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拮抗剂(TLR4拮抗剂)对感染性早产炎症因子和子宫收缩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yD88/NF-κB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以2:1的比例雌雄合笼,取雌鼠45只、雄鼠30只,次日清晨发现阴道栓或阴道涂片发现精子为妊娠第0天。随机将孕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感染性早产模型组(LPS组)和TLR4拮抗剂+LPS组(TLR4组)。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改变,子宫离体肌条检测肌张力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中MyD88/NF-κB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TLR4拮抗剂明显改善LPS诱导的大鼠感染性早产子宫组织中炎细胞浸润情况,降低子宫离体肌条肌张力,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MyD88/NF-κB通道蛋白的表达。结论 TLR4拮抗剂对感染子宫收缩的保护作用可能与MyD88/NF-κB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该作用与肺巨噬细胞M1/M2表型极化及其介导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LPS组、(10、50、100)mg/kg黄芩苷联合LPS处理组、地塞米松(DEX)处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滴注LPS建立A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小鼠感染性早产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先兆早产的预防及其药物靶向治疗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LPS诱导的感染性早产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孕鼠子宫组织中TRPC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孕鼠子宫中Cav3.1和Cav3.2蛋白的表达。结果早产孕鼠离体子宫肌条肌张力明显增高,TRPC3高表达于早产小鼠子宫组织中,Cav3.1和Cav3.2蛋白在早产小鼠子宫中明显高表达,经NAC治疗后,TRPC3、Cav3.1和Cav3.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结论TRPC3与分娩的发动密切相关,NAC在感染性小鼠早产中通过降低TRPC3介导Cav3.1和Cav3.2蛋白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LPS致敏的小鼠巨噬细胞(J774A.1或者腹腔巨噬细胞)作为细胞模型,探讨黄芩苷对ATP诱导的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腹腔注射30 g·L-1巯基乙酸盐培养基诱导大量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利用LPS致敏巨噬细胞,再以ATP激活NLRP3炎症小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裂解物和培养上清液中IL-1β、caspase-1、HMGB1等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基于微球的免疫测定法(CB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黄芩苷对LPS+ATP诱导的细胞焦亡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处理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ATP刺激下巨噬细胞中caspase-1的活化,成熟IL-1β(Mr17 000)和HMGB1的释放;同时,黄芩苷也能明显抑制LPS+ATP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发生焦亡。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MDL12330A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可以明显逆转黄芩苷对ATP诱导的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中PKA的活性,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黄芩苷减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处理人巨噬细胞系U937模拟急性肺损伤的炎症环境,加入黄芩苷,检测细胞内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的蛋白表达和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物水平,并使用HMGB-1中和抗体进行验证。再用LPS给与小鼠腹腔注射造成炎症模型,给予黄芩苷灌胃,检测其肺湿干重比及肺泡灌洗液中HMGB-1和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物蛋白浓度来验证黄芩苷的在体作用。结果:黄芩苷可以抑制LPS引起的U937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并减少LPS导致的HMGB-1蛋白高表达。在炎症模型下巨噬细胞的活力下降,而加入黄芩苷可以逆转这一效果。使用HMGB-1中和抗体可以达到与黄芩苷类似的效果。动物实验中,黄芩苷灌胃的小鼠的肺泡灌洗液中HMGB-1和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于模型组显著减少,肺湿干重比显著小于模型组。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HMGB-1减少U937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和减轻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感染性早产小鼠胎盘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kappaB p65(Nuclear factor-kappaB p65,NF-κBp6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表达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干预影响,探讨一种预防小鼠感染性早产发生的新策略.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产小鼠胎盘TLR4、NF-κBp65、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NAC干预后早产率、TLR4、NF-κBp65和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都有TLR4、NF-κBp65、TNF-α的少量表达,LPS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三者表达都显著升高(P<0.05);NAC+LPS和模型组相比,TLR4表达无明显变化,而NF-κBp65和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并且早产率也明显下降(P<0.05);LPS+NAC治疗组和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C可以降低感染性早产小鼠胎盘NF-κBp65和TNF-α的表达,在早产的预防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汉黄芩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情况,探讨汉黄芩苷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n=95),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N)、生理盐水组(NS)、汉黄芩苷低剂量组(WG12.5)、汉黄芩苷中剂量组(WG25)及汉黄芩苷高剂量组(WG50).采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芩苷组与模型组,每组又细分为1 h、4 h与8 h三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LPS(10 mg/kg)建立大鼠肺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并计算各组大鼠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NF-κB水平,酶联吸附法检测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结构损坏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同一时间点黄芩苷组大鼠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肺泡结构较为完整。与模型组相比,同一时间点黄芩苷组大鼠肺湿/干比重显著降低,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通过抑制肺部炎症反应,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于胜国  孙莹杰  于洋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2):150-153,156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感染性休克组(LPS组)、雷公藤甲素组(TR组)、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雷公藤甲素联合PI3K抑制剂组(TR+LY294002组)。尾静脉注射5 mg/kg脂多糖(LPS)制备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TR组于造模前腹腔注射TR 200μg/kg,分别于感染性休克发生后12 h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脑组织中NO、ROS、SOD及MDA水平;TUNEL法检测大鼠脑内细胞凋亡;实时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Bax、Bcl-2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及p-Akt表达情况。结果 LPS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严重,脑组织中SOD水平降低,ROS、NO及MDA水平升高。TR可以抑制LPS引发的大脑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与LPS组相比,TR组大鼠脑组织中SOD, PI3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ROS、NO/MDA及Bax/Bcl-2 mRNA比率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降低。但是,给予PI3K抑制剂后,TR的抗凋亡作用被抑制。结论 TR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卵巢癌CAOV-3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芩苷组、黄芩苷+miR-NC组和黄芩苷+miR-485抑制剂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485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UC1蛋白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85和MUC1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CAOV-3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下降,细胞中miR-485表达升高,MUC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黄芩苷+miR-NC组相比,黄芩苷+miR-485抑制剂组CAOV-3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升高,细胞中MUC1蛋白表达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485靶向负调控MUC1的表达。结论 黄芩苷能够抑制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和侵袭,机制可能与miR-485/MUC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378a-5p表达有关。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10μmol/L黄芩素组、LPS+20μmol/L黄芩素组、LPS+40μmol/L黄芩素组、LPS+20μmol/L黄芩素+miR-con组、LPS+20μmol/L黄芩素+miR-378a-5p组。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力和凋亡。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水平、乳酸盐脱氢酶(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实时定量PCR分析miR-378a-5p表达量。结果:LPS处理显著降低H9C2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增加MDA水平、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miR-378a-5p表达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P<0.05)。黄芩素显著提高LPS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降低MDA水平、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miR-378a-5p表达量,并增加SOD和GSH-Px活性(P<0.05)。过表达miR-378a-5p显著减弱黄芩素对LPS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凋亡、MDA水平、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P<0.05)。结论:黄芩素可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受损心肌细胞miR-378a-5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miR-126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乳腺癌细胞MCF-7内进行不同浓度黄芩苷与miR-126 mimic处理,使用CCK-8、MTT、Transwell与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生存率、侵袭与转移、凋亡率;免疫荧光技术(IF)、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VEGF与TGF-β表达。结果:CCK-8、qRT-PCR、Western blot和IF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中黄芩苷的适宜浓度为50μg/ml。过表达miR-126可显著影响MCF-7细胞的活性、迁移、侵袭和凋亡率。同时,与黄芩苷+NC组和miR-126 mimic组相比,黄芩苷+miR-126组MCF-7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黄芩苷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黄芩苷上调miR-126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N2a/APPsw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1、0.5、1、5、10、20)μmol/L黄芩苷处理N2a/APPswe细胞,MTT法检测黄芩苷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1、5、10)μmol/L黄芩苷处理细胞48 h,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总Nrf2、核内Nrf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rf2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能促进N2a/APPswe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多,而黄芩苷能提高SOD活性,抑制MDA的生成,尤其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黄芩苷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Nrf2 mRNA和总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但黄芩苷处理后能显著增加细胞核内Nrf2的含量,下调细胞核内NF-κB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证明,黄芩苷能促进Nrf2的核转位。结论黄芩苷增强N2a/APPswe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促进Nrf2的核转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芩苷是否存在对TLR2和MyD88的调节,以探寻其抗结核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黄芩苷单体作用于感染结核杆菌的U937单核巨噬细胞,分别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FCM方法检测用药前后TLR2和MyD88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LR2及MyD88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TLR2及MyD88 mRNA表达则显著增高(P<0.05),TLR2蛋白表达亦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芩苷具有上调TLR2和MyD88的作用,从而为黄芩苷抗结核机制的揭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慢性胰腺炎(CP)小鼠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活化激酶(TA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芩苷防治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P模型组和黄芩苷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给予腹腔注射20%L-精氨酸诱发CP,治疗组于造模后2周开始腹腔注射黄芩苷(100 mg/kg,每天1次)。造模后2周、4周和6周分别处死动物,下腔静脉采血,摘取小鼠胰腺组织,HE及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TGF-β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腺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FN、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磷酸化TAK1(p-TAK1)及NF-κB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胰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腹腔注射20%L-精氨酸2周、4周和6周后,HE及Masson染色显示胰腺组织有纤维沉积,FN表达升高;而黄芩苷治疗后小鼠的胰腺损伤及胶原纤维沉积程度明显减轻,FN表达减少(P<0.01)。CP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TGF-β1、TGF-βRⅠ、p-TAK1、NF-κB及TIMP-1的水平均升高,MMP-1表达降低;而黄芩苷治疗组TGF-β1、TGF-βRⅠ、p-TAK1、NF-κB及TIMP-1的水平降低,MMP-1表达升高(P<0.01)。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TGF-β1/TAK-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调节MMP-1/TIMP-1的相对平衡,发挥抗CP小鼠胰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芩素(SCU)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肾小球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上皮细胞,LPS(1.0 mg/L)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NC)组、LPS组、NC+SCU组、LPS+SCU组、LPS+miR-NC组、LPS+微小RNA-7-5p(miR-7-5p)组、LPS+SCU+anti-miR-NC组和LPS+SCU+anti-miR-7-5p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RT-qPCR检测miR-7-5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LPS组细胞活力、miR-7-5p表达和SOD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SCU组细胞活力、miR-7-5p表达和SOD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MD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LPS+miR-NC组比较,LPS+miR-7-5p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MD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LPS+SCU+anti-miR-NC组比较,LPS+SCU+anti-miR-7-5p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芩素通过上调miR-7-5p表达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球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LPS)和DMED治疗组(LPS+DMED);称重并计算各组大鼠肺系数、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含水量;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IL-1β、IL-6及TNF-α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法染色各组大鼠肺组织NF-κB(p6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LR9和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DMED明显降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肺系数、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含水量,改善感染性休克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IL-1β、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减弱肺组织中NF-κB(p65)的活化,抑制TLR9和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论 DMED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减轻炎症因子和抑制TLR-9/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汉黄芩素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设正常对照组,LPS和ATP联合刺激组(LPS刺激4 h后加ATP刺激30 min),汉黄芩素干预组(刺激的同时加入汉黄芩素)。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细胞NF-κB的核定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IL-6、TNF-α、NLRP3及Caspase-1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胞外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LPS和ATP刺激组相比,汉黄芩素干预组细胞胞内NF-κB核定位明显减少,胞内IL-1β、IL-18、IL-6、TNF-α、NLRP3和Caspase-1的mRNA,胞内ROS及胞外IL-6和TNF-α水平都显著降低(P0. 01)。结论:汉黄芩素可能通过减少巨噬细胞ROS的产生,降低NF-κB的核定位,进而弱化NF-κB调控的炎症相关分子的基因转录来干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素(P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感染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LPS感染组(LPS)和葛根素组(Pur+LPS)。LPS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脑损伤模型,立即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和24h后旷场。暗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自发活动,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和环氧化酶2(C0X-2)蛋白表达量,Ni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与NS组相比,LPS组6和24 h旷场实验自主活动距离和穿格次数显著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数目显著减少,脑组织CD14和C0X-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Pur+LPS组6和24 h时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且CD14和C0X-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LPS所致小鼠急性感染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CD14和C0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汉黄芩苷对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用CVB3感染BALB/c小鼠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取40只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组、CVB3感染后给予汉黄芩苷处理的治疗组以及CVB3感染后同时给予汉黄芩苷和AKT激动剂处理的激动剂组,每组10只。于药物治疗7 d后处死各组小鼠。用HE染色检测前3组小鼠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用ELISA检测前3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3组小鼠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NF-κB通路的活化情况。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全部4组小鼠心肺组织中AKT/NF-κB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组织内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汉黄芩苷治疗显著降低CVB3病毒诱导的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P<0.05)。CVB3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给予汉黄芩苷治疗后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较病毒性心肌炎组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病毒性心肌炎组相比,汉黄芩苷治疗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炎症因子(IL-1β和IL-6)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和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给予AKT激动剂处理后,汉黄芩苷对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5),且汉黄芩苷对炎症因子的下调作用也显著受到抑制(P<0.05)。结论:汉黄芩苷可通过调控AKT/NF-κB通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