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ell麻痹(Bell’S palsy)是一种自发急性周围性的面神经麻痹,也称为特发性周围性面瘫。Bell氏麻痹占所有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每年的发病率为10-40/10万人。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桂平  李妍  韩宝杰 《河北中医》2009,31(8):1258-126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急性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变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据国内文献报道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年发病率26~34人/10万,患病率258人/10万;地理分布上,长江以北偏高,中老年多见,女性多见,农村患者多于城市患者;春夏初和夏末秋初多发;多为一侧受损,两侧受损者较为少见,左右两侧发病率大致一样。  相似文献   

3.
<正>周围性面瘫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是最常见的自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认为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世界卫生组织也较早认定面瘫为针灸治疗适应症之一[2-3]。近几年来,针对周围性面瘫的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笔者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归纳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它是由面神经麻痹引起所支配肌肉瘫痪,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我们主要探讨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季节交替前后气温变化较大时,以冬春季为多,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现把我科2004~2010年间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的病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57例病人中男98例,女5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2天;单侧发病156例  相似文献   

5.
面瘫属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 Bell's 面神经麻痹。它是由于面神经管内的炎症所致的面肌瘫痪。面神经麻痹好发于青壮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临床报道也颇多,但针灸治疗老年人周围性面瘫的报道却较少见。我科近年着重观察了用针灸治疗老年人周围性面瘫的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性28例,女性7例;均为单侧 Bell's 麻痹,其中右侧15例,左侧20例。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1天以内者10例,1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针刺治疗刺激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在150年以前由英国神经科医生Dr.Charles Bell首先报道,从临床看Bell所述的面瘫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称贝尔面瘫或麻痹,是由面神经管段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结合近10年临床经验,采用针灸穴位透刺治疗面瘫,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满意,且有效减少了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时间,现总结经验,求同道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肌电图对针灸治疗面瘫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湘 《广西中医药》1995,18(3):30-31
肌电图对针灸治疗面瘫预后的判断价值胡湘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为常见,但其预后转归目前多按临床症状来判断,很少以电生理诊断为依据。笔者对21例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灸前的肌...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现代医学的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又称Bell's麻痹。近几年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现代医学的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又称Bell's麻痹。近几年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所述"面瘫",是指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没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概念的明确区分。现代医学中与"面瘫"相对应的病名是"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又区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面神经麻痹"属于"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上病变,如脑血管,其对应中医  相似文献   

12.
面瘫,俗称口僻,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临床上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中枢性面瘫多继发于脑血管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中以面神经  相似文献   

13.
经穴无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泰州市中医院(225300)刘钦华,姜翠明[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穴无痛疗法,点穴按摩,温和灸,拔火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面瘫”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笔者根据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魏稼教授的“经穴无...  相似文献   

14.
<正>周围性面瘫是由于经颅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表情肌出现瘫痪,以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春秋季节常见病,尤以青壮年多发,一般为单侧受累。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因存在炎性  相似文献   

15.
电针不同术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艳 《广西中医药》1998,21(1):32-33
电针不同术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72例疗效观察杜艳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电针;间断刺激;持续刺激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是针灸临床的常见病。为探讨电针不同术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  相似文献   

16.
针灸药罐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神经麻痹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大类。本文主要是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笔者自2002年~2004年采用针灸药罐四种方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红外线加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王化余(广西桂林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理疗科桂林541309)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摩疗法,红外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面瘫”、“口眼斜”等,多由于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是临床常见病。过去我们...  相似文献   

18.
面瘫膏配体针治疗陈旧性面瘫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珂 《中国针灸》1996,16(10):6-6
面瘫膏配体针治疗陈旧性面瘫50例安珂(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市730070)主题词面神经麻痹/中医药疗法,中药外敷陈旧性面瘫是指病程在6个月以上尚未恢复的茎乳突孔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1990~1995年采用自制面瘫膏外敷配合体针...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以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文只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及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面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周围性面神经炎,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喁斜”等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