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调节氧调节蛋白150(Oxygen Regulated Protein-150,ORP-15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O组)、SAP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5 mg/kg)、塞来昔布中剂量组(10 mg/kg)、塞来昔布高剂量组(20 mg/kg)。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术后3 h剖杀大鼠,分别测定各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转氨酶(ALT)值和肌酐(Cr)值,并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SAP组腹水量、AMY、ALT值、Cr值、胰腺病理评分值均较SO组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腹水量、AMY、胰腺病理评分值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而低剂量组上述指标较SAP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术后腹水量、AMY、胰腺病理评分较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肾功能的指标检测上,高剂量组较中剂量和低剂量组ALT值显著升高(P<0.05)。SO组ORP-150表达较低,SAP组表达较高,塞来昔布低剂量组几乎不表达,中剂量组表达最高,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表达下降。结论塞来昔布是通过调节ORP-150的表达改善SAP大鼠症状,并且以中剂量(10 m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90只,体重(271.59±11.13)g,雄性,常规适应性喂养1周,实验前12h禁食,自由饮水。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C);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清胰汤治疗组(QY);生长抑素治疗组(SZ);联合治疗组(LH);每组18只。并将各组随机分成6h、12h、24h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SAP模型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0.1ml/100g),假手术组胰胆管不穿刺、注药,仅翻动胰腺;生长抑素治疗组、清胰汤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即刻、5h、11h给予生长抑素(1μg/100g)背部皮下注射、清胰汤(1ml/100g)灌胃及两药联合治疗。动态观察记录各组及亚组(6h、12h、24h)Amy(淀粉酶测定速率法),并同步取胰腺组织观察其大体及光镜下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各时间点血清AMY值明显升高;胰腺病理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AP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组、清胰汤治疗组血清AMY值降低,AMY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病理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清胰汤治疗组、生长抑素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AMY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病理评分降低(P﹤0.01)。结论联合治疗组血清各指标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与单一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中药或西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探讨其血清水平与胰腺组织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牛磺胆酸钠(Na-Tc)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60只SPF级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胰腺炎6 h、12 h及24 h 5组。动态测定血淀粉酶、血清IL-18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结果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炎6 h、12 h、24 h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含量与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有高度相关(r>0.7)。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血清淀粉酶增高明显,与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相一致;IL-18在血清中含量与胰腺病理评分存在正相关。IL-18在SAP病理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相关胎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18只妊娠晚期SD妊娠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operation,SO)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组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SB)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建立妊娠大鼠的APILP模型,SB组妊娠大鼠在建立APIP模型前0.5h给予SB203580腹腔注射(10mg/Kg·BW)。SO组妊娠大鼠仅在开腹后翻动暴露胰腺。SO组和AP组大鼠在开腹前0.5h给予对应体积的SB203580溶剂,各组大鼠均在术后12h剖杀取材。测定妊娠大鼠血清淀粉酶(AMY)和TNF-α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胎鼠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鼠肾脏中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胎鼠肾脏中pp38MAPK和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O组比较,APILP组大鼠血清中AMY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肾脏的病理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肾脏中NF-κB的表达量和核转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38MAPK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ILP组比较,SB组大鼠血清中AMY和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肾脏的病理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肾脏中NF-κB表达量和核转位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肾脏中pp38MAPK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APILP相关胎鼠肾脏损伤的过程;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APILP相关胎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38MAPK的磷酸化,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及其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替代牛磺胆酸钠,所有大鼠均经胃造瘘口空肠置管,SAP组随机分为持续、间隙和未进行肠内营养三个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同样分为三个亚组(每组8只),48h后启动肠内营养;72h后再次麻醉大鼠,收集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肠道转运系数、血淀粉酶、器官细菌移位率、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胰腺病理评分、血浆D-乳酸等。结果(1)SAP后48h进行肠内营养并未加重胰腺炎,行肠内营养组与未行肠内营养组,在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二组间在肠道转运系数、脏器细菌移位率及血清TNF-α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二种方式,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P大鼠在早期经空肠行肠内营养是可行的,保持了肠道完整性、减少了脏器细菌移位率,但未改善预后;对SAP大鼠来说,持续和间隙二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对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影响及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变化。方法将SD大鼠分别进行高原低氧干预1、2、3和30 d,并设置对照组;4个高原低氧组由海拔5 m的西安地区途中耗时1d带到海拔2 700 m青海格尔木地区、途中耗时2 d带到海拔5 000 m唐古拉地区,途中耗时3d带到海拔4 500 m的西藏那曲地区,并饲养30 d。结果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急性高原低氧2 d组肺组织出现明显高原肺水肿,高原低氧30 d组HIF-1αmRNA条带积分吸光度值(0.874±0.075)明显高于对照组(0.225±0.026)(P<0.01),高原肺水肿现象则明显减轻。结论低氧习服后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升高,有利于减轻高原肺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急性肺损伤早期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PQ染毒组(42只).对照组大鼠予生理盐水1 ml,一次性灌胃;将质量分数为20%的PQ用生理盐水稀释,对染毒组大鼠一次性灌胃染毒1 ml(500 mg/kg),按灌胃后2、6、12、24、48、72及120 h分为7个亚组,每组6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肺组织HE染色、Mason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肺组织荧光染色观察肺组织变化及HIF1-a蛋白表达;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染毒72h组大鼠动脉血PaO2为(62.33±0.22) mm Hg,与对照组[(96.00±5.20) 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染毒后2h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间质的急性弥漫性损害,广泛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厚;染毒后12h肺间质水肿减轻,肺泡间距变窄;染毒后120 h,肺泡结构紊乱,较多量片状分布瘢痕条索,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外周炎症吸收.Masson染色可见,染毒后2h大鼠肺泡上皮出现明显胶原沉积;24、48 h蓝染的胶原纤维逐渐增加;染毒后120 h肺泡组织明显破坏,大片纤维结缔组织沉积.免疫荧光及Westem blot法均显示,染毒组大鼠染毒后2h肺组织中HIF1-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至12h达峰值,24、48 h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染毒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Q中毒大鼠肺组织早期即出现肺纤维化及HIF-1α蛋白的表达,HIF-1α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Gln组(n=36)、SAP组(n=36)和对照组(n=8).术后12、24和36 h处死.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和胰腺组织内Gln浓度变化,取大鼠胰腺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胰腺细胞凋亡指数.结果:SAP时,血浆和胰腺组织内Gln浓度明显下降,经肠道补充Gln能明显提高血浆和胰腺组织内Gln浓度.应用Gln治疗可使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上升,术后12 h,SAP组为(6.88±0.52)个/100细胞,Gln组为(13.07±0.62)个/100细胞,SAP组相比,其他时点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AP时,应用Gln具有促进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陈素调控HIF-1α/BNIP3通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模型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探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胆红素建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茵陈素组、BAY87-224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组、茵陈素+BAY87-2243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新生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用横木行走测试检测大鼠运动协调及整合能力,检测大鼠小脑神经元凋亡情况、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小脑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Bax)及自噬蛋白(Beclin-1、LC3B)、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蛋白(HIF-1α、BNIP3)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小脑神经元凋亡率及caspase-3、Bax、Beclin-1、LC3B、HIF-1α及BNIP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1.447、76.904、94.253、113.717、112.062、109.716、128.531,P<0.05)。两两比较显示,模型组大鼠小脑神经元凋亡率及caspase-3、Bax、Beclin-1、LC3B、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茵陈素组大鼠小脑神经元凋亡率及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模型组、茵陈素+BAY87-2243组,Beclin-1、LC3B、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高于模型组、茵陈素+BAY87-2243组;BAY87-2243组小脑神经元凋亡率及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模型组、茵陈素+BAY87-2243组,大鼠Beclin-1、LC3B、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模型组、茵陈素+BAY87-2243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素可激活HIF-1α/BNIP3通路,促进自噬作用,抑制胆红素诱导的新生大鼠小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道微皱褶细胞(M细胞)变化的影响,为大黄附子汤临床防治SAP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选取40只健康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黄附子汤对照组、SAP组、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其中SAP组和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分别以3.5 g/kg剂量腹腔注射20% L-精氨酸,空白对照组和大黄附子汤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于造模后12、24、36 h,空白对照组和SAP组给予等渗盐水0.2 mL,大黄附子汤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大黄附子汤0.2 mL灌肠,均于造模完成48 h后处死取材,使用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含量,取回肠及胰腺组织行HE染色、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细胞特异性蛋白GP2并评分。 结果(1)一般情况:对照组腹腔注射后小鼠一般情况好,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进水,四肢活动自如,行动未受影响;SAP组小鼠腹腔注射后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呼吸急促,拱背收腹,饮水减少。(2)SAP组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SAP组进行对比,大黄附子汤治疗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3)HE染色:SAP组胰腺及回肠组织坏死严重,可见大量白细胞浸润。大黄附子汤治疗组胰腺及回肠组织轻度坏死,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浸润。(4)免疫组化染色:SAP组与对照组相比GP2表达降低(P<0.05);相较于SAP组,大黄附子汤治疗组GP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 结论大黄附子汤治疗可改善作为肠道免疫应答起始的M细胞数量与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应答,减轻肠免疫屏障损伤,减少内毒素入血,改善SAP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对大鼠血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和血浆中活性氧(ROS)含量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拔2262 km)和高原组(海拔4300km),每组25只.喂养30 d后,测定血清HIF-1α和血浆ROS水平,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原组大鼠血清中HIF-1α含量明显增高,血浆中ROS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部分轻度脱粒现象.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可能通过调节ROS、HIF-1α水平保护细胞,促进低氧适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 时腺泡细胞凋亡与Bcl-2 表达的关系.方法:SD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 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B 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C 组).采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法建立急性水肿性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检测造模后12 h 各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腹水情况、胰腺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与评分、腺泡细胞凋亡指数(AI)、Bcl-2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⑴ C 组血清淀粉酶活性、腹水量、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显著高于B 组(P〈0.05),Bcl-2 阳性率、腺泡细胞AI 显著低于B 组(P〈0.05).⑵ B、C 组中腺泡细胞AI 与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AP 时腺泡细胞的凋亡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Bcl-2 参与了腺泡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宁高原缺氧环境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产科分娩的85例ICP患者(ICP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分娩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胎盘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结果:ICP组患者的胎盘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胎盘绒毛间隙狭窄、合体细胞结节增加、面积增大,与对照组胎盘组织比较,ICP组HE染色的阳性表达率50.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P<0.05)。ICP组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IOD值(9.146±2.752)、HIF-1αmRNA定量分析(1.621±0.2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82±1.894)、(1.347±0.162),P<0.05。ICP组的新生儿体重(3 268.8±127.5)g、5 min Apgar评分(9.45±0.28)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论:ICP患者的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可能与妊娠不良结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胰岛细胞凋亡与胰腺组织多种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16只,诱发糖尿病模型,分为2组.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各8只,各组凋亡检测为6只.统计分析各组大鼠血糖、C反应蛋白、多种细胞因子、以及胰腺组织多种细胞因子mRNA定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分离胰岛细胞,进一步做细胞凋亡的半定量分析.Person 相关性分析胰岛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组胰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和mRNA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2±9.95)% vs (8.45±2.01)%,P<0.05].糖尿病组胰腺组织TNF-α蛋白表达和mRNA含量与胰岛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45,P=0.02;r=0.44,P=0.00).结论 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胰腺组织TNF-α可能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早期影响病情预后转归的临床因素.方法 入选AP患者286例,根据CT分级评分系统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192例(MAP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94例(SAP组),分析年龄、性别、病因及发病48 h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电解质、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AMY)变化与胰腺CT分级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PaO2、Ca2+、FBG、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AMY、K+、Na+、C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除暴饮暴食外,胆源、高脂血症、其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CRP、FBG、Ca2+、PaO2对AP病情早期预测、指导临床治疗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早期静脉应用鱼油脂肪乳剂(FO)对实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n=6)、鱼油治疗组(FOG,n=18)、大豆油(SOG,n=18)组和等渗盐水组(NSG,n=18)。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120 min后,对FOG组、SOG组和NSG组进行相应干预。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S)、ALT、AST、尿素氮(BUN)、肌苷(Cr)、IL-1β和IL-10的水平,测定胰腺组织NF-κB的活性,胰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并比较各检测指标在不同组的差异。结果:①SAP大鼠血清AMS明显升高(正常值3倍以上),胰腺病理评分增高(2分及以上);FOG组6 h血清AMS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FOG组2、6 h平均病理评分低于SOG组和NSG组(P0.01)。②与NG组比,SAP大鼠血清ALT、AST、BUN、Cr值明显升高(P0.01);FOG组血清ALT、BUN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③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明显活化,FOG组胰腺组织活化NF-κB的A值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结论:①FO能降低SAP大鼠IL-1β的表达,增加IL-10的表达,有助于减轻SAP的过度炎症反应。②FO可能通过调节NF-κB的活性,影响IL-1β和IL-10的表达。③早期静脉应用FO能有效地减轻SAP的胰腺损伤,改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24只,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每组各8只,雌雄各50%,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后6h和12h分别于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12h七叶皂苷钠组病理评分分别为(6.40±1.20)、(9.90±2.10)分,与模型组的(8.80±1.70)、(15.50±2.00)分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阳性细胞IOD值分别为38.00±6.17、47.93±9.65,均低于模型组的49.93±10.66、61.2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胰腺组织NF-κB的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对SAP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大鼠血ET、NO、ET/NO和TXA2、PGI2、TXA2/PGI2的变化,探讨生长抑素、清胰汤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90只,体重(271.59±11.13)g,雄性,常规适应性喂养1周,实验前12h禁食,自由饮水.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C);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清胰汤治疗组(QY);生长抑素治疗组(SZ);联合治疗组(LH);每组18只.并将各组随机分成6h、12 h、24h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SAP模型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假手术组胰胆管不穿刺、注药,仅翻动胰腺;生长抑素治疗组、清胰汤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即刻、5h、11h给予生长抑素(1μg/100 g)背部皮下注射、清胰汤(1 ml/100 g)灌胃及两药联合治疗.动态观察记录各组及亚组(6h、12h、24 h) Amy(淀粉酶测定速率法)、NO(硝酸还原酶法)、ET(放射免疫测定法)、TXA2(放射免疫测定法)、PGI2(放射免疫测定法)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各时间点血清AMY、NO、ET、TXB2值明显升高;ET/NO、TXB2/6-Keto-PGF1a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AP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组、清胰汤治疗组血清AMY、NO、ET、TXB2、6-Keto-PGF1a值降低,AMY、ET、TXB2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T/NO、TXB2/6-Keto-PGF1a比值降低;与清胰汤治疗组、生长抑素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AMY、ET、TXB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T/NO、TXB2/6-Keto-PGF1a比值降低趋于平衡(P<0.05).结论 SAP时,NO、ET、TXB2、6-Keto-PGF1a参与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说明NO、ET、TXB2、6-Keto-PGF1a是微循环变化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缺氧肺损伤的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加入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制作细胞缺氧模型,将小分子干扰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small interference RNA,HIF-1αsi RNA)有效的转染至细胞内,检测常氧、缺氧4、24 h、小分子干扰后缺氧4、24 h后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同时应用荧光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非转染以及转染组不同缺氧时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常氧下HIF-1αmRNA表达水平较低,随缺氧时间增加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HIF-1αsiRNA可有效沉默HIF-1α,下调率为56%、57%(P<0.01)。细胞凋亡率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48 h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现象;通过HIF-1αsi RNA预处理细胞后,可降低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率(P<0.05)。【结论】缺氧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随缺氧时间增加凋亡增加,HIF-1α在缺氧诱导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IF-1αsiRNA可以减少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卡  糜漫天  余小平 《营养学报》2006,28(4):296-299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光化学损伤后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护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牛磺酸组(taurine,Tau),分别喂饲标准饲料或添加4%Tau饲料15d后接受3000±200lx持续0、1、3、6、9、12、24h光照,用TUNEL法检测感光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免疫印迹法测定caspase-1和核内p65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IκBamRNA。结果:光照9h后Tau组出现凋亡细胞,且多个时相点该组AI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短期光照(3h/6h)诱导p65核转位,Tau组核内p65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长时程光照后(12h/24h)对照组核内p65显著降低,Tau组仍有较高表达;光照1h后对照组IκBamRNA迅速升高,而Tau组在光照3、6h后升高较显著。视网膜caspase-1蛋白随光照时间延长表达增高,Tau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时相点(P<0.05)。结论:牛磺酸抑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感光细胞凋亡,可能与其维持NFκB激活状态进而下调caspase-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