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构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记录考核评分细则,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估,以推进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记录考核评分细则。对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入学的135名某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毕业后随访,了解其毕业前夕的科研记录考核评分情况与其一般情况及发表论文、主持课题等科研能力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构建的科研记录考核评分细则能充分体现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记录考核优良等级占比逐年提高,2013、2014、2015和2016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该占比分别为51.9%、60.0%、95.0%、97.7%(P<0.001)。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科研记录考核优良等级占比显著高于群众(89.7%vs.84.5%vs.65.8%,P<0.05)。科研记录考核处于优良等级的研究生毕业后更多的是在三级医院就职,优于考核等级为合格者(P<0.05)。另外,评分细则的具体条目亦有不同的指向作用,与科研能力方面的观察指标也相吻合。结论研究构建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记录考核评分细则,在有效量化、规范学生科研活动与预测学生未来发展方面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是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硕士、博士这两级学位针对不同学科和不伺职业背景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医学科学学位”,一类是“医学专业学位”。 医学专业学位,其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格者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根据不同学科及其职业背景特点,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预防医学专业学  相似文献   

3.
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这项重大改革 设置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学位制度更好地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改变了我国医学学位设置比较单一的状况,将医学学位划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规格。其中,医学专业学位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预防医学专业学位、药学专业学位等。现在首先在临床医学中进行试点,以后逐步推开。这样区分学位规格和类型有利于对各种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专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择使用,可以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学位制度的影响。随着我国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必将对我国卫生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积极开展MPH教育 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PublicHealth,英文缩写为MPH)是为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新型学位类型。1999年卫生部组织了公共卫生专业学位方案的论证工作,拟定了《公共卫生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草案)》。2000年初又组织了《公共卫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论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核通过的《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国务院下发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2001]9号),决定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哈尔滨医科大学是首批开展试点工作的单位之一,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导师配备情况、临床技能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多方面对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结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可从建立团队指导的导师模式,制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加强医院科室的规范化管理,健全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临床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6.
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回顾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指导性培养方案和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上海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各类学位论文(论文形式为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基本定位、选题要求、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对象和内容上均有重合。本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现况和需求进行分析,在参考和借鉴国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对更好地加强两种培养工作的衔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一个控制环节,2009年卫勤系承担了学校2009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论文首次统一答辩的组织工作,对研究生答辩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提高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了解2016-2018年陕西省炭疽流行情况、病原学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6-2018年报告炭疽病例开展个案调查,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分析;采集病例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进行炭疽杆菌分离培养、炭疽ELISA抗体检测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对分离到的阳性标本以canSNP及MLVA15的方法进行分子分型,与陕西省历史菌株及国内部分省份菌株基因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共炭疽病例14例,发病到诊断平均9天,地理分布以关中及陕北地区为主,8月份发病较多,人群分布性别比为6∶1(12/2),26~59岁占85.7%(12/14),农民占71.4%(10/14)。人体标本病原培养17份,分离到炭疽杆菌1株,阳性5.9%,环境标本培养77份均为阴性,ELISA检测阳性率83.3%(10/12),荧光定量PCR阳性率21.4%(3/14);陕西省炭疽菌株canSNP基因型为A.Br.001/002型,2015年、2018年及1953年菌株MLVA分型分别为MLVA15-38、31、CHN17基因型。结论 2016-2018年陕西省炭疽疫情属较低散发水平,主要分布在关中及陕北地区,8月为发病高峰,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炭疽杆菌canSNP基因型为A.Br.001/002,与国内主要流行株相同。存在3种不同的MLVA15基因型。陕北地区MLVA15-38型,与北部内蒙古相近;关中地区MLVA15-31型,与甘肃省及新疆类似;历史上还曾有MLVA15-CHN17型。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构建两年制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导向性、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简捷性;并结合实际工作,深入阐述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教学质量评价、导师建设评价、管理工作评价、学位论文评价;提示应完善两年制医学硕士研究生监控和评估制度,以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