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宣萍  陈安强  侯丽 《贵州医药》2007,31(11):1049-1049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主要用于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技术,为许多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开辟了新途径.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穿刺造影成功率高等优点,且可以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1].现将36例经股动脉全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诊断治疗脑血管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目前,股动脉途径仍然是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主要途径,但在少数情况下,经股动脉穿刺造影操作难度大、风险高,甚至不能完成。而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旨在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神经内外科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脑血管造影诊断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则可造成破裂出血或动静脉栓塞等严重不良后果。为此,笔者将2008年06月—2013年03月收治的16例PSA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4978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3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导管注入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双侧动脉血管,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结果 36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子宫动脉血供丰富,血管分支增多并明显迂曲,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血供完全阻断,10个月内随访超声显示肌瘤明显缩小。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减影后没有重叠结构干扰,从而获得清晰的仅有充盈造影剂的血管图象,同时也具有实时采集和显示功能.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内外血管畸形、狭窄、闭塞及动脉瘤情况,利用股动脉穿刺进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现将我科2010年1~12月行DSA检查的30例影像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动脉穿刺插管术操作方便、安全、损伤小 ,在选择性血管造影及各种经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广泛应用 ,但有相关的常见并发症。我们对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 ,回顾性总结、讨论如下。材料和方法 我院 186 5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术中 ,有 5例并发周围神经损伤病例 ,其中男性 2例、女性 3例。年龄最小 51岁 ,最大 72岁 ,平均年龄 59岁。均行右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插管术 ,其中选择性血管造影 1例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 4例。神经损伤症状出现时间 :术后 1天 4例 ,术…  相似文献   

8.
卢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42-2843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如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全面的护理.是此手术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润  安丽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38-3739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如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全面的护理,是此手术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8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41例)和股动脉组(44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DSA造影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病变分布以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对42例60岁以上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DSA造影术,并根据DSA造影的结果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和部位,以及老年患者进行全脑血管DSA造影术的常见风险和避免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完成,结果显示:在28例出血性老年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破裂18例,动静脉畸形6例,烟雾病4例;在14例缺血性老年患者中,共发现颈部血管狭窄8处,前循环血管狭窄5处,后循环血管狭窄3处,未破裂动脉瘤1处。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脑血管痉挛,术后使用尼莫地平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动静脉瘘,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均经过加压包扎、间断性按压后消失,1例出现导管扭曲打结,后经手法解旋后更换导管完成手术。在造影过程中,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继发性脑梗塞、动脉夹层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DSA造影术作为一项诊断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应用在老年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部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止血的最佳位置.方法 经股动脉入路,对23例鼻部大出血患者进行双侧或单侧颈外动脉造影,采用颌上动脉、颞浅动脉起始点进行造影及应用弹簧钢圈作栓塞剂进行栓塞止血.结果 23例经造影诊断明确,且靶血管显示清晰情况下进行血管栓塞,栓塞效果十分肯定,栓塞术后再出血只有1例.结论 应用弹簧钢圈作较高位栓塞是更为安全及止血效果更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V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行64排VCT脑血管造影检查。均采用VR、MIP、CPR、V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79例中,正常19例,异常60例,其中动脉瘤11例,动静脉畸形5例,脑动脉狭窄和闭塞19例,多发动脉硬化21例,血管发育异常4例。结论64排VCT脑血管造影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一了种更为安全及定位、定性准确的检查手段,可能能取代或部分取代数字血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DSA与MR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7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MRA检查后,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将DSA结果分类,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以缺血性脑血管改变最为常见,其次为颅内动脉瘤,对脑血管狭窄MRA误诊率较高。结论DSA仍为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优于头颅MRA。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应用数字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全脑血管造影,可确定动脉瘤及其部位、脑血管梗死的病因及程度判定以及脑血管是否畸形等,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2001年~2004年,我院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在DSA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16例,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患者数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发疾病,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治日益得到重视,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入住我科行脑血管造影的30例患者,现就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诊断治疗脑血管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但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在穿刺部位易出现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而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少等优点,一般门诊就可进行,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穿刺已广泛开展,经桡动脉途经全脑血管造影在国内部分医院也已逐步开展,回顾我院30例患者经皮桡动脉穿刺全脑造影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71岁,平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特征.方法对2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发生的常见部位以及脑血管造影特征.结果颅内巨大动脉瘤一般瘤颈较宽,瘤腔内容易血栓形成.其占位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脑血管造影对显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部位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脑血管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倩玉  卢成志 《天津医药》2011,39(3):278-279
摘要 目的 观察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脑血管病例的临床特点、血管造影影像特点、治疗和随访情况,探讨介入治疗的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住院的大动脉炎患者,因临床上怀疑有脑血管受累,经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病变狭窄大于50%的病例,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大动脉炎累及脑血管经造影证实共6例,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19~54(36.5±13.5)岁,均有头晕、黑蒙等症状和外周动脉病变的证据,血管造影表现为双侧多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3例4处脑血管病变行支架治疗,术后症状缓解。随访12.7±5.7个月,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但无明显症状。结论 大动脉炎累及脑血管多为多支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0.
快速的心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是从双侧同时静脉内注入造影剂,使之在器官内显示浓密影象,随即被使用于腹主动脉造影、周围血管造影及大脑血管造影。作者住两年的时间内对500例患者进行了双侧同时性地静脉性造影,其中87例已用于诊断心血管疾患,本文对该组病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