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尹国玲  武建军  朱瑜  蔡敏  王威威 《中国药房》2011,(12):1090-1094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实行根治性放疗的89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组(46例)和单纯放疗组(43例)。2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根治性放疗(体外照射+腔内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放疗期间静脉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每次20mL,用20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60min内静脉滴入,滴完25min内进行常规放疗,每天1次,每周5次,至放疗结束;单纯放疗组仅常规放疗。结果:联合用药组Ⅰ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0.87%,Ⅱ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4.35%,未见Ⅲ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单纯放疗组Ⅰ、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8.14%、30.23%、4.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单纯放疗组平均放疗总时间分别为45.4d和50.1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3个月时,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8%、72.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有效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且不影响肿瘤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疗后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射线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所致,可发生于放疗开始两周后,或可发生于放疗后6个月至两年间[1]。我院自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混合液保留灌肠配合谷参肠胺胶囊口服治疗48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与同期单纯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的5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比较,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强  蒋先明 《中国新药杂志》2012,(17):2063-2064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5例接受放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在放疗的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放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63.3%。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射性直肠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减轻放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陈楚云  林妙真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63-2765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12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放疗后2~14d开始保留灌肠,每天1次.对照组放疗后期当患者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时,开始保留灌肠,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χ2=47.623,P=0.000);观察组Ⅱ、Ⅲ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3.3%、0,均低于对照组的26.7%、6.7%(χ2=12.810、4.138,P=0.000、0.0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χ2=32.558,P=0.000).结论 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放疗后即开始行保留灌肠,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疗中度放射性直肠炎16例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合治疗中度放射性直肠炎。方法 选择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近距离放疗后产生中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16例,给予精神开导、饮食指导治疗和局部敷药及全身治疗。结果 治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综合治疗中度放射性直肠炎可快速消炎、消肿、使溃疡修复,缓解症状,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对53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直肠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保留灌肠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3例宫颈癌放射并发直肠炎患者,其中13例治愈,22例出现轻度放射性直肠炎,18例出现中度放射性直肠炎。结论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放射性直肠炎损伤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重要并发症是,直肠炎、膀胱炎,其次是盆腔纤维化和感染。一、放射性直肠炎:(一)早期症状多在放射治疗开始后3~4周出现。(2)晚期症状多在放疗后的半年至一年。一般为中度或重度直肠炎反应。前者直肠壁有明显增厚或溃疡,后者直肠管有明显狭窄。一般轻度直肠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放疗过程中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软食及各种疏菜  相似文献   

8.
许明君  王钇力  夏晓红 《江西医药》2009,44(12):1215-1217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宫颈癌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混合液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周5次。结果30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锡类散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65-265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在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放疗后3个月至数年.以下腹坠痛、腹泻、便血为主要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糜烂、坏死、溃疡形成,治疗上颇为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锡类散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3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并同期采用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的3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2007年11月,我院采用超短波联合灌肠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例均为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并发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年龄37~62岁,盆腔放疗后1~6个月内出现腹泻、肛门坠胀、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相似文献   

11.
尤从香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02-3303
目的:观察甲硝唑、康复新、思密达等混合液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32例放疗后出现的迟发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用甲硝唑、康复新、思密达等混合液给予灌肠.对照组16例给予思密达、氟哌酸、黄连素等口服,并给予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康复新、思密达等混合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17):2394-2396
目的:考察氨磷汀对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肠道和膀胱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63例接受放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氨磷汀+放疗,32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31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并测定放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细胞凋亡因子Fas和Apo2.7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出现2例和3例放射性膀胱炎。观察组出现放射性直肠炎6例(其中1级4例、2级1例、3级1例);对照组出现11例(其中1级1例、2级6例、3级4例),观察组2~3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所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凋亡因子Fas和Apo2.7表达均上调,但观察组Fas升高程度不如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磷汀对盆腔肿瘤放疗患者的肠道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肠道黏膜细胞凋亡因子Fa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氨磷汀用于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分析其对患者肠道、膀胱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分组研究,参照组行单纯放疗治疗,研究组给予氨磷汀联合放疗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放射性膀胱炎与放射性直肠炎总出现率为5.00%,均为Ⅰ级,参照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总出现率为25.00%,主要为Ⅱ级~Ⅳ级,两组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出现率相比,明显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Apo2.7、Fas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Apo2.7阳性表达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Fas阳性表达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磷汀用于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效果显著,可对肠道黏膜细胞凋亡因子表达进行抑制,有效保护患者肠道与膀胱黏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保留灌肠方法对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宫颈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体、蒙脱石散、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保留灌肠)和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率40.00%,总有效率63.33%。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康复新、蒙脱石散、强的松、利多卡因混合液保留灌肠对宫颈癌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自拟“中药肠炎灵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05~2000-10,我们用自拟中药方肠炎灵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26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共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29~75岁,平均51岁。其中19例女性均为宫颈癌放疗;男7例中膀胱癌放疗1例,直肠癌放疗6例。接受剂量60~70Gy。14例在放疗后6月发病,7例在放疗后12月发病,5例在15月后发病。按放射性直肠炎分度标准犤1犦,轻度9例,中度16例,重度1例。1.2处方及用法取槐米30g、三七20g、红藤20g、银花30g、秦皮10g、黄芩10g、白芨20g、炮姜炭…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在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放疗后3个月至数年,以下腹坠痛、腹泻、便血为主要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体外照射所致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307例宫颈癌体外照射患者,遵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3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发生Ⅰ度放射性直肠炎17例、Ⅱ度放射性直肠炎6例、Ⅲ度放射性直肠炎0例;观察组发生Ⅰ度放射性直肠炎6例、Ⅱ度放射性直肠炎2例、Ⅲ度放射性直肠炎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宫颈癌体外照射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从而确保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思密达-白介素-11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思密达-白介素-11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结果 56例患者总治愈率89.3%(50/56),总有效率100%(56/56)。放射反应Ⅱ级50例患者中治愈48例,部分缓解2例;Ⅲ级6例患者中,治愈2例,部分缓解4例。结论思密达-白介素-11混合液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医用三氧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 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采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医用三氧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2.0 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放疗时间,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IL-6 和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三氧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效果较好,可延长放疗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熏蒸坐浴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缓解宫颈癌放疗致痔疮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宫颈癌放疗有放射性直肠炎伴痔疮患者56例,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蒸坐浴缓解痔疮疼痛,联合用药组在单独用药组基础上使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锰酸钾溶液熏蒸坐浴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伴痔疮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