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在临床中应用一次法根管诊治根尖周病和牙髓病的疗效显著。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就诊的110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在采用随机抽选的方法后将这些患者分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多次法根管治疗术。结果观察组无论是从疼痛评分方面还是在疼痛率方法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时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在鼻腔填塞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1-08行鼻腔填塞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术后常规给予氯诺昔康8mg(2m1)静脉注射,一日两次;②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2ml静脉注射,一日两次,其他治疗均同治疗组。应用视觉模拟量表分别于术后3、6、12、24及48h对患者术后鼻部头部胀痛程度及术后24、48h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鼻腔填塞术后鼻部头部胀痛程度、夜间睡眠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氯诺昔康在鼻腔填塞术后的短期使用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与曲马朵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L组和T组,接受PCA治疗.L组使用氯诺昔康32mg/48h,T组使用曲马朵600mg/48h.结果 两组于使用PCA后4h、12h、24h、36h、48h的VAS疼痛评分、PHS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静度评分12h以后T组高于L组(P<0.05).术后镇痛副作用的发生率L组低于T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体评价L组优于T组.结论氯诺昔康与曲马朵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疼痛的效果相似,副反应低,使用氯诺昔康的满意度优于曲马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共情护理联合颈部体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研究时间节点,以88例在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均纳入44例病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共情护理联合颈部体位训练。从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术后24h和48h疼痛评分对两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不良心理情绪较对照组轻微P<0.05;术后24h和术后48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采取共情护理联合颈部体位训练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更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缓解术后疼痛程度,促进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对鼻腔填塞术后头痛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鼻内镜术后常规鼻腔填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抗炎、预防感染、止血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每日2次,每次留针30min,连续3天。分别于术后24h、48h、72h采用VAS评分观察患者疼痛缓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头痛均减轻(P0.05),但观察组针刺组病人头痛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针刺疗法能有效缓减鼻腔填塞术后头痛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鼻内镜手术术毕口服右旋布洛芬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择期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右旋布洛芬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为术毕口服右旋布洛芬2片,之后根据疼痛情况再服1~2次;对照组45例术后不给镇痛药,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48h患者对疼痛的总体印象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前10h疼痛程度治疗组各时点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8h内对疼痛的总体印象治疗组轻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右旋布洛芬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简便、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配合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39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予常规护理干预+耳穴埋豆。结果两组在缓解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12h的疼痛差异不著性(P0.05),12h后抽取鼻腔填塞物,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明显减轻术后24h,48h的疼痛(P0.05)。结论耳穴埋豆能明显减轻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泪小管切开联合置入RS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炎48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泪小管炎患者92例(92眼)入组。48例(48眼)行微小切口泪小管切开联合置入RS泪道引流管作为研究组, 44例(44眼)行常规泪小管切开联合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暴露泪小管管腔的时间、置管的时间、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术后拔管的操作时间及随访半年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组术中暴露泪小管管腔的时间(2.29±0.54)min,置管的时间(2.38±0.62)min,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疼痛9例(18.75%)、无鼻腔出血,术后拔管的操作时间(0.22±0.12)min,术后半年45例治愈(93.75%)、2例好转(4.17%)、1例无效(2.08%)。对照组术中暴露泪小管管腔的时间(2.20±0.50)min,置管的时间(2.86±0.74)min,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疼痛17例(38.64%)、鼻腔出血11例(25%),术后拔管的操作时间(1.42±0.62)min,术后半年40例治愈(90.91%)、3例好转(6.82%)、1例无效(2.27%)。研究组暴露泪小管管腔的时间、术后半年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27、0.618)。研究组手术置管及拔管的操作时间短、患者的不适感轻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0)。 结论 微小切口泪小管切开联合置入RS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炎手术损伤小、手术操作便捷、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患者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拔除的适宜时间。方法将我科术后70例留置尿管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在≤6h拔除尿管,对照组≥12h后拔除尿管。比较两组的不良刺激与并发症发生数量。结果从尿路不良刺激与并发症发生数量两方面比较,实验组不良刺激与并发症发生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大部分耳鼻咽喉科患者术后≤6h拔除尿管后能顺利排尿,从而减少了尿管对尿路的不良刺激与并发症发生,不必12h后才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头颈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87例60岁以上头颈肿瘤手术患者(治疗组),术后6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3d,预防肺栓塞发生,术后对患者实行24~48h动态心电、血氧、血压监测,术后4d检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手术83例60岁以上术后未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均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发生肺栓塞6例,死亡3例。两组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6.519,P=0.01067)。治疗组中4例出现颈部皮瓣下积血,但未发生严重的出血现象,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x2校正值=2.1631,P=0.14136)。治疗组患者术后接受了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头颈肿瘤患者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情绪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和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绪和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简明心境量表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和精力-活力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6、12、24、48、72小时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可以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各种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我院接诊的7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其中12例有牙源性上颌窦炎,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病例分为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纳入37例)、研究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纳入37例),对组间牙齿咀嚼情况、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研究组牙齿咬合力、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97.29%)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改善牙体牙髓病患者牙齿咀嚼功能、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H-UPPP及等离子辅助的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疼痛情况,探索治疗OSAHS的有效术式.方法 用H-UPPP及等离子辅助的H-UPPP2种术式分别治疗OSAHS患者39例及27例,采用10cm的视觉模拟尺(VAS)评价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观察记录术后0.5、2、4、8、12、24、48h的评分.结果 同时记录呼吸频率度(f)、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术后2组疼痛情况.结果 VAS评分等离子辅助的H-UPPP组好于H-UPPP组2种术式术后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辅助的H-UPPP术式较H-UPPP术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根管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根尖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0.3%过氧化氢冲洗根管,观察组采用0.3%过氧化氢+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根管,对两组患者根管冲洗治疗后1年的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是临床根管冲洗的一个较好选择,其与0.3%过氧化氢联合使用更能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的细菌,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链接护理路径在OSA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寻找最优的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20年7~9月湖南省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联合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OSA患儿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链接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无效住院日天数、术后6h、12h、24h疼痛程度、术后15d内伤口出血发生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日为(5.22±0.996)d,平均无效住院日为(0.70±0.763)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日为(7.60±1.355)d,平均无效住院日天数为(1.76±1.0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6h、12h的疼痛程度、术后15d内伤口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全链接护理路径能缩短行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联合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OSA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患儿无效住院天数,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能通气、痛苦小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方法。方法选择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用5.5~6.0号小儿加强型气管插管的前端部分(长8.0~9.0 c m)加1/2块高膨胀海绵(整块纵分为二)进行术后鼻腔填塞;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术后鼻腔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头痛、鼻胀痛、鼻塞及48h后撤除鼻腔填塞物时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48h:实验组患者头痛、鼻胀痛明显较对照组轻,且鼻腔基本通气,对照组鼻腔不能通气;48h后撤除鼻腔填塞物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i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实验组2~4分,对照组6~8分。实验组无并发症;对照组有并发症:11例患者因局部刺激出现虚脱。结论小儿加强型气管插管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鼻腔填塞,具有简单方便、经济有效、能通气、痛苦小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鼻内镜联合吸引剥离子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以鼻内镜联合吸引剥离子实施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术后疼痛、手术效果和鼻腔通气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鼻塞、流涕、鼻出血、鼻痒及嗅觉减退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及3d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结痂及复发率等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吸引剥离子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慢性中耳炎术后,分别采用纳吸棉与碘仿纱条填塞术腔的不同效果。方法 单耳发病的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60例(耳),均采用开放式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及耳甲腔成形术,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本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耳),术后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对照组27例(耳),术后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术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 h耳痛程度,48 h内睡眠时间,术后2周取出耳部填塞物时术腔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耳痛程度Ⅰ级32例(耳),Ⅱ级1例(耳);对照组Ⅰ级22例(耳),Ⅱ级5例(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平均睡眠时间为(15.61±0.93)h,对照组为(12.44±1.31)h,P<0.05。术后2周观察组取出耳部填塞物时出血率为6.1%,对照组为29.2%,P<0.05。结论 慢性中耳炎术后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能减轻术后疼痛、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创面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诊断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器械切除,研究组35例采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复发率、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3天、7天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复发率5.71%低于对照组30.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器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理想,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并发症情况明显改善,整体复发率较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经鼻内镜鼻前庭囊肿去顶+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84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A组采取内镜监视下低温等离子术,B组采取传统齿龈沟径路行囊肿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12、24、48 h时的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 结果 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21.02±5.98)min、(13.55±4.01)mL、(3.52±1.02)d,B组分别为(38.96±8.24)min、(51.88±9.30)mL、(5.97±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12、24、48 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A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B组的19.05%(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8%和7.14%,复发率分别为0和4.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经鼻内镜鼻前庭囊肿去顶+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具有鼻内镜及低温等离子的双重优势,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效果优于经齿龈沟径路囊肿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