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皂荚外用取嚏法治疗食管异物为余家传效验方。数年来笔者采用本方法验证因猪、鸡、鸭、鱼骨鲠于食管上口处病例,其功甚捷。现介绍于下: 处方与制法:大皂荚30g炒热后捣碎研为细末,装磁罐内密封备用。用法与禁忌:每次约取皂荚粉末0.3g直接吹入鼻孔取嚏,见效即止。孕妇及有肺胃出血倾向者忌用。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一生创良方众多,对切合病机者,经适当化裁,往往效如桴鼓。皂荚丸列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卷》,功能祛顽痰、肃肺气,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前贤王旭高师其立意,改皂荚丸剂型为平和简便之方,食皂荚汁浸透晒干之大枣,配汤药互为裨益。经方大家曹颖甫遵仲景护胃之旨,或取枣膏汤或取易得之物红糖,冲水送服皂荚;又或以黑枣包煎皂荚,以疗痰浊壅肺。当代医家结合临床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将皂荚丸广泛地应用到肺系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笔者据仲景皂荚丸立意,回观古今医家应用皂荚丸之心得,加之自身临床经验,深感皂荚丸之著效。临床只要通过合理配伍,大可不必介意皂荚燥烈之性,以其为虎狼之药而畏惧不用,特写此文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皂荚治疗过敏性鼻炎效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角所含的皂甙有降低表面张力、刺激局部粘膜、促使局部粘膜血循环的作用,并有抗菌消炎之功效。早在《丹溪心法附余》记载:“通关散吹少许入鼻取嚏”。其通关散中就有皂荚。受其启迪,笔者20年来应用皂荚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甚佳。其方法是:用皂荚研末,取少许吹入鼻中,同时,用皂荚末与食醋调成膏,取豆粒大小敷于双侧鼻旁迎香穴,  相似文献   

4.
提壶揭盖法在癃闭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壶揭盖法是治疗癃闭常用之法 ,取其欲降先升之意。纵观古今之医籍 ,多无系统论述 ,对其在癃闭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概括为 :清降肺热法、解表宣肺法、升清降浊法、探吐法、取嚏法、针灸推拿法等。此外 ,临床实践证明 ,对于癃闭的治疗 ,不论何种证型 ,均可酌加开宣肺气之品。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85--1993年.运用催嚏及熨脐法单用或合用治疗癃闭42例,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皂角刺提取物皂角刺皂苷对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去势7d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同时实验组灌胃给予皂角刺皂苷溶液4.2mg/kg,癃闭舒组灌胃给予癃闭舒胶囊100mg/kg。于给药30d后处死,观察前列腺重量和组织结构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和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前列腺重量、PCNA指数及bFGF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其中尤以皂角刺皂苷大剂量组最显著(P〈0.01)。皂角刺皂苷大剂量组与癃闭舒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而皂角刺皂苷小剂量组与癃闭舒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皂角刺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的BP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及减少前列腺组织中bF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的急救方法丰富多彩,本人在临床上运用搐鼻取嚏法于一些危证患者,疗效尚称满意,现不揣浅陋,公诸于众,以就正于同道。搐鼻取嚏法器材简便,随用随取,易学易用,奏效迅速,无副作用。本法祛邪为主,兼以调气,以急救为目的,以物理器材刺激鼻腔取嚏为手段,故有“搐法”之称。最早的取嚏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吹于鼻腔,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患,并能治疗急性病,称之“(口畜)法”,本文所谈搐鼻取嚏法是在(口畜)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沦骄文》说:“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为细未,(口畜)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  相似文献   

8.
皂荚,古有用其治头风头痛,暴发欲死者。《余居士选奇方》有:“长皂荚一挺(去皮、弦、子)切碎,蜜水拌微炒,研为极细末。每用一、二厘吹入鼻中,取嚏”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取嚏疗法是通过刺激鼻腔或使药物在鼻内吸收,使之连续不断地打喷嚏,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方法:探物取嚏、搐鼻取嚏、吹鼻取嚏、塞鼻取嚏、嗅鼻取嚏、灌鼻取嚏。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疹。全虫方具有熄风止痒、除湿解毒之功效;全蝎、皂角刺、皂荚可熄风止痒、托毒攻伐,刺蒺藜和炒槐花可疏肝凉血,威灵仙祛湿通络,苦参、白鲜皮和黄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全蝎、皂角刺、皂荚对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用之最为相宜,白鲜皮常配苦参等用于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疮疡或  相似文献   

11.
皂角刺的真伪优劣检定鄢连和①李水福②①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323000;②浙江丽水地区药品检验所323000皂角刺始载于《本草衍义补遗》,别名为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等,药品标准及古今药书均仅收载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相似文献   

12.
刘奇 《四川中医》2010,(8):84-84
本文从开宣肺气、升清降浊、温阳益气方面论述了癃闭发病观及治疗特点,肺、脾、肾三脏是致癃闭的关键,从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来看,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有赖于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通调、转输、蒸化。因此,肺热壅盛,气不布津,通调失职;脾胃湿热壅阻,下注膀胱;或中焦气虚,升运无力;以及肾阳亏虚,气不化水等均可发生癃闭。在治疗上,应从脏腑整体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皂角刺与山皂角刺的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皂角刺,又称皂荚刺、皂角针和天丁等,正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i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但是,由于它与同属植物山皂角(G.melancanthaTangetWang)的干燥棘刺性状相近,因此,长期以来有不少药材经营部门和使用部门误将山皂角刺作皂角刺销售使用,为此,笔者根据皂角刺主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犤1犦和皂甙犤2犦试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比较,以供参考。1样品来源1.1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i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系由大连进货的商品。1.2山皂角刺甲为豆科属植物山皂角(G.melancanthaTanget.Wang)的干燥棘刺,系由安阳进货的商品。1.…  相似文献   

14.
取嚏通利法外治癃闭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嚏通利法外治癃闭证江西省乐安县中医诊所(344s00)董国良,董小青,董胜青,董荷英关键词:癃闭/外治法,通利法/临床应用癃闭是指小便不畅,点滴而出,或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下腹胀满急痛的一种急症。临床掷以汤药内服颇难及时通利,且增加膀胱充盈量而加剧...  相似文献   

15.
皂荚气味辛温,微有毒,有祛风除湿、逐痰开窍等作用,其中祛痰作用已为现代药理学实验所证实。古代医家亦有以皂荚为主药的通关散、稀涎散等验方应用于世,治疗中风痰厥神识昏迷之证而流传于今。笔者受其启迪,在诊治风痰壅盛、痰迷清窍而致的惊痫抽搐病证中,多配用皂荚以逐痰治痫,卓有效验,例如:  相似文献   

16.
取嚏法治疗痛经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医院(830000)李德浩袁继云主题词:痛经/外治法取嚏疗法痛经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以初潮少女或未婚青年患此病者较为多见,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取嚏法治疗此病,方法简单而见效快,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例均为...  相似文献   

17.
迟华基教授认为取嚏法是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具有宣泄肺气、疏泄腠理、振奋元气、升清降浊等作用,用于治疗呃逆、癃闭、痛经等诸多病症,具有取材广泛,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价格低廉等优势,为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皂荚丸”出自《金匮要略·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凡主之。”笔者应用皂荚丸治疗肺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0~40岁者6例,41~70岁者16例。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者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者8例,肺心病者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相似文献   

19.
葶苈平喘栓治疗支气管哮喘15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涤痰泻肺类中药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 Ig E、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皂荚丸、大陷胸丸三方合一制成栓剂 ,肛门给药 ,治疗支气管哮喘 1 5 1例 ,并设对照组用桂龙宁胶囊治疗 5 1例。结果 :两组间的总体疗效比较 ,对血清 Ig L外周血 WBC、E计数比较均具有可比性 ,P<0 .0 5。提示 :本栓剂具有涤痰利窍 ,宣壅导滞 ,降逆平喘之效。  相似文献   

20.
皂荚粉吹鼻取嚏治疗急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怀国  牛丽萍 《陕西中医》2003,24(9):845-846
中医治疗急症 ,古今医籍 ,记载甚多 ,有些方法独特 ,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采用皂荚粉吹鼻取嚏治疗急症患者 ,每能应手取效。本法只要掌握应用得当 ,不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而且简便易行 ,便于掌握 ,现举例如下。1 气厥 患者李某 ,女 ,3 4岁 ,教师。1 998年8月 2 4日下午 3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