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甲状旁腺疾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无创评估组织硬度,在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旁腺疾病中应用广泛,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旁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查是肝脏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传统的超声检查无法检测组织弹性的变化。许多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纤维化和肝脏肿瘤均可导致肝脏组织硬度的变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使检测肝组织的弹性变化成为可能。虽然目前许多肝脏疾病的诊断仍依靠传统的诊断方法,但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尤其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因其无创、无痛、成像快速、客观定量检测等优点在肝脏的应用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肝脏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组织硬度对疾病性质做出诊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肝硬化、脂肪肝与正常肝组织,以及肝脏良、恶性肿瘤的硬度存在差别,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判断肝硬化和脂肪肝的程度,也有助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此外,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在肝脏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超声弹性成像概念最初出现于1991年,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已发展成一种功能性超声新技术,可用来定量及半定量评价组织软硬程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乳腺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但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1]。本文主要从弹性成像的原理及分类、肝脏弹性成像检查方法,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1超声弹性成像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分类  相似文献   

5.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超声技术,在诊断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疾病方面日渐成熟。目前主要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超声弹性成像包括静态/准静态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本文对上述弹性成像技术原理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临床应用可靠性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产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时间。超声弹性成像是依据人体不同组织硬度不同编码成像的新兴诊断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较多。然而在宫颈癌诊断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超声弹性成像理论和技术的逐步成熟, 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甲状腺癌、宫颈癌等疾病的诊断中,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为其具有无创、成本低、简便等特点, 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其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现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因在常规超声声像图上有许多共同表现,鉴别诊断较困难。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新发展的一种超声成像技术,能够获得组织内部弹性分布的定量信息,已在肝脏、乳腺、甲状腺等疾病中表现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唐毓堃 《妇幼护理》2024,4(6):1277-1279
子宫内膜病变,在临床妇科疾病中为常见病。子宫内膜增生作为癌前病变,早期诊断能有效降低病情恶变率。近几年, 关于该类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研究,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在妇科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成为诊断 手段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围绕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超声弹性成像在子宫 内膜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迄今历时60余年,乳腺超声检查不受乳腺组织类型的限制,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显像清晰、方便快捷、费用低廉,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近些年来,各种超声新技术,包括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晚近"萤火虫"技术也伴随而生,相继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使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增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成为乳腺疾病检出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之一.本文就超声影像学方法在乳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Interstitial fibrosis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 which remain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long‐term allograft survival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UE), including real‐time elastography, transient elastography, and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breast, thyroid, and liver diseases, especially in the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Recently, numer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efficacy of UE methods in evaluating renal allograft fibrosis. This review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oles of UE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in light of changing management paradigms.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UE methods, especially transient elastographic measurement, appear to be useful for ruling out fibrosis but do not have sufficient accurac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various stages of allograft fibrosis. Moreover, there remain considerable issues to be solv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E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us, UE methods cannot replace the crucial role of renal allograft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allograft fibrosi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erhaps UE methods could be of more importance in the long‐term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llograft fibrosis during follow‐u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UE评分、BI-RADS分级及UE评分联合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SE、SP、PPV、NPV。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2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48个肿块病灶中,共有良性病灶83个,恶性病灶65个。UE评分显示恶性病灶69个,BI-RADS分级显示恶性病灶70个,联合诊断出恶性病灶62个。UE评分联合BI-RADS分级诊断的SP、PPV、NPV相比UE评分、BI-RADS分级诊断均较高。结论 UE评分联合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超声诊断新技术,为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检查技术、图像的分析方法、评分标准、临床应用、局限性及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CTD-ILD进展的关键。目前,肺超声(LUS)及超声弹性成像(UE)用于临床评估CTD-ILD,其中常规灰阶超声可观察B线、胸膜不规则等异常改变,UE可发现肺表面组织的弹性改变。本文对LUS及UE在CTD-ILD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超声和血脂水平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病人60例作为观察组,门诊查体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每一筛选合格并成功入组的病例进行病史采集和记录临床资料,检测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用超声进行颈动脉斑块信息采集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检出颈动脉斑块的总例数更高(P0.05)。观察组UE评分≥5分患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LDL-C指标。结论异常增高的LDL-C等血脂指标提示了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存在,而应用新型UE结合传统超声成像技术更显著的提高了超声检出病变组织的敏感度;超声、血脂水平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诊断的应用具有积极和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UE)5分法判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准确性。 方法对469例乳腺肿物患者共631个肿物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物良恶性病灶在1~5评分分布的差异。 结果乳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1、2分的主要是良性病灶,4、5分的主要是恶性病灶,在这4点上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为3分的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分为乳腺癌良恶性的分界点,要结合临床、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判断,必要时要进行术前病理活检来确定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弹性成像(UE)为新型超声诊断技术,通过直接测量弹性模量反映肌肉硬度变化,近年来逐渐用于定量评估卒中后痉挛(PSS)程度及指导治疗PSS。本文对UE评估PS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UE对458例患者共597个乳腺结节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评价UE评分标准的意义。结果:评分1,2,3分者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97.5%,96.7%,85.7%;UE 4、5分诊断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为88.9%,97.6%。结论:UE 5分评分法有助于评判组织硬度,但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 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肝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5例患者共159个肝病灶进行了常规超声及UE检查,以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肝病灶的效率,Kappa值评估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UE较常规超声高,κ值分别为0.782和0.325,常规超声、UE及常规超声结合U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77、0.87,常规超声结合UE能显著提高判别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P<0.05).结论 UE与常规超声的结合能够提高肝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常规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53例CMT患儿超声检查资料,比较常规超声、UE及二者联合诊断CMT符合率的差异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CMT的符合率为75.47%,UE的符合率为8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4.34%,与单一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联合常规超声对CM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