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40例喉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喉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加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喉癌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病床单双号分组,观察组45例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3.3%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情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且减少术后并发症产生,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激励式护理后对其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为2017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常规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35例患者实施激励式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采用激励式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与分析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内开展此次研究,此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组及对照组予以命名(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结果为7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对耳鼻喉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收集近两年来在我院科室进行治疗的糖尿病病例存档记录,患者自己愿意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纳入到对照组,合计30例,自己愿意接受围手术期护理的纳入到观察组,合计为30例,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的SDS评分和血糖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的占比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的占比为96.7%,SPSS22.0计算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耳鼻喉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焦虑,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27.50%低(P<0.05);干预前,两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利于减少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纳入分析的88例研究对象,其选择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8月~2019年9月间,均为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的方法等分为常规组和整体组,每组44例患者,常规组进行正常的基础护理、整体组则实施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对比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等指标,基础组均显著低于整体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障手术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的时间,提升其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行改良腭咽成形术(H-UPPP)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OSAHS行H-UPPP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术后快速康复(ERAS)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ERAS理念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后尽早活动、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结果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ERAS组患者满意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促进OSAHS患者H-UPPP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住院总费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疼痛专项护理联合静脉镇痛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慢性鼻窦炎手术女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同时在手术前给予静脉镇痛(艾司氯胺酮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前15min);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围术期疼痛专项护理同时在手术前给予生理盐水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前15min;C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围术期疼痛专项护理同时在手术前给予静脉镇痛(艾司氯胺酮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前15min)。记录三组患者术后6h、24h、72h(拔除鼻腔填塞物时)及出院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三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头晕、头痛、恶心、眶周淤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术后6h、24h、72h(拔除鼻腔填塞物时)及出院时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C组患者术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A组和B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VAS评分、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B、C分别为45%、35%、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中实施疼痛专项护理联合静脉镇痛干预可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于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不填塞技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56例,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不填塞技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治疗。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和FTS组28例,常规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康复护理指导,FTS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指导。术后第一天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的鼻部疼痛、头痛、流泪、吞咽困难、睡眠障碍;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总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结果FTS组术后的鼻部疼痛、头痛、流泪、吞咽障碍、睡眠障碍的VAS评分均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减轻鼻中隔贯穿缝合不填塞技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症状,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82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总结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时拔除鼻胃管及气管插管,无局部感染、严重肺内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喉癌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规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前占床日、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前占床日、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医疗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疾病的规范性护理,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我院的124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62例,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出现疼痛、睡眠障碍、便秘、敷料周围肿胀的发生率,术后脱水热、哭闹的发生率,术前、术后平均禁食水时间及术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出现疼痛、睡眠障碍、便秘、敷料周围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937、4.644、9.538、7.0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术后脱水热发生率9.68%、哭闹发生率33.87%,明显低于对照组27.42%的脱水热发生率、70.97%的哭闹发生率,χ2值分别为6.459、17.1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平均禁食水时间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8.55、34.08、33.86、34.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8.39%,高于照组的83.87%,χ2值为8.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实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术后不适的发生率,降低术后脱水热和哭闹的发生率,缩短术前、术后平均禁食水时间,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耳源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明确诊断为耳源性眩晕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9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残障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跌倒发生率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眩晕残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VS20.00%)差异显著P<0.05(χ2=4.114,P=0.043)。结论 门诊护理干预对耳源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服务用于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甄选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主体,将所有患者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探究组38例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舒适评分、疼痛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数据分析:探究组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对照组小于探究组,疼痛评分探究组也较对照组小,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大于探究组,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予以系统护理服务,可以更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舒适度评分,降低疼痛评分,减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手术治疗高龄或伴全身疾病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时,手术风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本文分析了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特点及管理原则,以期更好地维护围手术期安全,为存在相对手术禁忌的患者提供治愈机会。方法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或伴全身疾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68例,根据基础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治疗用药对手术的影响等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排除手术禁忌并决定是否建议手术。根据手术实施率、基础疾病恶化率、干耳率等评估围手术期管理的合理性。结果268例患者中,6例因无法控制基础疾病而放弃手术,余262例接受手术,手术实施率为97.8%。所有手术患者中,术前91例(34.7%)需要调整基础疾病治疗方案;术后14例(5.3%)出现基础疾病恶化,包括7例血糖紊乱、4例血压紊乱、1例诱发谵妄、1例哮喘复发、1例再发脑梗,余248例(94.7%)术后平稳。所有手术患者均实现干耳,未出现面瘫、感音神经性耳聋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针对各不同类型基础疾病,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望为存在相对手术禁忌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获得治愈机会,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激励式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入选76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主要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受病情诊疗,应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激励式护理。观察指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应对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激励式护理利于心理状态,增强疾病积极应对方式,优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于因果分析的风险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ROM)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放疗科治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37例和干预组(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因果分析的风险干预)43例,比较两组患者ROM发生率、发生时间、放射性黏膜损伤(RTOG...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对上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探索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课题组选取86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展开研究,在我院收治入院的时间均选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利用床位号奇偶数随机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探索组(43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基础组(43例),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将实施的不同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癌痛评分方面进行对比,探索组和基础组护理前患者数据差别不大(P>0.05),护理后,探索组癌痛评分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利用对患者生存质量评估表反馈分析显示不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探索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及情感状态等多维度评分远远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服务在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明显缓解癌痛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监护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建立围手术期监护体系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OSAHS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分为两组来对比研究,未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治疗者50例作为A组;建立围手术期监护者 50例作为B组。建立围手术期监护体系主要包括从手术前的系列查体,到各个专业的会诊治疗,从局部的影像定位和PSG监测,到3~7d的正压通气治疗,必要时的气管切开手术,从手术的麻醉护理的精深麻醉和配合,到手术后的ICU监护,而后到普通病房的特殊护理,到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结果 A组术中因并发症死亡1例,术后发生原发性咽部出血10例、继发性出血10例、气管阻塞2例、气管切开2例。B 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咽部出血、气管阻塞、气管切开的情况。B组较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 05),两组均无其他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 OSAHS患者手术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建立OSAHS围手术期监护体系,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