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背景: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研究方向。 目的:制备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观察其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2005—05/2007—04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完成材料制备,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在解放军第二○八医院实验动物室完成。 材料:PLGA膜、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制备。 方法:大耳白兔120只行L2及L4椎板切除,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于椎板缺损区处理如下:①空白对照组:硬膜外不放任何物质。②自体游离脂肪组:取皮下脂肪贴于硬膜表面。③透明质酸钠组:透明质酸钠1mL涂于硬膜外。④PLGA膜组、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组:分别将各种膜修剪成合适大小植于硬膜外。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6,8周处死动物,观察L2手术区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粘连程度并评分,然后完整取下L4节段脊柱,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行组织学评分。 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空白对照组形成较广泛的瘢痕;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瘢痕量少于对照组,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透明质酸组早期瘢痕形成量明显少于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后期差异无显著性,但仍优于空白对照组;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硬膜外瘢痕的形成量最少,与硬膜无或轻微粘连,明显优于其他各组,两种复合膜组间差异不明显。 结论:壳聚糖/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均可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和生物材料应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以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在材料学方面采用较多的为可生物降解以及黏性半流体凝胶类。丹参及卡波姆均是已被临床证实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及凝胶制剂。目的:观察丹参卡波姆凝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材料:选用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6只,雌雄不拘,兔龄2~3岁。将动物按随机摸球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丹参凝胶组。卡波姆934粉末(上海人民制药厂,批号20000510);透明质酸钠(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362mL(20mg))。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8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制备丹参卡波姆凝胶:丹参制成丹参浸膏粉备用。卡波姆934粉末加水溶胀过夜,依次加入丙二醇和甘油混匀,滴加三乙醇胺后,再加入丹参浸膏粉2g加纯化水搅匀至100.0g,制成丹参卡波姆凝胶。②麻醉动物后,分别于L3,L6水平完整切除椎板(保留上下关节突),制成10mm×5mm大小缺损,暴露硬膜。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丹参凝胶组动物的两处椎板缺损处分别加入1mL卡波姆凝胶、1mL20g/L透明质酸钠、1mL丹参卡波姆凝胶;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试剂。③大体标本:分别于术后4,6,8周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3只动物。完整取出手术节段(L3,L6)脊柱,每次共24个标本。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电镜标本:每组各取术后4周标本1个,利用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④术后8周对4组24个标本行大体瘢痕组织与硬膜的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共分4级;0级:硬膜囊与瘢痕组织无明显粘连;Ⅲ级:粘连广泛、致密,硬膜囊与瘢痕组织无法钝性分离,锐性分离后的硬膜囊无法保持完整。将每一脊柱节段标本均匀切成4段,每一段均制成切片染色后置于Tiger2000型图像分析仪上进行硬膜外瘢痕厚度测定。⑤大体瘢痕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进行秩和检验,硬膜外瘢痕厚度进行析因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术后8周脊柱节段标本大体瘢痕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结果及术后4,6,8周硬膜外瘢痕厚度比较。②各组术后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以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结果:兔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硬膜外均形成致密粘连;凝胶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部分粘连;丹参凝胶组无明显粘连。②定量分析结果:术后8周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大体眼瘢痕粘连度评级较低的只数明显少于丹参凝胶组(W=45~52,P<0.05~0.01)。术后4,6,8周丹参凝胶组瘢痕厚度均明显小于其他3组(F=128.657,152.246,80.891,P<0.01)。③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术后4周时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均可见增殖活跃的成纤维细胞,丹参凝胶组成纤维细胞增殖不活跃。结论:①丹参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与合成分泌胶原的功能,从而抑制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②透明质酸钠过早被机体吸收,从而使其防粘连的作用减少;而卡波姆凝胶存留时间较长,在创伤修复全过程中起到了抑制和阻隔粘连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云  孟祥俊  张新 《中国临床康复》2010,(47):8916-8920
背景: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制备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观察其防止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120只行L2椎板切除,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硬膜外不放任何物质;自体游离脂肪移植组取皮下脂肪贴于硬膜表面;透明质酸钠组将透明质酸钠1mL滴于硬膜外;PLGA膜组、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组,分别将各种膜修剪成合适大小植于硬膜外。术后2,4,6,8周处死动物,观察L2术区的瘢痕形成及与硬膜粘连的情况并评分。术后4周,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形成较广泛的瘢痕。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瘢痕量少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组早期瘢痕形成量明显少于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后期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对照组。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硬膜外瘢痕的形成量最少,与硬膜无或轻微粘连,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各组,但两种复合膜组间差异不明显。术后4周,对照组、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成纤维细胞的状态和功能明显好于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壳聚糖/PLGA复合膜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4.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mm×5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25U/kg),自体脂肪颗粒组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用尿激酶(25U/kg)注入后再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术后2,4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模型组椎板切除部位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轻度粘连,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无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P〈0.05)。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低于自体脂肪颗粒组。提示脂肪颗粒及尿激酶联合应用对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背景: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制备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观察其防止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120只行L2椎板切除,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硬膜外不放任何物质;自体游离脂肪移植组取皮下脂肪贴于硬膜表面;透明质酸钠组将透明质酸钠1 mL 滴于硬膜外;PLGA膜组、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组,分别将各种膜修剪成合适大小植于硬膜外.术后2,4,6,8 周处死动物,观察L2术区的瘢痕形成及与硬膜粘连的情况并评分.术后4周,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形成较广泛的瘢痕.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瘢痕量少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组早期瘢痕形成量明显少于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后期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对照组.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硬膜外瘢痕的形成量最少,与硬膜无或轻微粘连,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各组,但两种复合膜组间差异不明显.术后4周,对照组、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成纤维细胞的状态和功能明显好于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 PLGA膜组.壳聚糖/PLGA复合膜与干扰素/ PLGA复合膜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6.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mm×5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25U/kg),自体脂肪颗粒组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用尿激酶(25U/kg)注入后再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术后2,4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模型组椎板切除部位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轻度粘连,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无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P<0.05)。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低于自体脂肪颗粒组。提示脂肪颗粒及尿激酶联合应用对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背景: 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研究方向.目的: 制备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F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观察其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 2005-05/2007-04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完成材料制备,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在解放军第〇八医院实验动物室完成.材料: PLGA膜、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制备.方法: 大耳白兔120只行L2及L4椎板切除,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于椎板缺损区处理如下:①空白对照组:硬膜外不放任何物质.②自体游离脂肪组:取皮下脂肪贴于硬膜表面.③透明质酸钠组:透明质酸钠1mL涂于硬膜外.④PLGA膜组、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组:分别将各种膜修剪成合适大小植于硬膜外.主要观察指标: 术后2,4,6,8周处死动物,观察L2手术区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粘连程度并评分,然后完整取下L4节段脊柱,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行组织学评分.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空白对照组形成较广泛的瘢痕;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瘢痕量少于对照组,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透明质酸组早期瘢痕形成量明显少于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后期差异无显著性,但仍优于空白对照组: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硬膜外瘢痕的形成量最少,与硬膜无或轻微粘连,明显优于其他各组,两种复合膜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壳聚糖/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均可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粘连电切术后不同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74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度粘连121例,重度粘连5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根据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案将患者分为凝胶组(采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方案)、球囊组(采用Foley球囊方案)和联合组(采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方案).观察并比较3组术后粘连复发、月经模式改变情况,并随访有生育要求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宫腔粘连程度、宫腔操作次数、月经模式、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联合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凝胶组、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月经模式改变情况及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宫腔粘连程度和术后月经模式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或Foley球囊,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术前宫腔粘连程度和术后月经模式会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行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行宫腔镜手术的中重度IUA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在宫腔内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美国生育学会(AFS)制定的IUA评分、有效预防率以及中重度IUA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粘连累及范围评分、月经状况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预防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IU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预防中重度IUA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用自体脂肪株植入和整片脂肪植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腔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椎板切除减压同时行内固定的病例42例,其中18例采用了整片脂肪植入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粘连(A组,n=18),12例采用了自体脂肪株植入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粘连(B组,n=12),12例没有采用措施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粘连(C组,n=12),在内固定物取出时进行大体标本、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硬膜外腔的粘连程度。结果 B组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粘连效果优于A组和C组。结论 自体脂肪株植入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粘连有良好的效果,应该取代整片脂肪植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DL-乳酸(poly-DL-lacticacid,PDLI_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实验1组(明胶海绵片组)、实验2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组)、实验3组(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实验4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5组以行腰椎(L5-7)全椎板切除术来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分别在椎板缺损处覆盖明胶海绵片、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将丹参注射液0.5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PDUA可吸收生物膜及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将丹参注射液0.5mL倒人明胶海绵片中,上面再覆盖PDUA可吸收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Rydell肉眼评判标准和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判标准对5组术后2、4、8及12周大体标本及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评判(肉眼观察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4组的硬膜外光滑、无增厚,有硬膜外腔隙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实验1组、空白对照组的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腔隙基本消失。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l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具有良好的防止硬膜外瘢痕粘连作用。是一种临床上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被自体组织取代后即不被机体视为异物,可减少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能够达到重建腱鞘后在体内永久存留的可能性。 目的:探寻脱细胞异体真皮重建腱鞘结合玻璃酸钠预防肌腱粘连松解后再粘连的效果。 方法:将腕部肌腱损伤修复后粘连需要再次手术行肌腱松解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6)与对照组(n=30)。试验组肌腱粘连行肌腱松解后,以脱细胞异体真皮缝合成直径大于肌腱的套管状套于肌腱粘连处,使套管达到远近端未粘连部分各1 cm,缝合固定重建腱鞘两端于周围组织,套管内注射玻璃酸钠,缝合伤口;对照组肌腱松解后直接缝合伤口。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肌腱松解情况及再次粘连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26例患者51根肌腱,有效49根,无效2根,有效率为96%;对照组30例患者58根肌腱,有效46根,无效12根,有效率为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表明以脱细胞异体真皮重建腱鞘结合玻璃酸钠预防肌腱粘连松解后再粘连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背景:因为自体取材修复腹壁缺损是以伤治伤,而且取材有限,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寻找理想的腹壁替代材料至关重要目的:比较复合修复材料纳米银-猪小肠黏膜下层与聚丙烯网片在腹壁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大耳兔制备兔腹壁损伤实验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复合材料修复腹壁缺损;对照组应用聚丙烯网片修复腹壁缺损。观察修复后动物一般恢复情况,于修复后1,2,4个月进行腹壁抗张强度测定、腹腔内粘连评分以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相同时间点实验组粘连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4个月腹腔粘连度均较1个月增加(P〈0.05)。两组抗拉力强度修复后4个月均高于修复后1个月(P〈0.01);实验组修复后1,2个月抗拉力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到第4个月时,修补处强度几乎相等(P〉0.05)。提示两种修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修复后均能维持足够的腹壁抗张强度。但复合材料在组织相容性、抗腹腔粘连方面优于聚丙烯网片。自制的纳米银-猪小肠黏膜下层补料无细胞毒性,作为组织工程材料修复腹壁损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透明质酸作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的基质材料,可提供蛋白多糖附着点,增加蛋白多糖的沉积,以足够大的孔率允许种子细胞长入。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方法:以后外侧穿刺抽吸L1/2和L3/4髓核构建日本大耳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2周应用微量注射器向L3/4椎间盘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组,L1/2椎间盘注射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4,8,12周时行兔椎间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对照组椎间盘高度呈降低趋势,实验组注射后2周椎间盘高度缓慢下降,之后缓慢升高,两组在4个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髓核纤维环形态得到保留,髓核纤维环边界清晰,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增殖分裂,并向周围迁徙规律排列,其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周内实验组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移植于退变椎间盘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存活,且有增殖能力,其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联合移植可以延缓退变椎间盘进一步退变,并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  相似文献   

15.
赵永红  徐颖 《中国临床康复》2011,(12):2217-2220
背景:透明质酸钠具有预防盆、腹腔粘连的作用,但透明质酸钠宫腔停留时间短,难以达到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国外研究对透明质酸钠进行化学修饰形成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它对受损的宫内膜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在宫腔内停留时间可达72h。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剖宫产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有关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剖宫产后宫腔粘连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0-01/2009-12,中文关键词为"透明质酸钠凝胶,剖宫产,粘连,宫腔粘连",英文关键词为"sodium hyaluronate,cesarean section,adhesion,intrauterine adhesions",排除重复研究或综述类文章。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0余篇,排除内容重复、综述类文章后筛选纳入16篇文献进行评价,其中中文12篇,英文4篇。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钠凝胶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的黏弹性、可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剖宫产后预防宫腔粘连效果明显,特别是能有效减少分离后再粘连的发生。但有一点十分重要,透明质酸钠凝胶是绝对不能用于血管内的,以免引起肺栓塞并发症。注射过程应缓慢,以免回流入静脉系统。  相似文献   

16.
背景:对于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建立与股骨头坏死病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经耳缘静脉注射2次10μg/kg的脂多糖,再肌肉注射3次地塞米松25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4周后,CT扫描显示模型组兔股骨头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不均匀。显微CT观察发现,模型组骨体积分数、骨矿物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小梁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骨小梁间隙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空虚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骨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7.
背景:新型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具有成骨效应,但目前尚无其应用于椎体成形的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新型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在体内的生物力学性质及成骨性能。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骨质疏松模型4周后,在每只兔L 3、L 5椎体中央制造骨缺损,分别注射新型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实验组)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照组),L 1椎体为未干预的骨质疏松模型。于术后3,6个月各处死15只,取3组椎体进行Micro-CT分析及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术后3个月时,实验组骨小梁三维结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无显著差别(P&gt;0.05);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骨小梁三维结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P均<0.05)。②术后3个月时,实验组椎体强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但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P <0.05);椎体刚度小于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椎体强度与对照组接近(P &gt;0.05),但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P <0.05);椎体刚度与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无差异(P &gt;0.05)。表明新型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椎体生物力学强度,具有诱导成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