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使用HAMD、MoCA、SAS和NIHSS四项量表综合评价脑卒中后72 h、1和2月发生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抗抑郁药物干预效果,为不同时段的PSD药物干预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入选脑卒中病例223例,于脑卒中后72 h予HAMD评分,≥8分者随机分为72 h对照组和72 h治疗组;余患者于脑卒中后1月再次予HAMD评分,评分≥8分者随机分为1月对照组、1月治疗组;余患者于脑卒中后2月再次予HAMD评分,评分≥8分者同前再随机分为2月对照组、2月治疗组;各组均予常规药物及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对以上各组病例于脑卒中后3个月随访,进行HAMD(24项版)量表、SAS量表、MoCA量表及NIHSS量表的评分。结果 (1)72 h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MoCa、SAS和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1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HAMD、SAS和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2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四项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72 h、1月和2月治疗组在第3个月随访时的MoCa、SAS、HAMD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脑卒中后不同时间出现PSD患者的抗抑郁干预效果有时间段差异,PSD出现时间越晚,抗抑郁治疗达到明显效果所需的时间越短;(2)脑卒中患者发生PSD后及早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仅可改善抑郁,对焦虑、认知和神经功能康复也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8例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连用1个月,观察心肌再梗、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情况及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肌再梗、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明显降低(P<0.05),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抗抑郁药物干预治疗改善心梗患者的近期预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予以口服抗抑郁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30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及心理疏导。2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对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HAMD和NFDS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指数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促进其躯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治疗偏头痛伴有抑郁和(或)焦虑患者的有效办法以及研究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是否比头痛发作时单用镇痛药物疗效更佳。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黛力新、非言(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成分是双氯芬酸钠)和硫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言、硫必利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头痛程度显著减轻,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或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评分(P0.05或P0.01)。结论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偏头痛患者,除对症治疗外,可以合并应用黛力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治疗偏头痛伴有抑郁和/或焦虑患者的有效方法以及研究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是否比头痛发作时单用镇痛药物疗效更佳。方法将88例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氟哌噻吨及美利曲辛合剂(黛立新) 非言(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成份是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40例,用散立痛治疗,并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对其抑郁和/或焦虑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的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第4周P<0.05,第8周P<0.01),头痛程度显著减轻(第4周P<0.05,第8周P<0.01),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第4,8周均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第4,8周均P<0.01)及HAMA(第4,8周均P<0.01)。结论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偏头痛患者,除对症治疗外,可以合并应用黛立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多元化的综合措施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05—2011-05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神经内科抗抑郁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元化的综合措施干预,2组患者于入院初以及2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需要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干预,这些措施对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康复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 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合并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跳绳、慢跑等有氧运动8 周,分别在干 预前及干预后第4、8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有氧运动, 两组在第8 周末HAMD、SDS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研究组更明显(P < 0.01)。在NOSIE-30 评分中 两组的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均较干预前增高,总消极因素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更明显 (P< 0.01)。结论 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抗抑郁治疗对伴有抑郁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的49例伴有抑郁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于抗抑郁药治疗,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及第四周末测定T细胞亚群和血浆IL-2、IL-6,并分别于第2周末及第4周末再次进行HAMD评定.结果 (1)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干预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中均无明显变化;(3)干预组治疗后血浆IL-2、IL-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两者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抗抑郁药既能有效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伴随的抑郁症状,又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抑郁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进行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进行PD分级量表(UPDRS)运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术前1个月的评价对照。结果术后15例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改善良好,停药后UPDRS运动评分下降显著(P<0.01)。术后HAMD17总分下降显著(P<0.01),抑郁障碍改善显进2例(HAMD17减分率≥50%),进步7例(HAMD17减分率≥25%)。术后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和体重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认知障碍因子分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NDBS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抑郁障碍症状,对焦虑/躯体化和阻滞等症状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巾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评定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46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54例.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92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nhel指数(MBI)、生活质量指数(QLI)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MD量表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量表评分和QH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安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12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安色林组和氟西汀组各64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米安色林组有效率92.2%,氟西汀组有效率8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末,米安色林组HAMD-17及HAMA评分分别为(16.25±2.397)分和(10.92±2.110)分,低于氟西汀组的(17.17±2.758)分和(12.02±2.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安色林组TESS评分为(4.80±3.80)分,氟西汀组为(5.20±3.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安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较氟西汀起效快,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症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88例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状态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观察百优解治疗2、4周时的疗效。结果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26.0%(132/507),其中多次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病率(46.9%)明显高于首次发病的患者(21.0%)(P<0.01)。病灶主要位于左半球的例数是右半球的2.95倍(65/22)。位于半球前部的例数是后部的1.90倍(57/30)。入组的88例,轻度抑郁68例(77.3%),中度抑郁14例(15.9%),重度抑郁6例(6.8%)。百优解结合心理治疗2周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4周时HAMD评分较2周时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多次卒中患者更加明显,病灶多位于左半球及半球的前部。积极抗抑郁治疗不但能使抑郁症状得到很大地改善,而且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西酞普兰合并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西酞普兰合并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西酞普兰合并认知疗法,对照组单独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2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4,8及12周后,研究组上述治疗时段的HAMD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研究组优于对照组(U=2.10,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SSR测定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加以比较。结果抑郁症组治疗前SSR测定的异常率为84.4%(38/45),而治疗后异常率为13.3%(6/45)。治疗前SSR测定波潜伏期及波幅值较治疗后及对照组分别延长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抑郁症组HAMD评定分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SSR波潜伏期与HAMD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波幅与HAMD分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测定可作为判定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11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心理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55例)给予马普替林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和神经递质水平、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5-HT、BDNF水平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产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旨在优化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方法选取397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有患者经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发病14天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根据SSA评分将患者分为有吞咽障碍组和无吞咽障碍组,比较两组抑郁症状检出率;根据HAMD-24评分将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抑郁组(总评分≥20分)和无抑郁组(总评分20分),发病6个月后完成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3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吞咽障碍者196例,无吞咽障碍者201例;有吞咽障碍组中检出有抑郁症状者84例(42.86%),无吞咽障碍组中检出有抑郁症状者29例(14.43%),有吞咽障碍组抑郁检出率高于无吞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抑郁检出率高于无吞咽障碍患者,无抑郁的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优于有抑郁的吞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患者抑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抑郁的发生率、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了解作者医院32例MS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而以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与其他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非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者各30名进行比较;同时分析MS患者年龄、性别、病程、EDSS评分与患者抑郁的相关性。结果MS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3.6%,明显高于各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呈正相关;MS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与抑郁无明显相关。结论MS患者抑郁发生率很高,应引起临床关注;抑郁的发生可能与其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及免疫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Z Z Liu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9,22(3):168-70, backcover
Thirty two case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hospitalized from November, 1984 to July, 1986 were investigated by interview,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Symptom Check List (SCL-90).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dialyzed patients was 56.3%, i.e. 18 patients with high total score of HAMD belonged to organic affective syndrome defined by DSM-III. Causes of developing depression during CAPD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Authors consider that depression should be viewed as interaction of genetic, psychosocial and neurobiologica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米氮平、多塞平对抑郁和焦虑共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97例既符合抑郁症又符合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2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14分,<30分)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多塞平组,研究全程4周,每周评分.结果 治疗第1、2、3周,尤其第2周米氮平组分数下降十分明显.研究结束,米氮平组和多塞平组有效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但后者不良反应例数、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米氮平组.结论 抑郁焦虑共病患者使用米氮平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与脑功能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脑功能及其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70例患者检查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患者抑郁状态,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伴抑郁PD患者29例,占41.4%以运动迟缓和肌强直为主;无抑郁41例,以震颤为主。伴抑郁EEG和BAEP异常10例(12/29,41.4%)和17例(17/29,58.6%),无抑郁PD患者为9例(8/41,19.5%)和14例(14/41,34.1%),2组比较,P<0.05;伴抑郁PD患者BEAM表现为双侧额叶、顶叶和中央区θ、δ相对功率显著增加(P<0.01);BAEP表现为主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延长。HAMD分值越高,EEG、BEAM和BAEP异常率越高。结论 PD患者抑郁的发生与脑功能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