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孕栓不同时期给药(舌下含服)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在本院住院分娩且具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396例,按卡孕栓不同时期给药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8例,观察组于剖宫产胎儿娩出前5 min左右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对照组于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比较两组术中胎盘自然剥离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 h累计出血、产后出血的例数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Hb)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胎盘自然剥离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 h累计出血、术后24小时Hb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良好,且胎儿娩出前用药优于胎儿娩出后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孕栓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理想给药方式。方法 妊高征剖宫产者 10 0例 ,随机分为A组 (卡孕栓舌下含服组 ) 5 0例和B组 (卡孕栓宫腔给药组 ) 5 0例。A组在腹膜切开后舌下含服卡孕栓 1mg ,B组在胎盘娩出后宫腔放置卡孕栓 1mg ,两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均静脉滴注缩宫素 2 0U ,观察两组术中和术后 2 4h出血量及用卡孕栓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A组术中和术后 2 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190 .3ml和 315 .4ml;B组分别为 2 10 .6ml和 345 .5m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两组用卡孕栓后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妊高征产妇剖宫产手术中 ,卡孕栓舌下含服较宫腔给药更方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3.
宋玉霞 《临床医学》2013,(11):85-86
目的 讨论卡孕栓在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择56例足月孕产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10 U,并维持2%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胎儿分娩断脐后,给予卡孕栓1.0 mg舌下含化,并维持缩宫素2%静脉滴注.统计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和用药前后的血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评价卡孕栓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运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7±57.8)、(239±58.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26±32.2)ml和(57±28.5)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3例,呕吐1例,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两组产后泌乳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卡孕栓可以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麦碧莹  陈颖文 《护理研究》2005,19(5):419-420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 (米索 )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比较。 [方法 ]选择 6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 ,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及米索组各 3 0例 ,均于胎儿娩出后经直肠分别给予卡孕栓 1mg、米索 40 0 μg ,观察两组术中、术后 2h、2 4h出血量、血压及其副反应。[结果 ]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术后 2h、2 4h出血量卡孕栓组明显少于米索组(P <0 .0 5 ) ,且卡孕栓组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 [结论 ]卡孕栓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 ,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疗效优于米索前列醇 ,且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谌兴 《临床医学》2020,40(3):117-119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宫缩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前及产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192. 26±38. 43) ng/ml]、纤维蛋白原[(2. 91±0. 07) g/L]值均高于对照组[(171. 79±41. 34) ng/ml、(2. 29±0. 3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产后不同时期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其产后出血量,缩短其止血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后直肠置入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足月剖宫产产妇144例分成两组。实验组72例,术后在清除阴道积血后直肠内放置卡孕栓2枚(1mg);对照组在清除阴道积血后直肠内不放置卡孕栓,观察产后0·5h内出血量。结果产后0·5h内的出血量,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7ml和2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清理阴道积血后常规加用卡孕栓2枚(1mg),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其给药方法简便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莹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54-2256
目的 比较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前置胎盘以剖宫产分娩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和对照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总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两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均可用于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但卡孕栓联合组的缩宫止血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顺产产妇264例,均为足月妊娠,无产科并发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基线资料均衡。观察组144例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生物提取缩宫素20U,同时舌下含1mg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120例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化学合成缩宫素组20U,同时舌下含1mg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观察2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观察组用药前、用药后2h心率、血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8.49±3.68)vs(13.57±5.29)min]、产后2h出血量[(136.25±69.56)vs(169.83±87.37)ml]、产后24h出血量[(246.28±36.56)vs(304.69±98.75)ml]及产后出血发生率(0.69%vs1.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提取缩宫素配伍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孕栓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90例,无妊娠合并症,有头盆不称、臀位、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等剖宫产指征,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于剖宫产术后立即直肠内置入卡孕栓1mg,对照组45例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两组术后2、24h阴道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术后2h平均出血量(121±51)ml,术后24h出血量(430±39)ml;对照组术后2h平均出血量(148±59)ml,术后24h出血量(493±61)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直肠给药,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减少宫缩乏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孕栓及将子宫体托出腹部切口外用于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因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臀位、骨盆狭窄、羊水过少等作为剖宫产指针且为初次手术的患者共180例(排除妊娠并发症、宫缩乏力、羊水过多、双胎及其他容易引起出血的疾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比较两组在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子宫托出法加卡孕栓0.5mg舌下含服能显著减少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待胎盘娩出后,将子宫托出于腹部切口外,并加用卡孕栓0.5mg舌下含服,对减少术中出血效果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孕栓配伍缩宫素用于预防镇痛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实施镇痛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胎头娩出后经舌下含服卡孕栓1枚(1 mg),并给予缩宫素20 U加入溶液中静滴;对照组常规从茂菲滴管内注入缩宫素20 U及加入溶液10 U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256±10.15)mL,对照组为(278±14.95)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331±58.95)mL,对照组为(377±84.8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卡孕栓配合缩宫素应用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妊娠足月阴道分娩者2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同时配伍舌下含服卡孕栓0.5 mg:对照组选择10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作为对照,观察卡孕栓配伍缩宫素使用对第三产程和产后2 h内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平均7.7 min,对照组第三产程平均10.5 min,实验组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150 ml,对照组平均出血230 ml,提示卡孕栓有缩短第三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结论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与宫缩剂联合运用在防治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99例,其中包括明确诊断为产后出血的研究组产妇50例和对照组产妇49例.研究组采用B-Lynch缝合术与宫缩剂联合运用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宫缩剂,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疗效、子宫切除例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08±59) ml与(668±52) ml]、术后24h累计出血量[(590 ±120) ml与(784±152) ml]、剖宫产后晚期出血比例(0与8.00%)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71、5.403,x2=4.058,P均<0.05).研究组未出现治疗无效的患者,而对照组出现了4例治疗无效.研究组其他并发症不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与宫缩剂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显著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减少,避免了子宫切除,从而提高产后出血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产妇血浆钙(Ca)、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及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给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宫缩时间、止血时间、治疗安全性及血浆Ca、D-D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2. 7%,高于对照组的74. 7%(P 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210. 67±18. 36) ml、(298. 37±19. 64) ml,均分别少于对照组的(354. 91±20. 74) ml、(439. 25±21. 31) ml(P 0. 05)。观察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3. 65±0. 87) h,短于对照组的(1. 72±0. 53) h(P 0. 05)。观察组产妇止血时间为(13. 75±2. 42) min,短于对照组的(37. 83±2. 65) min(P 0. 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血浆Ca为(2. 98±0. 09) mmol/L,高于对照组的(2. 17±0. 08) mmol/L(P 0. 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血浆D-D为(1. 26±0. 07) mg/L,低于对照组的(3. 38±0. 05) mg/L(P 0. 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4. 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 3%(P 0. 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产妇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浆Ca、D-D水平,可有效发挥防治产后出血功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延长宫缩时间,缩短止血时间,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王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60-6860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徒手按摩子宫法联合应用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4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0例.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的基础上,观察组于胎盘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并进行徒手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则采用经腹按摩子宫法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时、产后2h及24 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时、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孕栓与徒手按摩子宫法联合使用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林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子宫体肌肉注射,手术结束后予卡孕栓1 mg纳肛,然后给予生理盐水500 ml,缩宫素20 U(30滴/min)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子宫体肌肉注射,手术结束后后给予生理盐水500 ml,缩宫素20 U(30滴/min)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236.8±45.9) ml,对照组患者出血量为(358.8±53.5)ml,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时应用的疗效。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时应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200~400峭34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50例正常剖宫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出血量及产褥病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分别为(270±32)ml、(360±10)ml,对照组分别为(250±25)ml、(345±3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褥病率、恶露时间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8.4±20.3)min,对照组为(50.3±1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应用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时用与不用卡孕栓产后出血量的差异,了解卡孕栓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8月-2000年12月未用卡孕栓的46例及2001年1月-2005年2月运用卡孕栓后的71例,共计117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产妇出血量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血压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卡孕栓能很好地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用药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80-3981
观察对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列克)预防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将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并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2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完成。两组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给予催产素20U+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同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组于胎盘娩出前另给予安列克宫体注射液250μg,记录两组产后2、24h出血量,统计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组产后2、24h出血量分别为(251.12±98.36)ml、(282.28±94.06)ml,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的(230.98±68.24)ml、(391.12±101.68)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4h内产后出血率(9%)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高危孕妇,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明显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燕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1):92-94
目的探讨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足月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8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子宫下段前壁近切口处浆膜下置入卡孕栓1 m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10 u及静滴20 u,观察产后2 h的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试验组(3.75±3.4)min,对照组(5.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试验组平均为134.2 ml,对照组平均为21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术后两组的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不明显。结论卡孕栓比催产素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减少产后出血量,而宫壁给药更有效更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