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中心药房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中心药房管辖的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更新药品目录、完善各种记录、定期检查等方法实现质量控制,评价管理实施前后的改进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种数、有高危药品或抗菌药物的病区数均显著减少。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得到规范。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促进了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刘佳  濮菊芳  蒋红  何丽琴  徐萍  朱红萍 《抗感染药学》2021,18(3):443-445,462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病区药品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间28个病区药品管理资料为PDCA实施前组,另选取2019年7月-12月间28个病区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资料为PDCA实施后组;比较管理前后28个病区全方位药品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其药品管理(高危药品、大输液、冷藏药品、抢救药品和麻醉药品)及药品质量存在缺陷的发生情况,以及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率,评价其方法的可行性.结果:28个病区的各大类药品出现管理缺陷问题,经PDCA循环管理后出现缺陷频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P<0.05),病区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PDCA实施前组(96.43% vs 78.57%,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病区药品质量持续改进中,有效促使质控指标及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实现病区药品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小英  薛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3):439-442
目的:探究与分析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成效.方法:从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及病区高危药品(病区备药、抢救用药目录上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以及护士根据医嘱使用高危药品、护理部与药剂科联合质控等管理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因,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其制定提高高危药品规范管理的措施,拟定对策、定期检查与处理,并对其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完善高危药品管理目录,编制高危药品知识手册,采取加强全员培训及科室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等多项措施,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使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率由改进前的89.88%提高到改进后的97.52%.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有效提高了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张小英  薛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3):439-442
目的:探究与分析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成效.方法:从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及病区高危药品(病区备药、抢救用药目录上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以及护士根据医嘱使用高危药品、护理部与药剂科联合质控等管理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因,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其制定提高高危药品规范管理的措施,拟定对策、定期检查与处理,并对其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完善高危药品管理目录,编制高危药品知识手册,采取加强全员培训及科室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等多项措施,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使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率由改进前的89.88%提高到改进后的97.52%.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有效提高了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鱼骨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法,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利用鱼骨分析法分析影响病区药品质量的因素,对其影响因素利用PDCA 循环的方法进行整改、落实及持续改进。结果病区药品质量管理引入管理工具后,护士人员对药品质量管理知晓率由及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效果有显著改善。结论在药品质量管理中引入鱼骨分析、PDCA 循环等管理工具,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有很大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冬静 《北方药学》2021,18(8):108-109,112
目的:探讨病区自备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并分析对药品管理缺陷的影响.方法:样本来源:2017年7月-2018年7月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法期间随机抽查50份药品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法期间随机抽查50份药品作为PDCA组,比较两组管理水平评分、应用PDCA循环法后出现药品管理出现缺陷的概率以及开展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PDCA组的基础管理、效期管理、正确储存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组出现缺陷的概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χ2=7.8622,P=0.0050);PDCA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χ2=6.0606,P=0.0138).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病区自备药品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管理的质量评分,还可以减少药品管理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13):1802-1804
目的:降低病区药品管理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我院病区药品管理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Delphi法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进行了风险分析;应用风险矩阵法评价了病区药品管理风险的风险水平;针对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防控措施;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质量管理工具开展病区药品风险防控工作。结果:确定了"病区药品保存条件""病区药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高危药品管理"为极严重风险,"病区药品有效期管理"为高危险度风险,均属于不可容忍风险等级。运用PDCA开展病区药品风险防控工作后,药品摆放、高危药品管理、药品有效期管理和药品保存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存在问题的病区数降低了97.1%。结论:综合应用Delphi法、风险矩阵法与PDCA质量管理工具可有效评估医院药品风险并促进病区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014年第二季度病区检查情况作为PDCA循环实施前组,2014年第四季度病区检查情况作为PDCA循环实施后组,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病区药品的备用药品基数、效期管理、正确放置、正确贮存合格率由91.4%、59.1%、92.5%、92.5%提高到97.9%、85.0%、98.9%、100%。结论:PDCA循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质量管理工具,能有效的提高病区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我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精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对麻精药品临床使用科室的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问题、制定改进计划、监督实施及再检查、再整改逐步改善麻精药品管理质量。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临床科室麻精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促进麻精药品管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简称麻精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医院病区药品管理通常是由护理人员承担,麻精药品一直作为病区药品管理中的重点管制药品,其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麻精药品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之前我院药剂科一直仅对病区麻精药品采取基数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是目前医院质量管理比较有效的方法~([1]),自引进PDCA循环法改善麻精药品的管理以来,成立了药学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