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脂代谢紊乱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56例2型糖尿病(DM)患(其中32例并发冠心病),测定其血脂、载脂蛋白浓度及血糖、胰岛素水平,与30例例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DM并发CHD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0.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P<0.05)。单纯2型DM组仅有HDL-C水平的降低(P<0.005)及LDL-C水平的升高(P<0.05),无ApoB的变化,单纯DM及DM+CHD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显差别,但均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P<0.005);DM+CHD组的ApoB水平较单纯DM组的显升高(P<0.05)。结论:本组结果提示HDL-C水平的降低,LDL-C及ApoB水平的升高是2型DM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脏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内科收治120例冠心病患者,以OGTT试验、冠脉造影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CHD)组58例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组62例,所有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拜阿司匹林0.1 g,1次/d;合并糖尿病者服用氯吡格雷等降糖药。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观察两组血脂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前单纯CHD组血清HDL水平高于DM+CHD组(P<0.05),CHD组LDL水平低于DM+CHD组(P<0.05),DM+CHD组LVEF低于单纯CHD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水平不同程度提高(P<0.05),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DM+CHD组HDL水平提升幅度及LDL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单纯CHD组。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DM+CHD组LVEF改善幅度优于单纯CHD组。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持续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于改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还可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改善患者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门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无CHD患(I组),37例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Ⅱ组)及72例正常对照组(Ⅲ组)进行系列血脂指标的测定。结果:I组TC、TG、LDL-C、ApoA、ApoB水平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Ⅱ组TC、TG、ApoB水平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I、Ⅱ两组之间的HDL-C水平存在显性差异(P<0.05)。Ⅱ组的TG/HDL-C比值显高于I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无CHD患与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之间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所不同,HDL-C水平降低,TG/HDL-C比值异常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发生CHD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53例疗效。方法:105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d,对照组10mg/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LDL—C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而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88.7%)优于对照组(76.9%)(P〈0.05)。结论:20mg/次/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脂关系。方法观察组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WHO糖尿病水平变化,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脂异常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诊断标准诊断的CHD合并T2DM病人。对照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但不伴有糖尿病的病人。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进行两组间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的比较。结果CHD合并T2DM病人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LDL—C)、脂蛋白-α(LPa)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CHD病人(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CHD病人(P〈0.05)。结论老年CFID合并T2DM病人的血脂异常更明显;血脂异常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栋  苏慧 《心功能杂志》2013,(5):566-56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但血脂仍未达标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高剂量他汀组: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试药组为联合用药组:依折麦布10mg/d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TC、LDI。一C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P〈0.01);与高剂量他汀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TC、LDL—C下降更明显(P〈0.05);而肝损害及肌溶解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却无明显增加。结论: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效果,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物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72例UAP Ⅲ级患者被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量组,于人院后给予口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内径变化率(ΔD%)。并于2周内观察各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服药2周后血脂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肱动脉AD%明显增高(P〈0.01),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62.86%,常规量组血脂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83.78%,较之大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Ⅲ级患者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检测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比较血管病变及无血管病变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血脂水平。结果:初诊T2DM患者TC、TG、LDL—C、YLDL—C、ApoB100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HDL—C、ApoA I则降低(P〈0.05]。血管病变组较无血管病变组其TC、TG、LDL—C、VLDL—C、ApoB100的含量升高(P〈0.05],而HDL—C、ApoA1含量则降低(P〈0.05)。结论:T2DM存在血脂、载脂蛋白的异常,且与T2DM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发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l)及ApoB/A1的特点。方法共选取冠心病(CHD)患者16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早发冠脉三支病变组96例(观察组),冠脉正常组(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0x—LDL、及ApoAl、ApoB的水平,分析其与早发冠脉三支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OX—LDL、ApoB、ApoB/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ApoA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X-LDL在两组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OX-LDL、ApoB、ApoB/Al水平是早发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的预测因素,其中OX—LDL是预测早发严重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降压组(A组,32例)及常规降压组(B例,30例)两组。阿托伐他汀用量每天10-20mg,晚餐时顿服,时间1年。分别观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TC、TG、HDL—C、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颈动脉TMI值缩小,血中TC、TG、LDL—C浓度下降,HDL—C浓度上升,hsCRP水平降低(P均〈0.01),B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常规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87例。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A组)、单药强化组(B组)。联合用药组45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普罗布考500 mg,每日两次口服。单药强化组42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40 mg,每晚顿服。观察患者服药12周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TG)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稍有升高,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TC、LDL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LDL C、TC水平,这种联合应用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调脂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踝臂指数(AB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40mg组和10mg组,每组各55例。10mg组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晚,40mg组予以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晚。观察比较两组的血脂及治疗前后的ABI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10mg组比较,40mg组LDL,C较10mg组降低更显著(P〈0.05)。hs-CRP水平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P〈0.01);与10mg组比较,40mg组hs-CR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ABI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lOmg组比较,40mg组ABI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ABI和hs-CRP改善明显,而且40mg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组)5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CD62P、CD63、vWF和vWF-cp水平。结果DM+CHD组CD62P、CD63、vWF水平高于DM组(P〈0.01)。vWF-cp活性低于DM组(P〈0.05);DM组CD62P、CD63、vW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WF-cp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62P、CD63、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而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82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414例(DM-CHD组)、不合并冠心病患者168例(DM.NCHD组),另选择100例非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取血测定3组血浆vWF、TC、LDL-C、HDL-C、TG、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C)、空腹血糖(FBG)、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记录DM.CHD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Gensini积分;同时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分型建议,将患者冠脉病变分为A、B、C型并比较分析。结果DM.CHD组血浆vwF水平高于DM-NCHD组和对照组,P均〈0.05。DM-CHD组血浆vW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1、0.635,P均〈0.05);冠脉C型病变患者血浆vwF水平高于B型病变和A型病变(P均〈0.05),且B型病变高于A型病变血浆vwF水平(P〈0.05)。DM-CHD组血浆vWF与糖尿病病程、FBG、HbA,c、IR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508、0.616、0.796,P〈0.05),其中与IRI的相关性最高(标准化回归系数0.976,P=0.023)。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vWF水平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FBG、HbA,c、IRI密切相关。vWF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浆vWF水平有助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脂和载脂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CHD组),检测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的水平,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G、TC、LDL—C、APOB100升高,而HDL—C、ApoA1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HDL—C水平与APOA1水平呈正相关(P〈0.05),LDL—C水平与APOB100水平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脂和载脂蛋白异常,血脂及脂蛋白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选取54例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瑞舒伐他10mg,每日1次;治疗组28例,给依折麦布与瑞舒伐他汀各10mg,每日1次。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参数,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谱水平。结果:两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是一种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各60例,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C、LDL—C、TG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能提高降脂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水平,探讨VLDL与其它脂蛋白及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14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95例无冠脉病变的阴性对照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和VLDL水平,观察两组间血脂水平的变化及VLDL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1)冠脉阳性组血浆TC、TG、LDL、ApoB水平均高于冠脉阴性组(p〈0.05),HDL、ApoA1、VLDL水平在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冠心病有影响的因素有LDL和TG,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LDL、ApoB和TC又与VLDL相关,p〈0.05。(4)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与VLDL关系最密切(r=0.58,p〈0.001),其次为LDL(r=-0.36,p〈0.001)。结论:VLDL虽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它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和LDL均关系密切,它通过TG和LDL间接地对冠心病的发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抑制血小扳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经过2周的治疗后TG及HDL—C变化不明显(P〉0.05);LDL—C、TC及hs—CRP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经过2周治疗血脂各指标及hs—CRP前后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与血脂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LDL—C、TC及hs—CRP有显著降低作用。阿托伐他汀对于hs—CRP的降低作用与其对于血脂的降低作用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 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各50例:A组给予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单纯CHD患者;B组给予口服10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CHD T2DM患者;C组给予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单纯 CHD 患者;D 组给予口服20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CHD T2DM患者。随访两年。结果4组组间及组内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HbA1c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 B组、D组血糖升高明显(P〈0.05);A组、C组新发糖尿病3例;血糖升高水平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有升高的风险,但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