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45对PDGF-BB诱导的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VSMC,再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R-NC组、PDGF-BB+miR-145组及PDGF-BB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RT-PCR方法检测PCNA、c-Jun及SM22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ERK1/2和p-ERK1/2的表达、JNK和p-JNK的表达以及p38MAPK和p-p38MAPK的表达。结果 miR-145过表达后能够抑制PDGF诱导的大鼠原代VSMC增殖,并下调VSMC增殖相关基因PCNA、c-Jun的表达、上调分化相关基因SM22a的表达;PDGF-BB诱导VSMC后,ERK、JNK、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上调,而转染miR-145慢病毒后再加PDGF刺激,ERK、JNK、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调。结论 miR-145能够抑制去分化型VSMC中的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mo)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芒柄花素(0.3、1、3、10μM)对PDGF—BB(40ng/ml)所致的VSMC增殖的影响;BrdU摄取法考察芒柄花素对PDGF—BB所致DNA合成率的影响;划痕实验研究芒柄花素对PDGF—BB所致细胞迁移活力的影响;免疫沉淀法检测芒柄花素对PDGF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芒柄花素在1-10μM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和DNA合成(p〈0.05),芒柄花素在3、10μM浓度下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p〈0.05)。芒柄花素抑制PDGF-BB对PDGFR受体磷酸化的激活作用。结论芒柄花素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和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平滑肌细胞上PDGFR受体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3~5代细胞为靶细胞,待细胞融合后用2%胎牛血清的DMEM同步化12 h,再经含低糖(5.5 mmol/L葡萄糖)、高糖(25 mmol/L葡萄糖)及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的DMEM处理24 h。以改良Boyden小室观察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分析骨架蛋白F-actin的改变,荧光定量RT-PCR分析收缩型平滑肌标志基因α-SMA和合成型平滑肌标志基因骨桥蛋白(OPN)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促进VSMC迁移。在高糖环境下,VSMC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变,即α-SM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而OPN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高糖促进MMP-2、MMP-9的基因表达(分别为低糖组的3.12倍和2.22倍),使F-actin的排列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高糖促进VSMC迁移,其可能的机制涉及VSMC的表型转变、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F-actin排列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SHR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用特异性的Phospho-p38MAPK抗体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38MAPK的活性。结果1)AngⅡ、PDGF成剂量依赖性促进SHR血管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率,当AngⅡ为10-7mol/L、PDGF为10ng/L时,[3H]-TdR掺入率显著增加[AngⅡ组:(11588±1322)比对照组(2546±207)计数/min;PDGF:(5279±391)比对照组(2587±230)计数/min,P<0.05]。p38MAPK选择性阻断剂SB202190(10-9~10-7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ngⅡ、PDGF诱导的VSMC增殖活度。2)AngⅡ、PDGF对p38MAPK的磷酸化均有显著增强作用,此作用同样被SB202190抑制。3者作用都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ngⅡ、PDGF能激活SHR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38MAPK发生磷酸化,进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SHR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用特异性的Phospho-p38MAPK抗体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的活性.结果 1)Ang Ⅱ、PDGF成剂量依赖性促进SHR血管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率,当Ang Ⅱ为10-7 mol/L、PDGF为10 ng/L时,[3H]-TdR掺入率显著增加[Ang Ⅱ组:(11 588±1322)比对照组(2546±207)计数/min;PDGF:(5279±391)比对照组(2587±230)计数/min,P<0.05].p38MAPK选择性阻断剂SB202190(10-9~10-7 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ng Ⅱ、PDGF诱导的VSMC增殖活度.2)Ang Ⅱ、PDGF对p38MAPK的磷酸化均有显著增强作用,此作用同样被SB202190抑制.3者作用都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ng Ⅱ、PDGF能激活SHR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38MAPK发生磷酸化,进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与CO_2培养箱(5%CO_2+95%空气)培养HUVECs。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无血清培养16h后分组:(1)AngⅡ不同时点观察组:用AngⅡ(终浓度100 nmol/L)分别刺激细胞0、5、10、15、30、45 min和60 min。(2)AngⅡ不同剂量作用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10、100、1000 nmol/L和10 000 nmol/L的AngⅡ刺激细胞15 min。(3)AngⅡ+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组:在AngⅡ(终浓度100 nmol/L)刺激前30 min,分别将1000 nmol/L和5000 nmol/L(终浓度)的SB202190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30 min。上述各组作用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结果 AngⅡ(100 nmol/L)可诱导HUVECs p38MAPK磷酸化表达,15~30 min达到高峰,分别升高2.25和2.51倍(P<0.005,n=5),随时间呈峰形变化;AngⅡ呈剂量依赖性诱导HUVECs p38MAPK磷酸化,在AngⅡ100 nmol/L时p38MAPK磷酸化表达即有明显增强,在AngⅡ刺激剂量为1000 nmol/L和10 000 nmol/L时,p38MAPK磷酸化表达分别增加2.03和2.11倍(P<0.005,n=5);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可显著抑制HUVECs p38MAPK磷酸化,且呈剂量依赖性,5000 nmol/L SB202190的抑制率为53.9%(P<0.01,n=6)。结论 AngⅡ可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7.
体外试验诱导白血病细胞p15INK4B基因重新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n L  Du H  Zhu Q  Shi Y  Chen H  Wu S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762-765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ˊ-脱氧胞嘧啶(CdR)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丁酸钠(SB)联合诱导白血病细胞p15^INK4B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G1a和2例原代培养白血病细胞为研究对象;限制性内切酶联合PCR技术检测p15^INK4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15^INK4BmRNA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p15^INK4B蛋白的表达。结果:受检细胞p15^INK4B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完全或部分缺失;CdR和SB可单独诱导p15^INK4BmRNA及蛋白表达,且有剂量依赖性;低浓度CdR(0.5μmol/L)联合SB(0.5mmol/L)显著诱导p15^INK4B表达,其作用高于单用高浓度CdR(1μmol/L)或高浓度SB(1mmol/L)。结论:CdR和SB可诱导甲基化失活的白血病细胞p15^INK4B基因重新表达,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p38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中的作用及磷酸化P3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设对照组(HSC加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组(对照组基础上加DMSO,使其终浓度为0.1%)、NaHS组(对照组基础上加NaHS,使其终浓度为50μmol/L)、SB组(DMSO组基础上加SB203580,使其终浓度为75μmol/L)、SB加NaHS(SB+NaHS)组;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组和SB+NaHS组HSC-T6的凋亡率增加(P0.05),NaHS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及Caspase-3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与NaHS组比较,SB组和SB+NaHS组细胞凋亡率增加明显(P0.01),p38MAPK磷酸化水平表达降低(P0.01);SB+NaHS组较SB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p38MAPK及Caspase-3在H2S刺激的HSC-T6中表达增强,H2S能促使SB203580诱导的HSC-T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p38MAPK的磷酸化途径,进而激活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38信号通路(P38MAPK)在内皮细胞微粒(EM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组:①EMPs不同时点观察组:用EMPs(终浓度105/m1)分别刺激细胞0、3、6、12、24h;②EMPs不同剂量作用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10^2、10^3、10^4、10^5/ml的EMPs刺激细胞24h;③EMPs+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组:在EMPs(终浓度10^5/ml)刺激前,与终浓度为5μmol/L的SB203580共同孵育30min。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38MAPK磷酸化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ICAM—1mRNA的表达。结果EMPs可激活p38MAPK,使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量及ICAM—1mRNA表达量增加,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38MAPK特异性拈抗剂SB203580可显著抑制EMPs的此作用。结论p38信号通路可能部分参与了对EMPs诱导HUVECs表达ICAM-1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析As2O3对小细胞肺癌细胞(NeI-H细胞)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0.5μmol/L、1.0μmol/L、2.0μmol/L作用72h,NeI-H细胞均可呈现凋亡所特有的亚G1峰,凋亡比率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实验组p53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药物浓度越高表达越多(P=0.001);bcl-2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药物作用浓度越高表达越少(P=0.001)。结论:As2O3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其机制与上调p53基因表达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