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借鉴美国药品短缺相关法规和指南,为我国处理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介绍美国药品短缺相关法规及指南。结果:相对完善的法律和指南体系能够有效处理药品短缺问题奠定基础。结论:应该通过完善药品短缺相关的法规体系、出台指导药品短缺工作系列指南、建立药品短缺信息沟通网络平台等方式在我国建立系统的药品短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国药品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依托经济学供需均衡理论和药品供应链理论,并结合相关课题访谈调研结果,探究药品短缺的深层次原因。结果:从经济学中利润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药品供应链系统中各环节和参与主体特点,将药品短缺原因分为成本性短缺、价格性短缺和数量性短缺三方面。结论:针对药品短缺原因提出保障药品合理价格,优化市场与政策环境,研发、生产与储备相结合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等应对药品短缺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翠莲  梅丹  李大魁 《中国药房》2009,(25):1933-1936
目的:为协助药品管理者应对药品短缺的挑战及合理使用短缺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借鉴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的《药品短缺管理指南》并结合我国实际及我院药品短缺的管理实践,探讨对我国具有可操作性的药品短缺管理策略。结果与结论:建议借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做法,通过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医疗必需药品的短缺问题,并在医疗机构建立应对药品短缺预案,从而减少药品短缺引发的临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捐赠药品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受赠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接受的捐赠药品与对灾区患者救治过程中的药品需求一致性不高。结论:国家应提供针对突发事件的捐赠药品管理的政策支持,如建立捐赠药品评价体系、给出药品捐赠指南和出台突发事件药品应急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捐赠药品管理应同时综合国家财务政策要求,院内接受、使用捐赠药品应多方协调,保障捐赠药品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34):4753-4758
目的:系统评价全球短缺药品监测制度,为我国开展短缺药品监测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以"药品(廉价药、基本药物、急救药品)短缺""短缺药品""药品供应不足""药品缺货"为中文关键词,"Drug shortage""Out-of-stock drug""Shortage of medicine""Stock out of medicine"为英文关键词,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7年4月3日发表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检索百度、谷歌等网站及各国家或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收集短缺药品监测制度相关文献,提取监测制度的基本信息、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审核方法、数据报告方法及反馈与改进措施等信息。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5篇文献,并检索了20个国家或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11个国家及欧盟建立了短缺药品监测制度;各国短缺药品上报主体各异,一般以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为主,上报方式以网络填报为主;数据审核以各国成立的短缺药品部门或小组为主;监测报告包括短缺药品和停产药品信息;各国针对短缺药品的解决措施包括寻找替代药品、鼓励企业生产、临时进口、寻找新的或其他的原料来源、加快短缺药品审批,预防措施包括制定短缺药品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指南、加大与非政府部门的合作等。我国短缺药品监测制度尚待完善。建议我国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平台及短缺药品分级干预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短缺药品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现状及药品短缺因素,为西藏地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西藏地区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保障措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调研方式向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员进行在线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对123家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员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76.42%。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存在药品供应及短缺问题,短缺品种累计达64种,其中4种属于国家短缺药品目录,34种为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目录中的品种,26种为本次调研覆盖范围的品种。药品短缺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原因(药品需求不稳定和原材料短缺)、生产或供应企业原因(生产线改造、企业储备不足或采购订单响应不及时)、药品自身原因(药品有效期过短)及西藏地区药品短缺还有一些特殊原因(路途原因及达不到起送量)等。结论 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存在药品供应及短缺问题,且短缺品种及短缺因素具有地域特点,应尽快建立西藏地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及应急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药品在医疗机构的短缺情况及原因,为优化集采规则和完善药品短缺供应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提取全国医药信息网短缺数据库2019年1月-2021年12月前5批集采药品的短缺信息,对短缺频次、短缺品种及短缺原因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前5批国家集采落地后中选品规药品及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频次均明显增加,且以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为主。中选企业药品部分品种在集采落地短期内短缺情况明显,多为临床常用药品。集采药品短缺的发生受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影响,短缺原因复杂多样,原料药短缺或垄断为主要因素。为保障国家集采药品的供应,建议科学评估企业断供风险,进一步优化集采规则,完善药品短缺报告制度,并关注集采重点药品供应情况;此外,医疗机构应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多种措施,灵活应对药品短缺的问题,以免贻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梦倩  冯国忠 《中国药事》2017,31(8):838-842
目的:对美国药品短缺应对机制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为我国药品短缺应对提供借鉴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美国处理药品短缺的具体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寻找我国可以采纳的优点。结果:美国的药品短缺应对机制相对完善,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且通过政策法规等文件明确规定了药品短缺的解决流程,能够有效地改善药品短缺问题。结论: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处理方式,明确药品短缺的具体概念,完善药品短缺管理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短缺信息监测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王胜鹏  朱炯  高志峰  吴卫中  姚蕾 《中国药事》2018,32(8):1034-1042
目的:分析我国重点短缺药品品种,探讨供应保障措施,为缓解药品短缺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国政府网站,收集整理短缺药品监测报告,从监测哨点角度、省级监测平台角度和短缺药品来源角度,总结归纳出我国重点短缺药品品种,分析其短缺原因,提出措施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短缺药品中,国产药品、化学药品占比较高,抗肿瘤药短缺问题突出,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内品种占比高。为做好短缺药品综合供应保障,应在落实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着力解决重点短缺药品、完善监测平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做好数据挖掘和信息公开,多举措保障药品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文献分析中国药品短缺问题的研究现状,探讨中国药品短缺原因及特点,为完善中国药品短缺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1989年—2021年6月中国药品短缺相关中文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以及药品短缺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400篇文献纳入研究,中国药品短缺的研究文献数量从2011年起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散,研究团队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关键词“药品供应链”“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以及“药品价格”方面是药品短缺领域的研究重点,“监测预警”是该领域新的研究趋势。结论 针对中国药品短缺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尚需提高。现有研究文献提示,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是引起中国药品短缺的主要环节,药品价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家基本药物在短缺药品中占比较高,这些问题需要关注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Journal of Neuroimmune Pharmacology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