肿胀,促进骨折愈合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0.
周嘉恩 《新中医》2017,49(2):72-74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胶囊对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气滞血瘀证胫腓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疗法,研究组联合活血止痛胶囊口服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临床指标(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痂生长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差异,分析用药前后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6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痂生长时间、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2,P=0.314)。结论:活血止痛胶囊对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具有理想的改善作用,对于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纱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后肿胀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消肿止痛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疼痛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32.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纱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疼痛肿胀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并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骨折三期治疗,10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程度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应用消肿汤结合冰硝散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症状积分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应用消肿汤结合冰硝散外敷方案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予西医药物方案,分析两组症状积分、症状改善时间、健患肢周径差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研究组症状积分(0.91±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53±0.7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消失时间(6.35±1.13)d、疼痛改善时间(3.13±1.63)d、健患肢周径差(1.09±0.62)cm等临床疗效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消肿汤结合冰硝散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术前消肿时间,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分析。方法: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促进骨折愈合等常规处理,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250 mL,口服依托考昔片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肿胀消除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骨痂影像学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效果,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 d、7 d两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P-2、VEG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NF-α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BMP-2、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08%(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可以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提高BMP-2、VEGF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干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istol膝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伊川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行手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七叶皂苷纳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周径、肿胀消退、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疼痛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第7天患肢肿胀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两组4周末在骨痂出现情况及CI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周末、9周末在骨痂出现情况及CI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脉冲冲洗配合术后服用骨八方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八方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清创时采用脉冲冲洗治疗Gustilo,骨八方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加服骨八方颗粒,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早上7时空腹血清TNF-α、IL-6、ESR和CRP的浓度,并评估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NF-α、IL-6、ESR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TNF-α、IL-6、ESR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TNF-α、IL-6、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八方组血清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骨八方组血清TNF-α、IL-6、ESR和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八方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瘀热证的患者,采用脉冲冲洗配合术后服用骨八方,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冰硝散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冰硝散外敷+七叶皂苷钠静滴)、对照组(七叶皂苷钠静滴),每组45例。对比治疗1、3、5、7 d后两组小腿肿胀值(患侧小腿周径-健侧小腿周径)及治疗前后肿胀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 d后两组小腿肿胀值较治疗前均无变化(P0.05);3 d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5 d后两组均有明显,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后两组肿胀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冰硝散外敷能够快速减轻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活血疏肝汤治疗小腿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腿骨折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小腿肿胀、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小腿肿胀、疼痛程度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肿胀、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疏肝汤可显著改善小腿骨折患者早期肿胀、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