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不超腕关节外固定,比较两组术后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骨折固定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中药联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出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中药内服外用结合起来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水肿的消退和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 治疗后3个月以上,均达到临床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在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治疗结合非手术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骨折,并予中药外敷、内服,其中对照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用纸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桡骨断端有畸形18例、治疗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握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疗效好,但在实际临床诊治中应根据骨折情况及患者需求等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依据Jakim评分标准,优良率分别为:86.67%(A型)、66.67%(B型)、57.90%(C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优,尤其是对关节外骨折,风险较小,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结果:复位术后两组骨折固定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结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骨折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中老年桡骨远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可有效缩短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在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小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住小夹板外固定加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分期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9.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分期辨证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198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手法复位与活血止痛膏外敷,生骨散内服,对照组运用单纯夹板固定与内服骨伤接骨片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后定期摄腕关节正侧位片,了解骨痂生成情况进行对比,8周后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腕关节功能恢复活血中药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夹板固定组(P0.04)。结论:中药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不仅消肿快,而且骨痂出现早、质量高,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021年山东省中医院符合条件的桡骨远端骨折病号,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4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采用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的4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患肢的骨折恢复愈合时间、骨折再移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后期腕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别。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在骨折断端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后期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再移位率低,能有效恢复腕关节功能活动,优于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广文 《山西中医》2011,27(7):29-29
目的:观察回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患者均采用回旋复位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果:32例患者均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和腕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回旋复位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符合逆损伤机制复位的原则,复位容易,创伤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4,(8):998-1000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三种不同外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夹板对照组,石膏对照组,均采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分别采用夹板配合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3组患者于治疗后第5、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三组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功能、腕关节活动范围,患肢抓握力,骨折部位畸形,放射学检查,治疗组明显优于夹板固定组、石膏固定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夹板配合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2例,分为两组各21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内服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指数、连续骨痂形成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配合夹板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两组,行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固定后,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三期辨证施治,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愈合时间等.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6.7%,且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短,组间腕关节功能对比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配合夹板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5例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内服中药、外敷膏药及药物熏洗治疗。结果:优128例,良71例,可12例,差5例。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损伤小,方法简单,能有效地加速骨折愈合,防止关节挛缩及腕部外旋功能受限等腕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正骨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蒙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蒙药内服和外敷并行药酒洒喷治疗,治疗组患者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8~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传统正骨喷药酒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4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骨折采用特色的手法闭合整复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采用分期辨证治疗,中药外用采用早、中期骨折局部给药,药物煎煮浓缩后湿敷骨折部,3周后根据骨折的稳定情况夹板下外敷固定,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结果:采用《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准》中的标准执行:治愈203例,好转43例,有效率达100.0%。结论:较好的骨折复位小夹板加压垫固定,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配合合理的功能锻炼,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3年5月15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小夹板外固定组80例、石膏外固定组70例。观察记录各项临床数据,比较治疗后两组采用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小夹板外固定组80例和石膏外固定组70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8.57%,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效果最佳。结论: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优于采用石膏外固定,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