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面偏侧萎缩症(facial hemiatrophy)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进行性发展的偏侧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慢性进行性组织萎缩,如范围扩大可累及躯干和肢体,又称进行性半侧萎缩症(prograss Ive hemiatrophy)~([1])。下面是1例特殊的偏侧萎缩症患者。1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学生。自周岁时无意中被家长发现两侧臀部发育不对称,右侧臀部较左侧瘦小,其他部位无异常发现,因两侧差异不明显且易被衣物遮盖,成长过程中无头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区域功能的不平衡。方法 对 2 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及两年缓解期后 ,采用视觉图像辨认作业引出Fz、Cz、Pz、Oz、T3 、T4 点P3 0 0 ,并与 2 4名正常人对比P3 波幅值。结果 病例组发病期与缓解期六个采样点 (Oz 例外 )均有P3 波幅下降 ;两颞侧相比 ,仅发病期存在P3 波幅左 <右的偏侧性 ,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存在普遍稳定的认知电位异常。左右采样点的异常不对称性可能是功能性的 ,决定于受检时的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3.
脑腔隙梗塞性偏侧不自主运动:32例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腔隙梗塞性偏侧不目主运动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将报告我科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32例脑梗塞病人中遴选的32例腔隙梗塞在偏侧不自主运动的临床与CT科,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0—2010年住院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16例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hemichrea),是出现在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中的一组症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是由对侧基底节病变引起〔1〕,现将观察到的19例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偏侧舞蹈症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1例,年龄50~72岁,平均65·1岁。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既往史:10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糖尿病史,无舞蹈病史及遗传病史。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突然起病,意识清楚,12例一侧肢体偏瘫,病变对侧肢体舞蹈样动作,5例无肢体偏瘫,2例为同侧上肢不自主舞动,对侧轻偏瘫。19例患肢肌…  相似文献   

6.
1 病例 女性.70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1月”于2012年8月28日以“脑梗死”收入本院。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致偏侧舞蹈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塞致偏侧舞蹈症8例临床分析朱瑞云,李洛,武素真脑梗塞多出现肢体瘫痪症状,但有极少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我们收治8例脑梗塞致偏侧肢体出现不自主,无目的,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45~7...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多表现为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而表现为偏侧舞蹈症者较少,现将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10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急性脑卒中出现运动紊乱并不多见,占急性卒中的1%。血管性偏侧舞蹈症是出现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一组症状,其发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是由对侧基底节损伤引起。我们通过对1998~2002年我科收治的5例以偏侧舞蹈动作起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急性脑血管病不仅可以引起对侧的偏侧舞蹈症,而且可以引起同侧偏侧舞蹈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脑半球卒中眼球反病灶侧偏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卒中眼球反应病灶侧偏视这一体征发生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了100例伴有眼球同向偏视的急性幕上脑卒中病例,对其中表现为反病灶侧偏视的6例,临床资料进行报道分析。结果 6例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一侧半球大面积出血或梗死。入院时均有眼球向病灶侧同向偏视的体征。当病情加重,出现脑干功能受累诸征象时,偏视指出病灶半球对侧。4例死于枕大孔疝,1例病情恶化自动院,1例好转出院。结论 本组现情恶化是由于继发中央性脑疝形式。眼球反病灶侧偏视是其相关体征。脑干功能家骡是产生该眼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偏侧萎缩症(hemiatrophy)是一种罕见病,主要表现为进展性的面肌偏侧萎缩,可累及同侧或对侧肢体,而单纯一侧肢体的偏侧萎缩症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现报道1例,并就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面偏侧萎缩症甚少见 ,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 女 ,36岁。以右眼视力下降、眼球内陷 12年 ,左眼疼痛伴视物不清 9个月 ,加重 2周于 1999年 8月 2 0日入院。患者 12年前无诱因出现右眼结膜充血、疼痛伴有视力下降 ,此后逐渐出现右眼球内陷 ,眼裂增大 ,伴复视 ,右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消失。 10年前出现右面部近中线处皮肤色素沉着 ,右鼻翼开始萎缩 ,右侧额顶部毛发脱落 ,病变部位皮下组织、脂肪、软骨萎缩。病情缓慢进展。 9个月前出现左眼疼痛 ,伴视物不清 ,近 2周加重。查体 :右面部近中线处皮肤色素沉着 ,右侧额顶部…  相似文献   

13.
面偏侧萎缩症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偏侧萎缩症 (FacialHemiatrophy ,FH)是一种少见原因不明的面部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 ,临床报道较少 ,现将本科收治的 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46岁 ,因反复右侧面部酸胀感伴进行性萎缩 8年入院。 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针刺样阵发性疼痛 ,继而面部发麻、发木、蚁走感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 ,多在 10分钟左右 ,每次发作与体位、头颈部关系不明确 ,自觉右侧面部松弛萎缩 ,进行性加重。曾到多处诊治 ,效果不佳。既往6~ 10岁间曾出现腿乏力 ,间歇性跛行。否认外伤手术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及家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认识.方法 复习并总结15例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主要临床特征、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头颅核磁共振及CT.结果 偏侧舞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临床特点为:(1)均以发作性粗大的肢体舞蹈样运动为特征,发作突然,缓解迅速;(2)多见中老年人;(3)分别存在一种或几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4)部分患者患肢对侧颈内动脉狭窄;(5)头颅CT检查多数正常;(6)给予抗血小板聚积、改善微循环,对症给予安定、氟哌啶醇等治疗,疗效好;(7)多数预后好,无复发.结论 中老年患者出现发作性偏侧舞蹈,应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积极完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抗血小板聚积、改善微循环等治疗,防止形成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偏侧舞蹈症的病因、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9例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偏侧舞蹈病例均为老年人,其中基底节腔隙性梗死7例,丘脑小量出血1例,颞顶叶大面积梗死1例为同侧舞蹈。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偏侧舞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为对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治疗及预后好。大脑半球广泛病变可引起同侧舞蹈,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偏侧舞蹈症是一组较为少见的锥体外系症状,通常由对侧基底节,尤其是丘脑底核、尾状核和壳核,或其联系纤维的病变所致。脑梗死为最常见的原因,而非酮症性高血糖导致的偏侧舞蹈症,且MRI表现为纹状体T1WI高信号者在临床上少见。我们10余年来共收治12例,现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及演变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58~78岁,平均(68.17±6.21)岁。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参考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12例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其中3例既往无明确的糖尿病史,9例有糖尿病史,病…  相似文献   

1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罕见之病,以中老年多见,常合并脑血管疾病[1]。而致偏侧舞蹈症者甚为少见。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66岁,农民。以左侧肢体不自主舞动月余为主诉,于1992年6月收住院。1月前左侧口角抽动,继出现左侧上下肢不自主乱动,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当地卫生院诊为“脑血栓”,应用低分子右旋精研及维脑路通静脉点滴,效果不著转我院。有高血压病5年。查体:神志清晰,面红紫,血压24/16KPa,心肺正常。肝助下3cm,脾锁骨中线助下2cm。神经系统检查:吐字欠清,左侧口角抽动,左侧上下肢…  相似文献   

18.
偏侧舞蹈症1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75~2001年本科住院16例继发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发现,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6岁。主要病因为脑梗死(11例),其他病因为糖尿病(3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风湿热(1例)。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偏侧舞蹈症,仅2例表现为偏身投掷症。所有患者在睡眠中均  相似文献   

19.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PFH)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面部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颅内病变者甚少。有关其颅内MRI表现报道更少,现报道2例如下。1病例1.1例1女,33岁。25岁起逐渐出现右前额眉弓上中线旁条状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右额秃发。31岁起出现发...  相似文献   

20.
痫样放电的偏侧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大脑两半球痫样放电有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396例患者的脑电图记录。结果452例脑电图显示有痫样放电,212例局限于左半球,155例局限于右半球,两者有显著差异;痫样放电部位以颞叶多见,其中颞叶内侧痫样放电128例。结论:痫样放电左右球多见,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存在发生学上的生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