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用经颅多谱勒超声血流分析仪 (TCD)检测 110名VBI患者各组脑动脉频谱形态和平均血流速度 (Vm) ,并与 6 0名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79例 (71.82 % ) ,流速减慢 5 7例 (72 .15 % ) ,流速增快 2 2例 (2 7.85 % )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VBI患者存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TCD检测对VBI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颅超声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诊断,对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包括椎基底动物 频谱、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脉冲指数(PI),并与正常组52例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TCD异常率为95.2%(61/64),单侧椎动脉(VA)血流异常53.12%(34/64),双侧VA血流异常23.43%(15/64),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BA)血流异常18.75%(12/64)。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TCD改变主要为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流速降低。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颅多普勒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5例,对其经颅多普勒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颅多普勒显示55例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单支或多支血管血流速度异常为主,其中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异常者51例,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异常者47例,颈内动脉系统收缩期血流速度异常者17例。结论经颅多普勒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还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性、检查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可重复性强等优势,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的检测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三针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针刺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并通过经颅多普勒对针刺前后基底动脉(BA)及左右椎动脉(LVA、RV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针刺颈三针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高流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即时调节效应(TCD参数Vs、Vm均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能双向调节颈椎病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临床诊断标准收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6例,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为90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采用EME-404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患病组和对照组,以及患病组治疗前后和转颈时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病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病组治疗前转颈可使血流减慢(P<0.01),治疗后转颈血流无变化(P>0.05),PI、RI值明显下降。结论:体外反搏加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5种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中药外敷组、针刺组、耳穴贴压组和推拿组5组,每组30例,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5组中医治疗方法针刺法和推拿法效果最好.对5组中医治疗方法间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两两比较,中药外敷组与针刺组(P<0.05)、推拿组(P<0.05),耳穴贴压组与针刺组(P<0.05)、推拿组(P<0.05)在治愈率上存在差异;耳穴贴压组与针刺组(P<0.05)、推拿组与耳穴贴压组(P<0.05)在总有效率上存在差异.通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分析,针刺法和推拿法可以对左右椎动脉的血流供应产生一定的作用(P<0.05),并且针刺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搏动(P<0.05);中药内服法可以对左右基底动脉产生影响(P<0.05);而中药外敷和耳穴按压法则会对左右椎动脉的平均流速产生作用(P<0.05).结论 针刺法和推拿法在5种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中优于其他3种方法,可以初步判定为中医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杨刺风池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风池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杨刺风池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推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杨刺风池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怡  许晓虹 《安徽医学》2002,23(6):28-3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病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7.5 MH2检测63例椎动脉病变的内径、收缩期峰值(MAX)、舒张期峰值(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有关血流参数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椎动脉弯曲较多,其次为狭窄,管腔内粥样斑块形成导致血流速度不同程序的减慢.结论颈部椎动脉形态与结构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础.椎动脉内血流速度减慢导致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刺灸法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89例采用活血通窍刺灸法,并与对照组87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个疗程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论活血通窍刺灸法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检测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双侧椎动脉,观察其治疗前后形态结构变化,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内径(D)、阻力指数(R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接受手法复位),对照组20例,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椎动脉内径、阻力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峰值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椎动脉内径、阻力指数、峰值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改良手法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彩色多普勒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辅助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椎 -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椎 -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显示 1 0 2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91 .2 %。经 TCD检测能够显著改善椎 -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 ( Vp) ,舒张末期流速峰值 ( Vd) ,P<0 .0 5~ 0 .0 1。说明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椎 -基底动脉型颈椎病是通过扩张椎 -基底动脉 ,增加血流供应而改善临床症状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丁咯地尔静脉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丁咯地尔静脉注射,B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丁咯地尔静脉注射治疗前后,通过眩晕、头痛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变,评定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眩晕、头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减轻,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改变,且B组优于A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丁咯地尔静脉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项针联合P N F-牵伸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科自2009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8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项针和P N F-牵伸技术,对照组单纯的给予牵引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两个疗程(1个疗程10天)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个疗程后发现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相对显著,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项针联合P N F-牵伸技术能够明显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加速缓解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魏涛  张青山  张佳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1955-1956
目的:探讨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用惠普HP8500彩超检测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血管结构及走行,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患病组血流速度(Vm)减慢、阻力指数(RI)增高、血管内径缩小(与对照组比较P<0.01),30.0%血管迂曲走向异常.结论: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像相结合技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眩晕、头痛、肩颈痛等3个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升高,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脑部血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偏振红外线治疗组、药物组。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椎动脉的内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针刺+手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偏振红外线治疗组和药物组(均P0.05)。针刺+手法组治疗后D、PSV、EDV及Vm值显著上升,PI、RI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手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健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127-1128
目的 探讨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按摩,对照组则只行中医推拿手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功能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itland手法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两种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推拿加拔罐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设单纯推拿治疗作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并能明显加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论电针、推拿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并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对颈椎病椎动脉型血流动力及内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伟莉  杨荣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57-2258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颈椎病椎动脉型血流动力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葛根素0.3g静脉点滴,每日1次,10d~14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峰速度及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治疗10d~14d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峰速度均有明显增加(P<0.01),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是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