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晓羽 《陕西中医》2015,(2):160-162
目的:评价老年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制定中医临床路径,选择本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路径组73例,常规治疗组73例。比较路径实施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血白细胞及CRP的变化。结果: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临床疗效提高。改善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老年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way,CP)的构建和疗效评价。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建立混合痔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根据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分为实验组(CP组150例)和对照组(非CP组150例),观察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CP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非CP组(8.75±1.56)d vs(10.60±2.02)d,(3 407.22±789.23)元vs(4 310.89±978.08)元,(P0.05),CP组病人满意率高于非CP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充分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混合痔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46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列为路径组,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46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路径组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除栓塞材料)、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路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湿疹中医药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组建临床路径组,制定急性湿疹中医治疗临床路径方案,将10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对照组,路径组按临床路径方案进行管理,对照组按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管理,分析并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路径组在临床疗效上与对照组相近,但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性湿疹中医治疗临床路径能有效保障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化评价急性心肌梗死中医急诊绿色通道对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制订急性心肌梗死中医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诊疗方案。绿色通道组118例患者按绿色通道实施诊疗过程.传统治疗组220例患者按医疗常规完成治疗,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病死例数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绿色通道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临床疗效有所提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施急性心肌梗死中医急诊绿色通道能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8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47例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标准化治疗。对2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手术后2月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手术后2月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可改善术后功能,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529)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n=216)实施普通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变化,以评价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相当,但观察组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缓解中医症状上较观察组有优势,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总费用及住院药费。结论:采用中医临床路径对2型糖尿病进行管理治疗疗效确切,且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住院效率,减少住院耗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制定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选择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路径组56例及常规治疗组50例。比较路径实施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减少(P〈O.05),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I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69-177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29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270)与对照组(n=259)。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0%,明显高于对照组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均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疗效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比较路径组(30例)和非路径组(30例)患者住院天数、费用、中医特色治疗、疗效、满意度等项目,评价路径实施效果。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非路径组(P<0.01),住院总费用、药品总费用、西药费方面显著低于非路径组(P<0.05),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显著高于非路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都有所改善,组间无明显差异,路径组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路径具有临床可行性,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进一步提高中医特色治疗的使用率,患者整体满意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排石法对于结石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效果,以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科室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内收治的结石病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的诊断,可确诊为患有不同程度及不同部位的结石,对所选患者按照随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利用中医内科排石疗法与常规的手术治疗间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以及患者的在接受治疗后的满意率情况。结果:实行中医内科排石法患者的在治疗后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平均天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该组治疗后未有并发症现象的产生,对患者的伤害也较小治理效果显著;而对照组患者不仅恢复较慢,治愈率较低而且患者术后出行并发症患,治疗效果较差。结论: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有利于患者的尽快恢复,且并发症少、创伤小,适用于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脑卒中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92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脑卒中临床路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费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90天实验组BI指数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临床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临床疗效,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骨痹的临床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医药治疗骨痹的最佳临床路径。将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医药临床路径干预,按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分型内服及外用药,并配合温针及推拿手法;对照组予以一般中医干预,以补肾活血、理气止痛为通法,配合频谱及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观察两组的中医证侯疗效、医疗费用、住院天数及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侯治疗总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为61.9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医疗费用较对照组减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低,平均住院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但两组间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按照规范化中医药临床路径治疗骨痹,优于传统医疗模式,但其最佳临床路径,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湿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湿疮病住院患者按照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医疗和护理,并与对照组的40例从临床疗效分析、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医临床路径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皮损改善状况、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护理工作新模式,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统计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3%,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组费用为(35541.51±36842.58)元,对照组费用为(46456.42±38250.31)元,住院天数,治疗组为(34.29±11.33),对照组为(41.93±10.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其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恢复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1)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优化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规范,探索在卫生体制改革中适应医疗付费模式转变,避免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料。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管理,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后对医疗效率指标、医疗费用指标、医疗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西药费、中草药费、检查费、临床疗效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不仅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保证医疗质量,还增加了中草药参与率,促进中医药特色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结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在PTGD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20例(观察组),观察其治疗前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并与单纯PTGD组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NEUT%、TB、DB、CRP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ALP、GGT、ALT降低不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CRP差异明显(P<0.05);在降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结合介入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WBC、NEUT%、TB、DB、CRP水平,并有效降低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