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控制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促进策略。方法 对本街道部分居委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高血压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筛查,并通过制定政策、改善环境、传播防治信息及技能等健康促进手段.改变居民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防治高血压、脑卒中的意识。结果 本组资料中,40岁以上居民共6230名,其中患有高血压1441例,占23.13%;冠心病280例,占4.49%;糖尿病323例.占5.18%;肥胖176例.,i2.83%;高血脂135例,占2.17%;通过定期测量血压、限烟、戒烟或限酒、规律的运动、限量膳食脂肪、限盐以及控制体重等系列的干预措施,证实这些措施在高血压、脑卒中的防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 控制高血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行慢性病综合管理措施,是社区中老年高血雎、脑卒中的防治关键。  相似文献   

2.
山东章丘农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一些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遗传、超重、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重点对血压的控制,能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为了解山东章丘农村人群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水平,为山东地区的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提供依据,于2002年在山东章丘进行了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最有效措施。为了探讨社区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管理模式,2002~2004年我们在宝山区的农村和城镇各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监测及管理模式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对象宝山区为城乡一体化地区,为了使社区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监测及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代表性,选择了祁连地区的6个农村村委和淞南镇的2个居委作为研究社区;对35岁以上人群血压普查检出的1 294名确诊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社区…  相似文献   

4.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对“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干预试验研究”的资料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在北京等六城市城区选择2个不相邻、框架人口约为1万的自然人群,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社区,从两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选取2700名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队列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基线调查)和体格检查,筛查高危对象。3年后对参加过基线调查者随访。在干预队列,对基线调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大众健康教育。对照社区则顺其原有医疗条件,不予干预。结果:3年后,无论是干预队列还是对照队列,高血压患病率均有所增加,但以对照队列中年人增加最突出。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干预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年中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减少了29%(HR=0.71,95%CI:0.58~0.87),死亡减少了40%(HR=0.60,95%CI:0.42~0.86)。干预可以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组最为显著,其次是复合高血压。与此同时,干预队列全死因死亡率与对照队列相比降低了11%(HR=0.89,95%CI:0.78~0.99)。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明显减少人群全死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农村高血压病现状,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使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健康体检,对老年农民群众生活方式问卷及对住院农村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出喜油腻、大味道、少运动等现象,农村群众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农民的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是造成农村高血压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防治农村老年高血压,要全社会多方重视,对农民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并做好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以及复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尝试在农村地区开展原发性高血压综合防治,探讨适合本地区农村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模式。方法:宁夏部分农村地区整群抽取了14个村队,3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300人。开展社区前后对照实验,干预措施防治网络的建立、高血压病人的筛检、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培训乡村卫生工作者、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社区30岁以上人群免费测量血压,对服药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村卫生室集中管理等。评价干预一年后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防治一年前后研究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三率分别为(15.2%、13.3%、0.6%)和(55.4%、51.6%、30.6%)。结论;在农村地区利用三级医疗网开展健康教育结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人群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际上称之为人类的无声杀手。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为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其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而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有效干预和控制措施,于2007年8—11月对广州市桥南街进行社区慢病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山东省8个县40个村的25周岁以上188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为14.8%,其中男性控制率13.7%,女性控制率15.7%。35、45、55、65周岁以上年龄组控制率分别为19.6%、18.4%、14.5%、1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病程长、肥胖和有家族史是高血压控制的不利影响因素。结论:开展社区综合防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水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因素之一。农村高血压患者与城市患者相比,在文化水平、生活条件、医疗保障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许多差距,他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及防治措施的了解仍较欠缺。2005年9月-2006年7月某镇13个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档案时,确诊650例高血压患者,2年后有490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未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这650例患者血压控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社区健康宣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索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积极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4家社区医院脑卒中报病新发病例,按年龄、性别和相同里委配对要求1:1选取对照,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卒中组,高血压史、性格急躁、饮酒三项危险因素进入了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其OR分别为122.45、37.81和11.63;缺血性卒中组,高血压史、常吃咸食、经常性紧张、性格急躁四项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其OR值分别为7.49、4.61、3.08和2.06。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保护良好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年知识分子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王英,刘玉飞,李纪荛,杨二旺,林莲芬,李静,李素兰中年知识分子是高血压的易患年龄段,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对包头钢铁公司中年知识分子中新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1:1病例对照研究。1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2015年1—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施湾社区内选择2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性别、年龄配对200名未患有脑卒中的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脑卒中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盐饮食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47,95%CI为1.098~2.777;OR=1.827,95%CI为1.072~2.546;OR=1.935,95%CI为1.066~2.584;OR=1.526,95%CI为1.177~1.943)。结论脑卒中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高盐饮食有关,今后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干预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黄烁精  陈华  陈令军  李天炼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07-3508,3511
[目的]摸清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饮酒、高血压、糖尿病、HDL、LDL等因素。[结论]针对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早期社区预防、宣传教育、心理辅导、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等措施,为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治疗及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以社区为基础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现患人群进行5年的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探讨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选择嘉兴、丽水、绍兴三地区分别代表农村、城镇社区、城市,每个地区均设有干预区和对照区。在干预区内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对患病人群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1)提高了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44.65%)和血压控制率(11.78%);(2)多种高血压危险因素得到进一步控制;(3)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2.69mmHg.舒张压下降了3.22mmHg;(4)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降低。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对减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仅有效,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庆市26岁以上社区居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制定其定量评价模型,为预测个体发病危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2的比例抽取脑卒中患者1034例、对照组2 06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各危险因素的OR值,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化成危险分数,最后根据个体情况得到组合危险分数,从而预测该个体脑卒中的发病危险。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嗜咸食、不锻炼、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和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其中危险分数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高血压(5.728)、冠心病(5.404)、脑卒中家族史(4.599)。女性主要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不包括不锻炼和冠心病,增加了饮酒和超重,其中危险因素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高血压(5.270)、脑卒中家族史(4.866)、高脂血症(4.346)。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个人病史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和控制,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而根据危险因素建立的危险分数评估模型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农村35周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探索适合金坛市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人群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率、血压控制率水平。结果:高血压正常值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限盐、规律服药的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35周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为辅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金坛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晶 《医疗装备》2014,(10):59-61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江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45例,正常对照组281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肥胖、高盐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HP感染、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均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低高低密度脂蛋白、冠心病、肥胖、高盐饮食、高尿酸血症、吸烟。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危险因素疾病,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明确本地区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可以为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柳巍  聂绍发  魏晟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342-1343
目的 研究社区干预对农村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及患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省农村2个乡作为干预区和对照区,对干预区居民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通过比较干预区和对照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患病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区居民对吸烟、酗酒、高盐及高胆固醇可致高血压的知晓率分别为27.72%,61.74%,80.38%及31.23%,而对照区居民相应的知晓率分别为0.37%,39.58%,34.86%及32.01%,干预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区;对高血压控制措施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干预区居民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8.26%。59.28%。20.96%。对照区居民则分别为42.31%,31.54%,6.15%,干预区高于对照区;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规范服药率干预区略高于对照区(P=0.57),非药物治疗率干预区高于对照区(P〈0.01)。结论 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导,降低危险因素流行水平的社会干预措施是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方法,应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现代化、人口老龄化和牛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和绝对人数急剧增加。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层次的科学指导,以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人称“无声杀手”。近十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至少有1.1亿人患高血压,平均每3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已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由于病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对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加强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尽快改善高血压控制状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