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MRCP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肝胆外科于2007年12月~2009年3月收治465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均作MRCP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前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46例,行腹腔胆总管探查(LC+LCDE)证实;B超提示胆总管扩张,疑有胆总管结石而经MRCP排除15例;发现胆囊管变异24例。结论术前MRCP全面显示胆系的结石及胆总管的变异等情况,有助于避免术中损伤胆道,有助于减少术后残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一期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6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全麻下一期先行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以清除胆管结石,然后行LC术。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和LC术,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LC联合EST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结石的相关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6年2月~2011年11月诊治的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LC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16例(80%)年龄≥60岁,13例(65%)行急诊手术,18例(90%)患者术前未行MR-CP、ERCP检查,术中亦未胆道造影;13例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EST)取石,4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3例保守治疗排石治愈。结论 LC术后出现发热、反复腹痛或黄疸的患者要警惕胆总管结石,可据实际情况选择EST取石、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或抗炎、解痉、护肝、利胆保守治疗排石法处理,术前准确的B超诊断和必要的ERCP、MRCP等检查,术中正确判断及操作,有助于预防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及减少胆道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记录,LC术前行MRCP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现胆总管结石,约占3.9%,15例胆囊管解剖变异,约占7.3%。1例术后出现急性胆管炎,经ERCP自胆总管取出胆泥。其余术中探查情况与MRCP检查结果一致,无术中胆管损伤及胆总管残余结石。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LC术前行MRCP检查,有助于减少术中胆道损伤及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50例LC手术发生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术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方法与对策。结果:术前静脉胆道造影检出胆管结石11例,180例中ERCP明确胆总管结石28例,均行EST取石,腹腔镜术中B超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经胆囊管取石3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术后ERCP诊断胆总管残留结石17例,EST取石10例,再次手术7例。结论: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静脉胆道造影,使用腹腔镜术中B超检查,术前、术后ERCP的应用,提高术前、术中、术后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可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周政  黄志刚  王光明  刘有理  章社民 《安徽医药》2016,20(10):1902-1904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比较分析。方法 选择6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镜微创组和开腹组,其中30例双镜微创组先行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另外30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将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双镜微创组26例患者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成功,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术后留置鼻胆管引流;4例由于结石过大未取出,留置胆管支架。25例1周内行三孔法LC术。10例并发胰腺炎,2例患者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病等基础病,治疗后2周行LC术。双镜微创组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但容易并发胰腺炎。传统开腹组创伤大,出血量较多,12例结石未完全取出,容易并发切口感染,恢复时间长。结论 ERCP联合LC术用于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比较分析。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双镜微创组和开腹组,其中30例双镜微创组先行ERCP EST 胆总管取石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另外30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将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双镜微创组26例患者ERCP EST 胆总管取石术成功,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术后留置鼻胆管引流;4例由于结石过大未取出,留置胆管支架。25例1周内行三孔法LC术。10例并发胰腺炎,2例患者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病等基础病,治疗后2周行LC术。双镜微创组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但容易并发胰腺炎。传统开腹组创伤大,出血量较多,12例结石未完全取出,容易并发切口感染,恢复时间长。结论:ERCP联合LC术用于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造影的条件和方法、适应证和临床检查结果的价值.方法 分析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检查结果,选择89例行术中胆道造影.对造影结石阳性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阴性者仅单行胆囊切除.结果 术中胆道造影全部成功.造影阳性6例,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单纯胆囊切除康复后转行选择胰胆管逆行造影取石成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可减少漏诊,避免对胆总管无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OCBD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由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32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中切开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造影.结果 32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91例常规放置T管,29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论 LC联合会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经验。方法 对32例胆囊管结石嵌顿病例,其中12例术前先行MRCP而后行腹腔镜下胆囊管切开取石,20例术中行胆囊管切开取石而后术中胆道造影,再完成LC。如术中胆道造影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则予以中转开腹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LC成功25例,7例中转手术,术后住院时间LC为3~5d,中转开腹手术为7~2ld,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大部分胆囊管结石嵌顿病人可用胆囊管切开取石方法完成LC,并结合术前MRCP或术中胆道造影,可避免胆总管结石的遗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结合钝性冷分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对拟行LC的581例患者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共发现胆总管结石13例,胆囊管变异29例,副肝管5例,Mirizzi综合征2例。完成LC共556例,切断胆囊管前均常规采用钝性冷分离法处理Calot三角,明确肝总管和胆总管后再切断胆囊管。结果全组无胆总管结石残留及胆道损伤病例。13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出现术后腹腔出血,行剖腹探查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LC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可准确显示无征兆胆总管结石及胆管解剖变异;根据术前MPCP评估,结合术中钝性冷分离方法解剖Calot三角,可有效防止术中的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ERCP/EST术后3~7 d 行LC。结果40例均取石成功,其中32例行EST,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有价值,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冯方栋  訾雪剑  董刚 《安徽医药》2017,21(9):1626-1628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石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MRCP检查分为MRCP组(80例)和非MRCP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相关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组术前发现胆道变异6例,胆道结石5例,无漏诊结石,而非MRCP组术前未发现胆道变异及胆道结石,术中发现胆道变异3例,其中1例胆道损伤,并3例漏诊结石且再次入院治疗,两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有助于减少胆管结石的漏诊、胆道损伤,并不显著增加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能够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5.
蔡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272-2273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处理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 00例LC后19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转归.结果:LC后19例胆总管残留结石中结石自行排出3例,ERCP确诊15例,15例通过EST成功取石,1例为术后胆漏并发胆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行胆管造影排除残留胆总管结石.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可减少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其中开腹取石治疗55例(对照组),行ERCP联合LC治疗55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术后研究组疼痛较轻,需要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范围,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富国 《北方药学》2011,8(4):52-53,10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ERCP检查者152例,将ERCP检查结果与B超、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结果:83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检测正确率显著高于B超、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5,X2=26.38,P〈0.05)。内镜取石成功率为93.8(76/81),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为81.6(62/76),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1);其中急性胆管炎1例,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1例。结论:ERCP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可作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探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策略,比较并分析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手术及内镜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 收集接受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手术及内镜治疗的188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所有患者均合并胆囊结石,65例患者(一期缝合组)接受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一期缝合联合胆囊切除术(LC),123例患者(内镜取石组)施行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并二期行LC。对2组患者手术适应证、结石大小、结石分布、胆道感染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缝合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内镜取石组(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轻微胆瘘2例,内镜取石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1例。术后1年随访2组均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 在同时满足适应证的情况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相较内镜取石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且不破坏正常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