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术后辅助中医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手术后辅助中医药治疗,采用Leeds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具有疗程短、疗效优良、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时,使用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使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并归为观察组;此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进行比较;入选患者均为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可见其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损伤患者使用保守治疗的Mazur评分较高,Ⅲ度损伤和Ⅳ度损伤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的Mazur评分较高,组间比较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运用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的疗效探究发现,两种方法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按照该次研究结果分析,不同损伤程度使用不同方法的效果有所差异,所以建议按照患者的骨折损伤情况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切口的手术方式,复位固定的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内踝、胫腓联合进行,观察疗效。结果对24例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可以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将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到正常解剖关系,使踝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1~64岁,中位数38岁;左侧13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1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5例。术中采用踝关节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内踝骨折,后外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依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94.23±4.35)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术后并发腓骨肌肌腱炎1例,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均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骨折可达解剖复位,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踝关节骨折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设定为手法组,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4例设定为对照组,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各组疗效评价、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手法整复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外固定治疗Ⅲ°、Ⅳ°旋后外旋型踝部骨58例。[结果]总有效率93.10%。[结论]手法整复治疗Ⅲ°、Ⅳ°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手术治疗的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手术采用腓骨后外侧切口,按外踝-后踝-内踝-下胫腓联合顺序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4例患者随访6~20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8%.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伴有三角韧带损伤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伴有三角韧带损伤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修复损伤的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Mazur评分系统的评分结果:优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1%。结论:修复三角韧带可以使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踝穴复位满意,并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2例旋后–内收型踝Ⅱ度关节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分为螺钉固定组和支撑钢板固定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踝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螺钉固定组患者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美国足踝整形协会(AOFAS)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评分均高于螺钉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可完全负重的时间为(11.25±1.24)周,少于螺钉固定组患者的(13.52±1.6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螺钉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撑钢板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疗效较好,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位内固定术与中医正骨治疗旋前外展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分别应用手术复位内固定与正骨治疗的旋前外展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前种疗法对应患者为对照组,后种方法对应患者为观察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和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中医正骨治疗旋前外展型Ⅲ度踝关节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的收治2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该次实验,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后外侧入路组、经腓骨入路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后外侧入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经腓骨入路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经腓骨入路,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周期短,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踝关节处于肢体远端,易引起骨折损伤。在踝关节损伤中,Lauge-Hanse根据足部所处的位置及外力作用方向和不同的创伤病理改变,将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旋后-外旋、旋前-外旋、旋前-外展、旋后-内收、垂直压缩型。国人以旋后-外旋型最多见,而此Ⅳ度损伤为不稳定性骨折。自1996年3月至2004年2月间,我院共收治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8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以治疗方式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用胫腓骨入路治疗,研究组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4.
在下肢所有关节中,踝关节损伤仅次于髋关节,其临床治疗方法一直为成为争论的焦点,尤其是旋前、旋后-外旋型Ⅳ度的踝关节损伤。本文通过分析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损伤80例中西医治疗疗效,把近年来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取得较好的近中期疗效,同时大大减少了治疗费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加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方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结果治疗后经3~36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按标准评定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其中优良23例,占71.88%,可7例,占21.87%,差2例,占6.25%,随访者均治愈。结论应用中医正骨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占踝关节损伤的40%~70%,其大部分患者均可采取保守治疗-闭合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制动。自2000年~2006年,应用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56例成人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保守疗法对比手术疗法运用到对旋后外旋式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旋后外旋式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并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手术治疗,试验组47例予以保守一类的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影像学评测优良率、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长、关节功能恢复时长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疗法对比傈守疗法运用到对旋后外旋式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治疗期间具备更加优良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5~71岁,中位数44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1~13 d,中位数8 d。外踝骨折采用常规锁定钢板固定,内踝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后踝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切口和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评定总体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150 min,中位数125 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中位数16个月。1例切口出现红肿、皮温稍高,给予抗生素、冰敷、抬高患肢等治疗后切口愈合;1例切口有淡黄色渗出液,拆除部分缝线、敞开部分切口、清创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3周,中位数15周。术后1年,本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90.70±4.75)分,优21例、良3例、可1例。均无皮肤坏死、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时,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治疗后踝骨折,骨折固定牢靠、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2~ 1998年共收治踝关节骨折脱位 10 7例 ,其中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7~ 68岁 ,平均 35 .6岁 ,就诊时间 :伤后 1h~ 68天 ,按照 Lange- Hanson分型 ,旋前外展型 度 6例 ,旋前外旋型 度 8例 , 度 5例 ,旋后外旋型 度 16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9例。均经手术治疗 ,术中除固定三踝骨折及修补三角韧带外常规用长螺丝钉或骨螺栓固定胫腓下关节 ,随访 6月~ 5年 ,优 2 7例 ,良 4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 92 .3%。讨论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 ,其中下胫腓关节分离占较大比例 ,本组为 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