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相关情况分析。方法:对6个月内婴儿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其出生后主要喂养方式、改变喂养方式原因、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种类、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母亲本次妊周、分娩方式、婴儿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京市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状况良好;改变喂养方式前五位原因依次为自我感觉奶水不足、添加辅食和水、母亲工作、婴儿生病住院、母亲生病;母亲为农民、足月产、生理产的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其他对照组;母乳喂养儿的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结论:此次调查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儿的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均低于人工喂养儿,且有明显差异。证明母乳中的免疫物质是婴儿6个月前抵抗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提倡4—6个月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对于改善儿童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是婴儿最易发生的两种疾病。为了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儿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进行了跟踪随访,比较了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及婴儿体重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方式让婴儿母亲记录婴儿出院后的主要喂养食品,母乳喂养情况,辅食添加情况及原因,疾病发生及治疗情况等,每月来院随访一次,并用电子秤测量婴儿体重。1.2婴儿分组母乳喂养组: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每天添加辅食或饮料不超过一次)。人工喂养组:完全或主要喂养母乳以外的食物(每天母乳喂养不超过两次)。混…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法,动态对比观察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3组80例新生儿出生当日、3d、6d血清中sIgA、IgA、IgG、IgM4种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介质素2受体(sIL-2R)变化水平。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组新生儿血清中除IgG外,sIgA、IgA、IgM均高于同期人工喂养组(P<0.05)。在6d内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中,新生儿上述血清免疫物质浓度逐渐增高,而人工喂养儿血清免疫物质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结论:母乳是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可替代的优良食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母乳、人工婴儿食品及某喂养的婴儿粪便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粘附上皮细胞或肠粘膜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细菌粘附实验、光镜和电镜等技术观察EPEC在含有母乳、牛奶、奶粉及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滤过液的培养基中粘附HeLa细胞及肠粘膜的情况。结果:EPEC在含母乳的培养基中对HeLa细胞的粘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孔,而在含牛奶和奶粉的培养基中EPEC的粘附指数与对照孔比较无显著差别;母乳喂养婴儿粪便滤过液中的细菌粘附指数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婴儿粪便中的粘附指数。结论:母乳可能具有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婴儿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对婴儿感染性疾病的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其  张觇宇 《重庆医学》2001,30(5):477-478
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是婴儿最易发生的两类疾病 ,已有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 ,尤其是一些特殊性因子 ,对减少或减轻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儿的保护作用 ,本文对出生后 6个月以内的婴儿进行跟踪随访 ,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调查方法 记录婴儿主要喂养食品、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断奶时间及原因、辅食名称及添加量等。按其喂养方式分为三组。记录婴儿出院后腹泻、呕吐、感冒、发烧及其它疾病发生情况 ,疾病持续时间及医院检查治疗情况。每月来院随访…  相似文献   

6.
对187名健康婴儿1年内进行喂养方式与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发现,4个月纯母乳喂率仅占25.67%.6个月内母乳喂养婴儿体重增加明显超过混合及人工喂养儿,但12个月时3种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襄樊市区内1984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出生的606名出生至6个月内铁路职工独生子女不同喂养方式与发病率,各种疾病的感染率进行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1,具有显著差异性,患儿的患病次数也明显不同表明了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人工喂养儿的患病率、患儿平均患病次数及各种疾病患病率均远远高于母乳组,提示母乳中的免疫成分(主要是sIgA(能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呼吸道及肠道的感染起着保护作用,因此,母乳喂养是降低婴儿患病率的一项得力措施,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仪化地区母乳喂养率及其喂养方式与腹泻、肺炎发生的关系,我们进行了该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对象 2000年仪化地区508名入幼儿园的职工子女,其中男299名,女209名,平均年龄2.6岁。 方法 除常规入托体检外,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喂养方式、腹泻病史有无、腹泻发生的次数、肺炎病史有无、肺炎发生的次数等项询问。在儿保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由儿童的父母详细回答并予记录。 纯母乳喂养:4个月前除给母乳外不给婴儿其他食品及饮料。部分母乳喂养:有时给婴儿母乳喂养,有时人工喂养。如用奶、粥或其他食品。人工喂养:用人工食品喂养婴儿,完全没有母乳喂养。 统计学方法 用Sigmastat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x2检验和秩和检验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人乳不但热量高,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吸收,还含有大量的抗体。人工喂养的婴儿,得不到母乳中所特有的免疫成分,因此,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之率比母乳喂养的婴儿高。本组检测了181份母乳中JgG、IgA、IgM 和补体 C_3的含量,还测定了母乳喂养婴儿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补体C_3含量,并与人工喂养婴儿进行比较,对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萍  张伟忠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2):750-751
采用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8 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晨尿CMV- DNA 和血清CMV-IgM测定,并对其喂养方法进行调查。结果68 例中CMV- DNA阳性25 例,CMV-IgM 抗体阳性16 例,两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10例;CMV 肝炎患儿中纯母乳喂养率52 % ,人工喂养28.6 % ,混合喂养27 .3 % 。提示,PCR诊断CMV 感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且敏感、方便、快速,可推广使用;CMV 感染在病毒所致的婴儿肝炎综合征中占首位;虽然母乳喂养是CMV 感染的途径之一,但围产期感染的致病率低,母乳仍为婴儿最佳食品。  相似文献   

11.
用母乳喂养婴儿,是每个母亲的天职。母乳是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物质保证。但是,从四十年代起由于工业的发展,奶粉及代乳品的生产促使人工喂养逐步代替了母乳喂养。人们错误的认为:母乳喂养是过时的,不方便的方法。取而代之的则认为人工喂养是一种现代化的喂养方式。从而世界许多国家母乳喂养率普遍下降其结果曾有人统计过,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工喂养导致营养不良引起疾病,使每天有四万儿童死亡。在婴儿出生后4 6 个月内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机会低于用人工喂养婴儿的2.5 倍。因此,母乳喂养被列为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技术。母乳喂…  相似文献   

12.
早期加维生素D对婴儿骨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加维生素D(VitD)的必要性。方法:将单纯母乳喂养(16例)和母乳加VitD喂养婴儿(25例)进行骨密度测量比较。结果:母乳喂养儿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较母乳加VitD喂养儿明显降低。结论:在婴儿早期加用VitD对婴儿骨骼发育有促进作用,母乳喂养早期加用VitD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翠英  李晖 《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6(3):229-229,231
本文对145例0~6月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进行了生长情况及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的婴儿身长,体重均高于同期人工喂养的婴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贫血的发病率均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  相似文献   

14.
<正> 母乳是婴儿天然营养珍品,是任何婴儿代乳品无法代替的。哺乳的本身是母爱的表现和天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母乳喂养的优良传统,它是最经济实惠,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一种喂养方法,对预防新生儿疾病,促进新生儿体重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4年7月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以来,对100例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腹泻与体重进行了对照分析,证明母乳喂养儿腹泻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而体重增长速度则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5.
张祥钦  李暖  胡静  郭霞  张红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579-1580,F0003
目的观察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出生后即在长垣县人民医院系统管理的婴儿708例,其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318例,混合喂养266例,单纯人工喂养124例;于2,4,6,8,10和12个月测量其身高、体重,Kaup指数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①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1,P=0.023,人工喂养儿体质量最大。②3种喂养方式婴儿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363,P=0.208。③生后2,4月龄时人工喂养婴儿的偏瘦发生率和12月龄时肥胖发生率均高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P〈0.05。结论以母乳为主的喂养方法可以使婴儿体格均衡发育,单纯人工喂养增加4个月前的营养不良率,并可能潜在影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不同喂养方式对0~1岁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3种喂养方式对0~1岁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对比不同喂养方式超重及肥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我院定期健康体检0~1岁的婴儿,采用前瞻性调查.以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母乳和配方奶喂养)和人工喂养组;定期测量其体格生长指标.比较3组婴儿体格生长情况、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结果 男性婴儿身长和体质量1~3月均为母乳喂养组最大;从4月龄开始人工喂养有超过其余两组的趋势,体质量在10~12月龄时、身长在8~12月龄时大于母乳喂养组(P<0.05).女性婴儿体质量从2月龄开始人工喂养组最大,3~12月龄时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身长从3月龄开始人工喂养组最大,4~12月龄时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的总体发生率在前3个月为母乳喂养组最高,从4月龄开始以人工喂养组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的总体发生率除第2月以外,均是人工喂养组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喂养儿肥胖及超重总体发生率高于母乳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母乳喂养可能对预防肥胖的发生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101例随机抽样1990年出生婴儿采用WZR-EA型儿童保健电脑,分别在满月、6、12个月进行追踪监测.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前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均高于混合和人工喂养婴儿.且"四病"发病率较低,故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三种喂养方式都应以科学喂养为基础,如此才能发挥母乳喂养的优势,弥补混合和人工喂养的不足;低出生体重儿对其今后发育影响重大,应加强母亲孕期保健,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率,进行重点监测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45例0~6月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进行了生长情况及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的婴儿身长、体重均高于同期人工喂养的婴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贫血的发病率均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  相似文献   

19.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出生的正常体重儿,分母乳喂养组(124例)和人工喂养组(89例),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体重、身高、常见病患病次数的差异。结果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两个相同的时点,母乳喂养组婴儿的身高和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均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且出生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25.8%)低于人工喂养组(46.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母乳喂养是一种天然的喂养方式,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明显,是目前人工喂养无法取代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长沙市母乳喂养现状,1992年我们进行了长沙市0~12月龄婴儿母乳喂养调查,现将1624例婴儿喂养调查情况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采取以街道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询问婴儿生母,主要调查1991年5月1日~1992年5月1日内出生婴儿的喂养方式和影响母乳喂养的有关因素。母乳喂养分类: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部分母乳喂养:用母乳喂养,同时添加了其它乳类或代乳品。人工喂养:不用母乳喂养,完全喂哺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结果1喂养方式本次调查1624例,其中纯母乳喂养516人,占31.78%;部分母乳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