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大肠手术前肠道准备的不同,探讨大肠手术前肠道准备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40例大肠一期切除吻合病例,其中12例行传统肠道准备,20例行全肠道灌洗,8例行部分传统肠道准备加结肠水疗。结果:全组无1例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术后吻合口瘘1例。结论:大肠手术各种术前肠道准备与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术中严格操作,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进行全肠道灌洗,用于结肠和直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法与目前常用的肠道准备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准备时间短、肠道清洁度高、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现介绍如下。一、病例资料本组病例67例,男62例,女5例。年龄4~56岁,平均年龄38.4岁。直肠手术35例,结肠手术27  相似文献   

3.
对174例施行结直肠手术者,分三组按三种不同方法做肠道清洁准备,Ⅰ组甘露醇法,Ⅱ组Colytely液全肠道清洗法,Ⅲ组便塞停法。结果证明:甘露酣法不宜做肠道准备的首选方法,G0lytely液全肠道清洗和便塞停法均为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手术前磷酸钠盐一日肠道准备法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u X  Mao YL  Sang XT  Yang ZY  Zhong SX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9):1327-1329
目的探讨结直肠术前1d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采用磷酸钠术前1d和硫酸镁术前3d肠道准备法;所有患者分别于肠道准备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部分离子水平,取粪做厌氧菌培养计数,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果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对患者的吻合口愈合及感染并发症均无明显影响,实验组患者对肠道准备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前后的腹泻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检验指标、肠道黏膜形态等没有明显差异;全部病例肠道准备后大便厌氧菌计数显著增加。结论磷酸钠术前1d准备法安全可靠,可替代传统的3d准备法;适当缩短肠道准备时间可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和术后菌群紊乱的发生,减轻肠屏障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管饲全肠内营养在大肠癌术前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肠癌病人术前管饲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其肠道清洁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12月收治的40例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术前予管饲全肠内营养7d;对照组行传统肠道准备。比较两组在血清蛋白、术中肠清洁度、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1d和术后7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住院天数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大肠癌病人术前应用管饲全肠内营养能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和肠道清洁,该方法可替代大肠癌术前传统的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6.
结肠深部灌洗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深部灌洗用于电子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病例,检查前肠道准备行结肠深部灌,工与传统的甘露醇进行比较,观察其肠道清洁效果。结果:结肠深部灌洗与口服甘露醇肠道清洁度及肠镜检查成功率无明显差异,而结肠深部灌洗用于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提高肠镜检查时患者的耐受性,结论:结肠深部灌洗是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作为结、直肠手术准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进行结、直肠开放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136例患者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63例,仅给予能全力行肠道准备,传统肠道准备组(对照组)73例,给予禁食、机械性灌肠及口报抗生素行肠道准备。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分布均衡。记录术中肠道内粪便存留情况,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感染(腹腔内感染及切口感染)EN组为5例(7.94%),对照组为8例(10.96%);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例(3.17%)和1例(1.3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3±6.5h,54.2±12.1h,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肠内营养具有与传统的肠道准备相当的疗效,且有操作简便,利于病人术后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口服清肠剂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丽 《护理学杂志》2004,19(16):52-53
将60例肠道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术前晚口服清肠剂进行肠道准备,观察两组肠道准备后的大便性状、病人全身反应等.结果两组肠道清洁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脱水4例(13.3%)、睡眠好者26例(8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口服清肠剂行肠道准备简便易行,效果好,可替代清洁灌肠做肠道手术术前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9.
两种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3 d肠道准备和1 d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经3 d肠道准备(50例)和经1 d肠道准备(50例)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2 h血浆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ET)水平,2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用酶学分光度法检测D-LAC浓度,分光度法检测DAO活性,基质偶氮显色鲎试验法检测ET浓度.结果 3 d肠道准备患者术前2 h血浆D-LAC浓度为(10.25±1.43) mg/L、DAO活性为(5.82±0.80) U/ml、ET浓度为(10.11±1.41) ng/L,1 d肠道准备患者术前2 h血浆D-LAC浓度为(10.19±1.35) mg/L、DAO活性为(5.80±0.81) U/ml、ET浓度为(9.82±1.35) ng/L,3 d肠道准备者和1 d肠道准备者相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肠道准备和1 d肠道准备的结直肠癌患者与腹股沟疝患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d 肠道准备和1 d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屏障功能均无明显损害,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可行1 d肠道准备,特殊患者仍可用3 d 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开塞露纳肛法与传统灌肠法在门诊肛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将在门诊行肛肠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从直肠的清洁效果、伦理学、所需时间、所花费用及并发症作比较。结果开塞露纳肛组与传统灌肠组在直肠的清洁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伦理学、所需时间、所花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却优于灌肠组。结论开塞露纳肛法用于门诊肛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前未口服抗生素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温州市肿瘤医院外科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60例大肠癌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术前未口服抗生素行肠道准备,其他治疗同传统方式。对照组30例,术前行传统肠道准备。2组手术前、后分别取粪便作肠道菌群分析、血细菌培养,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肠道菌群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病例术后肠道菌群却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大肠杆菌、肠球菌计数较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而双歧杆菌、乳杆菌、真杆菌计数则明显降低(P<0.05),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值倒置比治疗组更为明显(0.03±0.01对0.74±0.15,P<0.01)。所有病例术前血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治疗组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10.0%,对照组分别为20.0%、33.3%,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未口服抗生素可以避免肠道菌群失调、损害肠屏障功能而导致细菌易位,从而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素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46例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于术前3 d开始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素,并于术前1 d 15:00后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术前3 d行传统的半流质、流质、禁食补液方法,于术前1 d 15:00后口服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并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便排空时间,肠道清洁度及肠道准备后的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度及大便排空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准备后的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改进后的术前肠道准备法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术前3d口服瑞素做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然后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及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后电解质失衡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营养指标在肠道准备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均较肠道准备前降低(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痔患者术前使用结肠灌注与传统的清洁灌肠两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2例拟手术的痔患者按单、双序号分为两组,每组216例,单序号为结肠灌注方法行肠道准备为实验组,双序号患者为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行肠道准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有残留液例数及术后24h内排便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排便平均天数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结肠灌注较常规清洁灌肠法能明显减少术中直肠残留液及术后24h内排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EN组)26例,采用术前口服瑞素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传统方法组)26例,采用传统流食.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前(术前3 d晨)及肠道准备后(手术当天晨)的血淋巴细胞总数、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结果 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血淋巴细胞总数、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在肠道准备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血淋巴细胞总数、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肠道准备后下降明显(P<0.05).实验组肠道准备后血淋巴细胞总数、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行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与传统流食相比,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役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肠手术前用常规准备方法做肠道准备的术后感染率,国内报道为10~40%,死亡率1~7%。我们采用复方营养要素(以下简称要素)做肠道准备30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共30例病人,男18例,女工2例。  相似文献   

17.
磷酸钠灌肠剂用于肛肠外科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道准备是施行肛肠手术的前提条件,传统肠道准备方法很多,但多不尽人意。我院采用磷酸钠灌肠剂进行肛门直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并与传统的开塞露灌肠法进行比较,研究磷酸钠灌肠剂用于肛肠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2003年1~12月,将准备接受肛门直肠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磷酸钠灌肠剂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3~70岁。凡属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肛门闭锁和结肠造口术患者,以及患有充血性心脏病、肾功能损伤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患者不予纳入。两组患者排便习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探讨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安全性。回顾性选取11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能全素行术前肠道准备54例(实验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术前肠道准备5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道准备前与术后第1天患者的营养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前实验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手术前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肠道准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肠内营养作为肠道准备对老年大肠癌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肠道准备的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组术前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普通流质食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接近,均未发现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肠内营养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及术后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术前准备使用肠内营养安全可行,避免传统方法的缺点,且为手术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结肠吻合口近侧如积有粪便,不仅给手术增加困难,引起吻合口漏,而且容易污染腹腔和切口,导致感染。如没有肠梗阻,手术前按Hewitt法作全肠道灌洗,80%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肠道准备。如果有梗阻,就不能用此方法。另外,全肠道灌洗对体液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