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途径广泛、较难控制等特点.从临床分型及病原学分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全球总人群为3.6亿,我国占1.2亿[1].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目前常用的治疗药为拉米夫定,其联合用药也成为临床用药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探讨联合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果,我科对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3年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似物的代表,它和干扰素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其问世推动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程,标志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入核苷类似物治疗时代[1].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如持续应答不满意、停药后复发及耐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嘉  梁树人 《天津中医药》2007,24(2):107-109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单独服用拉米夫定。并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及慢性HBV DNA多聚酶中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情况。[结果]通过治疗2组ALT水平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低ALT水平及ALT复常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HBeAg和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BV YMDD变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抗病毒疗效,并降低长期使用拉米夫定而产生的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35例对照,对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和6个月时生物化学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情况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生物化学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3周便可在血清中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为突出.我国现在约有10%的人口感染HBV,感染者逾1.2亿[2],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目前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治疗,但存在病毒变异性和耐药性问题[3].近年来根据笔者临床经验,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观察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和拉夫米定口服,对照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仅用综合对症作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毒学和血清学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可作为拉米夫定失效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新途径,选用拉米夫定与天晴复欣联合应用,把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拉米夫定和天晴复欣联合治疗。另一组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HBV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拉米夫定联合天晴复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复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HBV-DNA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予拉米夫定加扶正复肝方治疗,分别检测血清肝脏生化指标,HBV-DNA阳性率和对拉米夫定的耐药情况。结果在治疗52周时,治疗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比对照组高,耐药率低。结论拉米夫定加扶正复肝方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减少拉米夫定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运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试验(329名患者),4个试验对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了评定,4个试验对治疗后乙肝HBV-DNA病毒定量分析进行了评定。4个试验治疗后肝功能ALT改善情况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MD=-1.70,95%CI(-2.40,-1.00)];4个试验HBV-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OR=3.29,95%CI(1.86,5.82)]。[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宝玲 《中医研究》2005,18(10):5-7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口中HBsAg携带率高达9.76%,约1.3亿人.其中现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3000余万人[1],约1/4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2].HBV感染可以通过多途径传播,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且反复复制,缠绵难愈,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虽然尚无特效药物,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很具有特色和优势.目前比较公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是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由于其发病机制是HBV的感染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和表达,诱发机体免疫应答造成肝脏的炎性损伤,所以有效的抗HBV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能否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孙娜  李小青  战寒秋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57-1458
 目的 综述拉米夫定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研究显示,拉米夫定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改善其肝功能,减少母婴传播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结论 拉米夫定是目前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可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婴儿宫内感染,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的目的,为了尽量减少胎儿发育成熟前对可能危害药物的接触,拉米夫定不能盲目应用,应权衡利弊,选择恰当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方法:主要对近十年米有关中药联合拉为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结论: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抑制HBV复制的能力强,疗效快且使用安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拉米夫定治疗易发生YMDD 变异,致使已取得的疗效消退[1].随着阿德福韦酯的应用,大部分变异患者又得到缓解,但阿德福韦酯作用缓慢,不能及时使HBV-DNA下降和肝功能复常.  相似文献   

14.
盛雄  樊静  章前标 《江西中医药》2006,37(11):26-27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抗乙肝病毒的有效办法。方法:在服用拉米夫定的第7个月加用苦参素注射液,观察HBV标志物及HBV-DNA变化。结果:苦参素注射液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提高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结论:苦参素注射液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拉米夫定的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提高,表明两药有较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化饮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设计,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用清化饮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转氨酶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清化饮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验方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单用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60.6%(20/33)、78.8%(2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12/35)、54.3%(19/35)(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检测HBVYMDD变异株:治疗组仅有2例(6.06%),时照组有9例(25.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降低病毒变异率.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用拉米夫定、单用干扰素、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B组单用拉米夫定,C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1 a,对比观察治疗后第3,6及12个月的疗效。结果A、B、C组第12个月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2%,84%,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32%,4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6%,12%,3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虽可提高疗效,但无疗效叠加作用,故不推荐三者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78-2483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拉米夫定对比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阴转、HBe Ag/抗HBe转换率、HBV-DNA阴转、ALT复常及YMDD变异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收集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15年11月以前)拉米夫定对比苦参素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RCT或CCT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的质量进行评分,利用Rev Man 5.3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拉米夫定与苦参素相比,HBe Ag阴转率、HBe Ag/抗HBe转换率、ALT复常率:均无统计学无差异。HBV DNA阴转率:RR=1.54,95%CI为[1.10,2.16](P=0.01),拉米夫定比苦参素干预增加了54%的HBV DNA阴转率。YMDD:RR=13,95%CI为[1.76,96.15](P=0.01),拉米夫定导致HBV DNA P区YMDD基序变异率是苦参素的13倍。结论:拉米夫定与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效果明显,但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较高,使YMDD基序变异亦较强,两者联合运用,可能提高乙型肝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用拉米夫定、单用干扰素、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B组单用拉米夫定,C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1a,对比观察治疗后第3,6及12个月的疗效。结果A、B、C组第12个月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2%,84%,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32%,4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6%,12%,3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虽可提高疗效,但无疗效叠加作用,故不推荐三者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拉米夫定组,联合治疗组35例辨证后以拉米夫定加减中药小柴胡汤进行联合治疗,而拉米夫定组35例则单纯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前后分别检测:①肝功能:ALT;②HBV复制指标HBV-DNA、HBeAg、HBeAb,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ALT复常率80.00%,H卧g阴转率48.57%,HBV-DNA阴转率88.57%,血清转化率42.85%,均优于拉米夫定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P〈O.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可增强拉米夫定的抗HBV效应,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