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齐拉西酮组39例,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组40例,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有效率89.8%,利培酮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18,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及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及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宋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6):515-516,530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齐拉西酮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有效率84.2%,利培酮组为8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及体重增加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2例,齐拉西酮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显效率61.76%、总有效率87.25%,利培酮组分别为62.75%、85.2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2、0.1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时段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5%,利培酮组为36.2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83,P>0.05),但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闭经泌乳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齐拉西酮组的月经紊乱、锥体外系副反应(EPS)、体重增加等不良副反应均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93.3%、90.0%。齐拉西酮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代谢的影响差异。方法: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3个治疗组,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治疗疗效,在基线、治疗第12周末评估患者颈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等心脏代谢指标。结果:三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PANSS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上述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颈围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变化(P<0.01),而齐拉西酮组未观察到上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三组间变化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奥氮平、利培酮对心脏代谢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奥氮平影响最大,而齐拉西酮对心脏代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1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B组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治疗初期A组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束支阻滞发生率,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异常率及指标异常患者检测值均显著低于B组( P<0.05或0.01);治疗第8周末两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的影响显著小于氯氮平,定期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状况对预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疾病总的变化和严重性,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33,P<0.05).治疗后研究组未出现性欲降低、月经改变不良反应,对照组二者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两组肝功能异常、失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均能快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精神症状及抑郁状况,安全性高,但齐拉西酮对血清泌乳素、月经、性欲无明显影响,对女性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心脏代谢的影响差异。方法: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3个治疗组,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治疗疗效,在基线、治疗第12周末评估患者颈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等心脏代谢指标。运用统计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三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PANSS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上述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颈围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而齐拉西酮未观察到上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三组间变化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奥氮平、利培酮对心脏代谢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奥氮平影响最大,而齐拉西酮对心脏代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齐拉西酮组与采用利培酮治疗的利培酮组,共治疗8周,于基线水平(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4、8周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91.7%,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增加明显,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而利培酮可升高血糖、血脂,长期服用需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3.3%、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70.0%、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0、0.1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7,P〉0.05),但研究组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高,但齐拉西酮对体质量及内分泌影响较小,更适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女性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分析齐拉西酮联合认知矫正治疗对早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早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齐拉西酮联合认知矫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两组WCST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周和6周,观察组WCST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SSP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周、3周和6周SS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时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 30%,36/37)高于对照组(81. 08%,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46,P 0. 05)。结论 在早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联合齐拉西酮和认知矫正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口服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压、腰围及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统计各时点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89.2%、喹硫平组为88.9%、齐拉西酮组为86.5%,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末起利培酮组、喹硫平组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12周末3组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利培酮组、喹硫平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各时点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腰围、三酰甘油水平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 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均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对患者机体代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利培酮、喹硫平最为明显,齐拉西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15例,A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B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8周末A组副反应量表总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分别口服齐拉西酮、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数字划消测验和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86.67%,利培酮组为83.33%,氯丙嗪组为85.71%,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认知功能各项测验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氯丙嗪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和利培酮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更高,显著优于氯丙嗪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利培酮、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齐拉西酮组42例,奋乃静组44例,利培酮组43例,3组均完成40例,分别口服齐拉西酮、利培酮、奋乃静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评定3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2周末齐拉西酮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生理、心理、独立、社会领域评分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和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4周末起3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奋乃静组治疗第4周末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生理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第8周末生理领域评分仍显著低于齐拉西酮组(P〈O.05)。结论齐拉西酮能较快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影响与利培酮相当;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末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效率53.3%,对照组为50.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3.3%,对照组为6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头晕、泌乳/月经改变、体质量增加、口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改善阴性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性高,可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利培酮、氨磺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许昌市建安医院收治的9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及代谢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为(84. 36±12. 69)分,对照组为(84. 42±12. 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之前下降(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前各项代谢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后研究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血清泌乳素等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氨磺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以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许昌市建安医院治疗的6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91%(30/33),对照组为93. 94%(31/33),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 0. 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齐拉西酮、奥氮平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更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肌强直、烦躁不安、肥胖、月经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SQLS均有显著改善,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SQLS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相近,在并发症方面,齐拉西酮优于利培酮治疗;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齐拉西酮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0.05或0.01),治疗第4周、6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5或0.01);治疗6周末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研究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高,但齐拉西酮改善阴性症状效果更显著,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