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起病隐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以"土湿木郁"为核心病机,运用风药胜湿、升阳、调肝三大功效对IBS-D病因病机及临床运用进行相关性探讨,突显风药在此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临证在抑木扶土的基础上,酌情加用风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蔡美教授治疗化疗后呃逆的经验.蔡教授认为化疗后呃逆病位主要在胃,关乎肝与脾.病机主要为肝脾不调,胃气上逆动膈,以抑木扶土法为治疗大法,根据化疗所处时期的不同,治法则有侧重,运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前期以气郁为主,重在抑木;后期以中虚为主,重在扶土.此法拓展了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呃逆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学用麻黄汤必须重视以下六个问题:一、必须打破原有学习麻黄汤的固定理论框架;二、必须重新学用麻黄汤辨治各科杂病的组方思路;三、必须重新学用麻黄汤用药用量的基本要点;四、必须重新学习灵活运用麻黄汤的基本准则;五、必须学好用活麻黄汤是辨治各科疑难杂病的切入点;六、必须懂得运用麻黄汤合方针对疾病的核心是以变应变,变化无穷。本文重点研究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并能从长期以来固有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实现重新认识麻黄汤、重新运用麻黄汤辨治各科杂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咳喘证治     
咳喘病传统治法包括:"冬病夏治",扶正固本、补益肺气、宣肺化痰止咳、养阴生津止咳、健脾益胃、补肾纳气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寒饮为患,恪守温化。初起表未解而内有伏饮者,轻则以杏苏散,重则投小青龙汤;表解而饮未已者,苓甘五味姜辛汤、苓桂术甘汤、瓜萎薤白半夏汤等;肺胃失降,佐以二陈,旋覆代赭汤;虚寒甚,加黄芪、附子、六君等药。痰火在肺,清肃为先;木火刑金,滋水涵木;喘凡属肾,务必镇纳,疗效显著,价钱低廉,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寒热并用治法始见于《伤寒杂病论》,采用温热药与寒凉药配合,相反相成,针对寒热错杂等复杂病机进行阴阳调节。临床运用乌梅丸、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大黄附子汤等寒热并用的经方,分别辨治脾系病、肺系病、心系病、风湿病以及急重病等,疗效显著,显示中医药配伍的精妙。附验案5则。  相似文献   

6.
总结戴永生教授运用中医五行辨证治疗肝木乘土之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治肝病传脾之病,在临床辨治中细分阴木、阳木,阴土、阳土,临床辨证论治中要加以注意区分,肝气乘脾之脘腹胀痛证,病机有脾土先虚,肝木不舒,横逆犯脾,脾土失运者,治法要采用培土泄木,方可用六君子汤加白芍、木香。肝气乘胃之呕酸证,病机为肝气乘胃,胃失和降,携肝胃病化之酸上升,五行治法多用泄木和土法(泻肝和胃法),方用左金丸加陈皮、半夏清肝泄火,降逆止呕和肝胃。后期有患者汤剂难下者,改用丸药内服缓图并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其治疗既要分阶段,又要分证型,辨病辨证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方药。结合岁气特点,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推测,"伏燥"和"木疬"之气是贯穿始终的病机之本,所伤主要在肺(金),涉及肝脾(木土),可以逆传心包(心火)。目前解剖发现新冠肺  相似文献   

8.
厚朴、枳实、生大黄组成的厚朴三物汤是仝小林教授临证辨治2型糖尿病的靶方之一。中满内热,土壅木郁是该方运用的核心病机。临床运用时,厚朴作为小肠动力药,常用9~30 g以下气除满;枳实作为胃动力药,用9~15 g以破气消积;大黄作为大肠动力药,视患者肠腑燥实之轻重而用1.5~15 g以泻热通下。三者用于以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为临床表现的2型糖尿病胃肠实热证患者,药证相应,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9.
阳缘乐  李敏  杨志军  杨秀娟 《新中医》2021,53(18):195-200
黄元御从《周易》《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总结并创立出独具特色的中气升降理论,认为人体中气、阴阳、五行、六气皆由中气轮转变化而来,并皆处在以中气为枢纽的轮转升降系统之中。此系统的正常轮转便构成了人体的生理,轮转失常便出现了病理变化。通过黄元御对六气的认识可知人体百病皆不离六气,以六气外联人体病理表现,内系人体气机变化。基于此医理,黄元御又创出其药性理论以调整人体的异常气化来治疗疾病,同时黄元御还强调六气之风木为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并在《长沙药解》中将当归列于木药之首,就此,基于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讨当归在临床中之应用,认为当归不仅可治木气本病,亦可治木气引动其他四行之病,尽皆体现于温经汤、赤小豆当归散、当归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四逆汤等诸方中。  相似文献   

10.
罗笑容主任根据小儿脏腑辨证特点为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容易出现肝木乘脾土的病理改变,运用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杂病,并重视扶土抑木与抑木扶土的不同侧重。而扶土之法不在补脾、贵在运脾,抑木之法则根据肝气郁滞、肝火内扰、肝风内动、肝阴不足的偏重选药。  相似文献   

11.
王建康 《新中医》1990,22(3):2-4
运用风药治疗内伤杂病是李东垣的独特经验,在临证中,以疏肝抑木治肝病,疏风开闭治便秘,胜湿升阳治泄泻,疏通三焦治癃闭,升阳通窍治眩晕等均很有实用意义,应予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2.
<正>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Seem)又称刺龙牙、虎阳刺、龙芽楤木等,为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日本和韩国[1]。辽东楤木为药食同源类植物,嫩芽和幼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直接食用,根可入药,具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等功效,用于治疗关节炎、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病[2]。大量研究表明,辽东楤木中含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对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及其  相似文献   

13.
田耀洲  张伟 《中医杂志》2012,53(24):2127-2130,2141
目的 探寻孟河马派临证痞证证治规律. 方法 搜索整理马派主要医家相关著作及文献中有关“痞证”的医案,对医案中所记录的症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药物组成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并对医案中痞证医案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 频数统计显示,痞证病位主要为胃、脾、肝、胸膈;病性主要为气滞、气虚、湿、痰;用药以理气药、补虚药、祛湿药为主.关联规则显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三者之间均存在强关联规则;R型聚类分析得到5个用药聚类组合.结论 痞证病位在胃,涉及肝、脾;病性以气滞、气虚、湿、痰为主;主要证型为中虚气滞证、中虚湿困证和肝胃不和证;用药以理气药、补虚药、祛湿药为主;治以益气健脾、理气化湿为主,方用归芍六君汤等化裁.  相似文献   

14.
马琳  刘维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134-1135
文章论述了虫类药的应用起源,回顾了从古至今对虫类药治疗痹病的认识、近代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研究并进行探讨分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多靶点、多层次、多角度研究虫类药在痹病中的作用机制,以便临床运用中充分发挥各种虫类药的药效作用特点,从而提高痹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方剂中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而核心配伍药物决定了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白术补气健脾,白芍养血柔肝,两药配伍可达补脾柔肝,扶土抑木之功效,为中医临床治疗"腹痛""泄泻"的常用药对。通过对白术、白芍两药的功效主治,从肝脾病机分析两者的配伍意义及其与土中泻木的关系。结合两药在诸方中的配伍意义,从而阐述白术-白芍药对"土中泻木"的配伍机制。  相似文献   

16.
总结曹建雄教授治疗肺腺癌相关性失眠的经验。曹教授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的方法论治肺腺癌相关性失眠,认为本病为气郁体质,病位在肝肺,其病机为木火刑金,临床多见阴虚火旺证。其从肝入手,采用疏肝理气、开郁散结、滋阴清热之法,运用青蒿鳖甲汤清虚热,天麻-灵芝、珍珠母-生龙齿、首乌藤-酸枣仁等药对安神助眠,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李勇强教授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外是风、寒、湿、劳损,内是痰瘀,关键是气血,并关乎脾胃肝肾,病机可以概括为"不荣则痛、麻"和"不通则痛、麻",其治疗原则是蠲麻除木止痛。在论治用药上,李勇强教授主张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注重运用健益脾胃,补肝肾,活化气血之药。  相似文献   

18.
徐波  肖冲  吴昊  李芳  林冰 《中医药导报》2024,(2):169-173
免疫抑制是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肿瘤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调控免疫功能,疏泄胆汁促脾运化以维持肝-肠免疫屏障正常,调畅情志改善压力应激增强免疫的论述,认为“肝主疏泄”为调控免疫功能的核心,基于此探析肝失疏泄、免疫抑制在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中的关联性,提出“肝失疏泄-免疫抑制-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病机关联假说。并探讨风药畅达肝木、健脾扶土抑木、养肾滋水涵木、调肺佐金平木在恢复肝主疏泄上的运用,以期切断“肝失疏泄-免疫抑制-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病机关联,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风药疏肝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属木,体阴而用阳,肝之病变常表现在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失调两方面,疏调肝气是其基本用药法则.疏泄肝木之药,多为行气走窜之品,如青皮、川楝子、香附等,久用或过用有损气致虚之虞.而风药禀轻灵之性,彰显木气升发之象,能畅达肝气以顺应肝木之曲直,因其在方剂中配伍用味少且剂量亦轻,不致有损气之偏,此为行气疏肝之品所不及者.肝主藏血,血虚则孳生内风,又易招致外风内舍,而使病情缠绵或加重.行气药过用易耗损肝血,滋血药又常恋邪滞气,权衡之法,是在滋养肝血药中,少用1~2味风药,引药入肝,直达病所,既可顺应肝木之性,又能振奋气机,可促使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吴瑭运用温热药治疗温病的理论机制。从针对病因,治病求本;审察病位,顺势利导;详辨病性,平调阴阳等病因、病位、病性三方面总结了吴瑭运用温热药治疗温病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